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全委會暨全縣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
(四)堅持把城鎮建設作為開放開發的平臺載體,著力在推進城鄉一體化上謀求新突破。城鎮化是一個地區文明進步的標志。要按照“著眼未來,適度超前,突出特色,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加快建立以縣城為龍頭、中心城鎮為骨干、中心村為輻射的城鎮產業體系,著力構筑以城帶鄉、要素互補、城鄉共榮的發展格局。縣城建設要以“全面建成中心區、積極擴建南北區和逐步完善服務功能”為目標,不斷加大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力度,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年內,要千方百計籌融資,重點實施好新區拓建工程,改造延伸8條市政道路,使縣城面積擴大到6平方公里;抓好城區境綜合治理和綠化、亮化、美化,新建公廁,添置垃圾箱,加強配套建設,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十鄉百村”工程要求,結合小康農宅示范點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和“萬村千鄉”等項目的實施,整合資金,聚合要素,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農村商貿向城鎮靠攏,新型農宅向城鎮擺布,真正建成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人口比較多的新型鄉鎮小城鎮。要強化城鄉規劃編制與管理,完成縣城總體規劃和20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要按照市上建設長慶橋—甜水堡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帶的要求,千方百計爭取項目,搞好規劃,切實抓好曲甜沿線曲子、木缽、甜水三鎮的規劃修編和建設工作,著力提升城鎮的吸引力和帶動力。要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加強城鎮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動員全體市民積極參與,創建全省衛生文明縣城。
(五)堅持把基礎建設作為破解瓶頸的重要內容,著力在改變落后面貌上謀求新突破。加快發展,基礎先行。隨著煤礦、煤電項目的推進,水、電、路、生態等基礎保障尤為緊迫。加之我縣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大,一批重大交通、生態項目仍在積極爭取之中。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更為清醒的認識,必須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必須持之以恒地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方面,要全面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挖潛改造等12個續建項目,開工建設11鄉鎮人飲水源、“千湖百池”等10個水利工程,加快揚黃續建工程步伐,確保實現水通縣城。電力方面,加大農網改造、工業用電投入力度,進一步提升供電質量。交通方面,要加快“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砂路、組組農機路”建設步伐,爭取長青鐵路、高速公路列入國家規劃。梯田方面,要整合退耕后續工程、扶貧整村推進、流域治理、土地整理等項目,新修梯田10萬畝,積極爭取縣坡耕地水土綜合治理項目開工實施。生態方面,重點依托甜水上海綠洲、三北防護林項目,沿江兩岸造林綠化,建成曲甜一線“綠色通道”;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草場承包工作,加大封山禁牧處罰力度,爭取縣北防沙治沙項目立項批復。
(六)堅持把關注民生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任務,著力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上謀求新突破。加快發展是手段,改善民生是目的。各級各部門務必從全縣發展大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傾注更多精力,發展社會事業,努力使廣大群眾更多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始終突出集中力量辦教育、圍繞縣城辦“大教育”的理念,繼續加大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力度,年內突出抓好新建初中一期、紅星小學二期、城初中綜合樓、四中餐飲樓、城小學綜合樓、職中科技培訓樓建設,積極爭取項目實施南關小學整體搬遷;要做好閑置教育資產綜合利用,辦好職業技術教育,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和公立醫院改革,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做好各種傳染病和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要以開展計劃生育“創新提高年”活動為載體,以鐵的紀律和強硬措施全力做好各項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省市驗收;繼續實行“一票否決”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大份量,嚴格獎懲,對年終考核全縣倒數第一或國家省市考核出現問題的鄉鎮黨政一把手、計生委主任,要實行誡勉,并在一年內不提拔、不調動。要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積極推進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和城鄉低保、就業住房等社會保障工作,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大道情皮影、紅色旅游等特色文化產業開發力度,爭取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紅色革命歷史紀念館立項建設;完成東老爺山森林公園續建工程,建成山城堡戰役紀念園入口牌樓、紀念館和紀念廣場,爭取進入全國第二批紅色旅游重點項目規劃。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