初三寫事的作文
一、寫作材料的高密度積累
通過幾年的閱讀,學生在閱讀量上收獲頗豐。但要真正用好這些材料,讓這些材料“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還需要初三階段的高密度積累、歸納整理和強化鞏固。重點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梳理歸納、活學活用課內(nèi)材料;②拓展延伸,繼續(xù)加大課外閱讀量;③放飛思維,進行課外名言警句、詩詞的分類整理;④陶冶情操,進行美文的初步賞析和積累;⑤升華認識,培養(yǎng)對事物的敏銳洞察力和對問題的深刻判斷力;⑥習慣積累,重點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書寫習慣、寫作習慣等。
有了材料的高密度積累,就為進一步寫好作文,提高作文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寫作方法的遷移運用
“文無定法”,但非無章可循。作文總復習的第二階段,要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歸納各種各樣的寫作手法并運用之。如通過讀《愛蓮說》、《陋室銘》就要明確如何托物言志;讀過《海燕》、《白楊禮贊》,就要歸納出象征手法的特點;讀過《驛路梨花》、《我的叔叔于勒》,要學會設置懸念;讀《社戲》、《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要明確如何圍繞中心選材,以及如何詳寫略寫;讀魏巍的《我的老師》、《誰是最可愛的人》,要學會如何選取典型材料;從《七根火柴》、《一面》中學得烘托藝術;從《紀念白求恩》、《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學會敘議結合;從《桃花源記》、《荔枝蜜》中學會如何安排線索;從《范進中舉》、《變色龍》、《競選州長》中學得諷刺手法;從《西游記》中學得想像;從《三國演義》中學得刻畫人物的種種方法;從《水滸傳》中學得先分后合的獨特藝術構思;從《紅樓夢》中學得如何于日常瑣事中寄寓深刻主題……
采得百花方能釀成佳蜜。在閱讀中,精心探析各種寫作手法的特點,細心揣摩各種寫作手法的運用,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天長日久,種種寫作手法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
三、寫作技巧的理性思考
作為考試作文,在形式上追求一點“色彩”是必要的。在形式上講究一點技巧,會給人的耳目以新鮮感,從而占據(jù)一定的優(yōu)勢。在作文復習的最后一個階段,要在以下幾方面下點功夫:①安排一個合理的順序,使作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②精心錘煉開頭、結尾,使之成為"鳳頭"、"豹尾";③給作文一個亮麗的"包裝",如文前寫題記、文中擬小標題、采用書信體、日記體、戲劇體等形式。這些方面的技巧,都要建立在作文材料豐富、寫作手法使用得當?shù)幕A上,要根據(jù)內(nèi)容,作一理性思考,作合理選擇,不可單純追求技巧,否則作文會面目可憎,令人生厭,效果適得其反。
初三作文總復習,是一項艱巨繁瑣的任務,處理不好,往往會事與愿違,勞而無功。但踏踏實實地走好這三步,作文一定會再上一個新臺階。
美句
1.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2,能沖刷一切的除了眼淚,就是時間,以時間來推移感情,時間越長,沖突 越淡,
仿佛不斷稀釋的茶。
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類最大的供物,也是人類禱告中最真誠的部分。
4,智慧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總以為自己是驕傲的公主(除了少數(shù)極丑和少數(shù)極聰明的姑娘 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