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精選6篇)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 篇1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這個節日也是老人節,讓我不禁想到我的外公,我一定要為外公做些什么。
外公患有糖尿病,每天晚上,外婆總要幫外公捶背。今天,吃過晚飯,我對外婆說:“外婆,今天我幫外公捶背!”這時,外公開始看新聞了,他剛坐下沙發,我對外公說:“外公,今天我來幫你捶背!”然后,我叫外公稍微轉過來一點,先從肩膀處往下捶到腰部,再從左邊往右邊捶。這樣反復幾次捶了大約十分鐘,外公笑嘻嘻地對我說:“真舒服啊!休息一會兒吧,謝謝你!”
雖然我的手有點酸,但聽了外公的話,我心里甜滋滋的,暗自決定以后要經常幫大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 篇2
重陽節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去南山爬山。
我們買了點東西,就坐的士去南山了。一路上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不一會就到了。來到了入口,我看到的景象不跟以前看到的一樣,很陌生,所以,我就問爸爸:“為什么我們現在的位置不跟以前一樣呀?”爸爸回答說:“今天是重陽節呀。所以要走這里!甭犕炅酥,我才知道,今天是從這里上,從以前上山的地方下。之后又開始爬了。我們走到一條長長的路程,這里游人如織,真是熱鬧啊。我走了大約半個小時,才開始上山。一開始慢慢走,然后又快了起來,就像一只烏龜和一只兔子在爬山。我們爬了一個小時貌似到山頂,但我沒有看到跟以前一樣的山頂,又過去問爸爸,可他指著另一座山,就說:“還要到那一座山。”說完之后,我驚呆了,也只好慢慢爬了。最后終于爬上了我熟悉的山頂,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之后我們下山回家了。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 篇3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這是一個“敬老、愛老、尊老、助老”的節日。外公今年66歲,去年他生了一場大病,經過醫生的治療,現在身體好多了。這個重陽節,我們決定帶著外公去舟山旅游。
我們來到朱家尖的沙灘。我和外公一起觀看沙雕。外公笑著說:“這是我第一次看沙雕,真好看呀!比缓,我們一起踩海上三輪車。踩三輪車的時候,我覺得很累,不想踩了。外公一直鼓勵我說:“加油,錦軒。外公相信你一定能踩到終點的!蓖夤脑拕傉f完,我就感覺身體充滿了力量。我對外公說:“外公,你休息一下,讓我來踩吧。”果然,我踩到了終點。晚上,我們去沈家門吃海鮮。我們點了外公最喜歡的海鮮。外公可高興了,他說:“這里的海鮮真鮮,真美味呀!被氐铰灭^,我看到外公很累了,于是,我端了一盆熱乎乎的水給外公泡腳。外公笑著摸摸我的頭說:“我家的外孫真懂事。”我也笑了。
今年的重陽節,我們過得特別開心。我祝愿我的外公重陽節快樂。身體早點康復。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 篇4
20xx年 X月X日 晴
重陽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來到旗峰公園準備登山。
剛到公園大門廣場,音響傳來洪亮的思鄉歌曲聲。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那里擠滿了人。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快步上前。
透過密密的圍觀人群,只見一個雙手缺失的叔叔跪在地上,用光禿禿的雙腕夾住一枝毛筆在寫字。“拼搏”“誠”“靜”等字寫得非常漂亮。從鋪紙到固定到點墨到運筆直到一幅書法作品完成,雖然比正常人要付出加倍的時間和精力,但一切都是那么嫻熟,那么自然!伴隨著“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人生自古總有一些不平事,請你不必太在意,灑脫一些過得好……”的歌聲,在場每個人的心無不為之觸動,都紛紛解囊。我想,大家恐怕并不是單純的施舍,而是在表達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吧!
帶著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情,我們來到了山腳,我幾乎一股作氣,登上了黃旗峰。雖然汗流浹背,但我并不覺得太累,我知道是因為剛才那位叔叔的精神感染了我、鼓舞了我!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 篇5
今天是重陽節,我跟媽媽去外婆家吃午飯。外婆說:“吃完飯,我們來做重陽糕!”我一聽,立刻狼吞虎咽起來,真恨不得立刻就吃完碗里的飯,馬上做重陽糕。
收拾干凈了桌子,外婆端出一盆浸濕后又晾得半干的米粉,把它們倒在一個大竹匾里,我激動得直搓雙手。外婆對我說:“快去洗手。你的任務是把米粉里的小塊捏碎!”我興奮地洗了手,跑過去,卷卷衣袖,搓搓小手,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地把手伸到濕米粉中,感覺手中的米粉冰涼涼的,好舒服呀!我使出全身的力氣把小塊塊一個一個消滅掉,外婆就拿出一面小篩子把粉身碎骨的米粉過濾一下,只見細細的、雪白的米粉從篩子眼兒里落下來,象下雪一樣。不一會兒,篩子里又一批米粉塊顯露出來,我又使勁搓來搓去,直到所有的小塊塊都被消滅為止。
接著,外婆把細細的,白白的米粉一勺一勺放入蒸籠里,輕輕地、小心翼翼地壓平,再用小刀把它們切成一塊塊菱形,再小心地撒上紅絲、綠絲跟黑芝麻,最后,把蒸籠放在蒸鍋上蒸。
外婆說:“只要我們再耐心等上二十分鐘,就可以吃到又松又軟的重陽糕啦!”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 篇6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曹丕《九日與鐘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