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三、加強領導,全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生產工作,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關心,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密切協調與配合,需要全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與熱情參與。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采取有力措施,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到位,實現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
第一,強化責任,加強監管。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處理好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系,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強化行政首長負責制。地方各級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抓、負總責,把安全與生產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各地區、各行業都要建立安全生產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標體系,把安全指標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要強化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企業法定代表人要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建立從企業主要負責人到每個職工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把安全生產措施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決策中,落實到生產計劃中,落實到每個職工的作業過程中。各地區要建立健全安全監管機構,探索建立抓安全與抓生產相協調、責任與權利相統一的體制和機制,提高政府安全監管效率。省、市、縣(市、區)安全監管部門要抓緊組建安全監察專業執法隊伍,充實專業人員力量,形成由省、市、縣(市、區)和鄉鎮構成的四級安全生產監管網絡,把監管關口前移,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基層。
第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安監、煤監、煤炭、公安、交通、建設、海洋漁業、司法、教育、林業、水利、衛生、國防科工辦、國資委、質量技術監督、旅游、鐵路、民航、電監等負有安全監管、監察及行業管理職責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強化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國土資源、工商、環保、勞動保障等執法部門要堅持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積極支持配合安全監管、監察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工作,加強聯合執法,整體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發展改革、經委、科技、監察、財政、法制辦、編辦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參與和支持安全生產工作。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各種形式的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新聞宣傳部門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開辟多種形式的宣傳欄目,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努力增強全社會的安全意識,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
第三,加大投入,夯實基礎。持續、穩定的安全投入是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針對當前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的現狀,加大安全投入,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改造,依靠科技和裝備,努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各生產經營企業是安全投入的責任主體,要自覺加大安全投入,努力彌補安全欠賬,及時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提高安全裝備水平,改善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安全投入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為企業持續穩定的安全投入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