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通用11篇)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1
大家好!我是田,紅領巾小導游。接下來我帶你逛逛武當山。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山。”雖然沒去過黃山,但是武當山的風景絕對比得上黃山。今天我帶你四處看看。
武當山風景秀麗,峰巒險峻,由逍遙谷、太子坡、黃巖等十幾處景點組成。傳說很久以前一條蛇和一只烏龜打了起來,然后一顆飛星把蛇和烏龜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的武當山。從飛機上看武當山,是一只烏龜,上面躺著一條大蛇。
我們已經到了太極坡,第一個景點,大家都會和我一起下車去太極坡看看,享受一下。太子坡有正殿、十三間柱房和二十三間小廳。最奇特的是太子坡的紅墻上有傳聲功能。大家下山,然后步行幾里到逍遙谷。逍遙谷有一大片森林。森林里有許多小猴子。如果你喂他吃的,他會去樹上給你摘好吃的水果,會出現人和動物一起玩的真實場景。也可以看水晶般清澈的小溪,洗臉休息一會再往前走。
再走幾里路到黃巖山腳下。黃色的巖石上有一塊飛石,上面有兩個大手印。傳說從前,有一塊石頭飛到了這座山上。不支持石頭,石頭就崩了這座山。這時,武當山道士來到這里,雙手發力,防止這塊石頭壓垮整座山。后來,他留下了這個掌紋。山上還有一種只要不吃就能長期保持甜味的茶。喝礦泉水也是甜的,可以免費品嘗。
今天的導游來了,請文明觀看。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相逢就是緣分能和大家相逢,我感到很榮幸。希望能用我們的熱心、耐心和細心換到您的放心、開心。
今天我將帶大家游覽武當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那里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道教文化。
武當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內。這里風景秀麗,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華似錦,夏天高山聳翠,秋天金桂飄香,冬天白雪皚皚。不管我們什么時候來,都能看到她美的一面。
這里的紫霄宮里有綠琉璃瓦大殿,還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時的塑像,他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美麗極了!
有一句俗話說“天下名山佛盡占”,而在武當山卻是道教一統天下。傳說武當山金頂原來被無量佛占著,后來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外出云游到此,相中了這塊寶地,便到天柱峰找無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無量佛見他所要不多就答應了。沒想到真武大帝法力無邊,他從天柱峰頂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然走了整個武當,從而贏得了永久居住權,武當山也因此成為道家的場地。
巍巍武當山,錦延八百里。武當山一日游到此結束。最后祝大家幸福,合家快樂。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3
太子坡,亦名復真觀,位于武當山城區南17.5公里,背依獅子山,面對千丈幽壑,左臨天池,雨時飛瀑千丈,晴時郁郁蔥蔥。走過復真橋是一條光明大道,直通太子坡山門,寓意只要真心修煉,你的光明就是眼前。穿過四道門就是下十八盤,故道如帶,此建筑充分利用陡險巖下一片狹窄的坡地,縱橫序列布局,使建筑與環境緊密結合,是武當山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大觀之一。
我們一起登石級、過石橋,順古神道而行,但見云海綠蔭之間,一排宮墻托起拱形紅門楣,匾額"太子坡"三個正楷大字。為明永樂皇帝的駙馬都尉沐昕所書。紅墻環繞,復道曲折,中軸線及其右側有龍虎殿、斗姆閣、正殿、后殿、左右配殿等。青瓦朱檐,彩畫鮮艷。復真的右側另辟地為接待客堂,其前依巖迭建五層樓。
傳說凈樂園太子十五歲入武當山修煉,最初住在這個坡上,因此取名"太子坡"。太子在這里修煉一段時間后,吃不了苦意欲下山還俗,走至磨針井經過紫元君化成姥姆借磨鐵杵之事點化后,復回此處堅心修煉,因此又取名"復真觀"。明永樂12年(公元1414年)依此傳說修建了這座道教廟宇,以紀念凈樂太子復真。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葺,至今仍保存完好。
進北天門(即大門),依山勢曲回彎轉起伏,所建夾墻復道,紅墻翠瓦夾著蜿蜒石階,琦瑋肅穆,猶如波浪起伏,故稱"九曲黃河墻"。從進門到出門"一里四門"。走進二道門,左為玲瓏的祭壇,現安放著一座大銅鐘,不少信士為求吉利,撞響這福音,達三次為大吉。右為精巧碧綠色粙磚焚香爐,中為照壁。這是建筑風水學上的一個重要符號,墻壁上鑲欽的"福祿壽"善男信女都要撫摸。崇臺上赑屃馱御碑為清代所制。兩座5米高的龜
馱碑,是清康熙二十九年的記事碑和功德碑,其它十五塊碑大部分是清乾隆年間各界人士的捐修記事碑,院內還有"直角石"化石碑,此化石是四億五千年前海洋無脊椎動物化石,看,它狀如竹筍,故俗稱竹筍石。二宮門側一座大石碑,記載了唐公平襄郡反映清咸豐年間高二先農民起義軍響應太平天國號召,攻破襄陽城、宜城,轉戰武當的史實,石碑啊,是歷史的忠實記錄者,我們仿佛看到了硝煙彌漫的昨天。龍虎殿門楣雕有龍和鱷魚拱撐。站在龍虎殿門前的第三個臺階仰望,一眼可見三塊匾額,第一塊是"復真觀",第二塊是"靈光普照",第三塊是"初步云崖",這是建筑工匠的創作之舉。
走進龍虎殿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青龍白虎將,二神日夜在此守衛。中院有一石欄相圍泓池,名叫"滴淚池"。相傳,太子在武當山修煉時,其母善勝皇后來請太子回云,皇后追不上太子,慟哭欲絕,淚流成池。院內飾欄崇臺拱擁主殿,翠瓦朱墻,塗彩飾金,雕梁畫棟極為壯觀,內供奉真武神像,三清神像,善男信女奉獻錦帛云匾掛滿殿堂,香煙繚繞。后院"太子殿"內供太子青年時像。此處即凈樂太子開始修煉之處,故名"太子殿"。站在太子殿扶欄眺望,千山萬壑,懸瀑飛流,蒼松翠柏,盡收眼底。
與天柱峰之巔的金頂遙相呼應。正殿院時東西建有道房。我們面前的藏經樓,臨巖獨立于崇臺之上,左循曲徑石磴上攀,有小巧玲瓏的高閣,內供有太子童年塑像。站在觀景樓,俯觀深壑,曲澗流泉;眾覽群山,千峰競秀;遠眺金頂,煙云迷離。斗姆閣內,20多平方米面積的大壁畫四幅,氣韻生動。小壁畫20幅,別有情趣。這些作品都是出自明清畫匠之手。斗姥樓,小院內幽靜雅適,滿院異花飄香,原為接待嘉賓客房和道房。閣前金桂叢生,每年仲秋,桂香四溢,颯颯金風,潺潺碧水,藍天白云,紫靄青煙,構成一片奇麗的世界,被稱為山中"海蜃"。明朝僉事方豪贊太子坡絕句有:"高木清泉太子坡,當年羽道被松蘿。至今淚滴池中水,右脅深恩奈爾何"。右院中有一"福"字照壁。1931年賀龍率領紅三軍七師、八師駐扎武當山時,曾約法三章,上武當山后,不得損壞武當山一草一木,紅三軍八師師長王一鳴,政委王鶴奉命帶八師駐扎太子坡,師部和政治部住在右院。
政治部人員在"福"字壁上寫有:"紅軍是工農貧民的軍隊"。另一面寫有:"實行土地革命"兩幅革命標語,至今保存完好。院內依巖建筑的五云樓,俗稱"五層樓",其間有梁坊十二根,交叉迭擱于一柱之撐,結構奇特,技藝精湛,巧奪天工。這就是被稱為我國古代建筑之謎的"一柱十二梁"。至今歷經數百年,仍完整結實,這也是中國古建筑史在力學上的一大創造。1994年國家領導人李瑞環視察武當山時,對一柱十二梁建筑創舉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相傳清乾隆皇帝對明朝朱棣皇帝大加贊賞,敕建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其寓意是建文皇帝削藩后剩下十三個藩王了,十三個兄弟中只有朱棣才能撐起這個大梁。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4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道教第一名山——武當山。武當山是道教真武大帝的道場,又名太和山,仙室山等,明代,由于統治者對真武的尊崇,武當山被封為“太岳”、“玄岳”,成為“天下第一名山”,地位在“五岳”之上。
武當山古建筑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余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修武當”之說。而武當山的古建筑群更是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建筑方式統一布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武當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15日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另外,這里不僅是道教的香火勝地,還是武當拳的故鄉,中國武術歷來就有北尊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武當武術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其中,張三豐便是集大成者的代表性人物,相信大家也有耳聞。
給大家介紹了這么多,一定迫不及待了吧,下面就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武當的美景吧!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太子坡,又名復真觀,面對千丈幽壑,右為天池,雨時飛瀑秀麗,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鐵杵磨針的故事,人們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道院,取太子回心轉意再度修行的意思,把這座道觀改名為復真觀,其主體建筑主要有山門,五云梯,太子讀書殿,而穿插于這些主體建筑中還有四大奇景,九曲黃河墻,一里四道門,一柱十二梁,十里桂花香。
各位游客,往這邊走現在到達的是紫霄宮,始建于宋寶和年間,明永樂十年增建并賜額,太玄紫霄宮,明嘉靖三十一年擴建到806間,新中國成立后曾幾度修葺,保持了原貌,現存建筑182間,建筑面積達到8.6平方千米,是武當山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
從紫霄宮行駛2.5公里至終點戰烏鴉嶺經南天門而過便來到了我們的南巖宮了,也稱為大圣南巖宮,傳說是真武得道飛升的圣地,來到南巖宮,就得去參觀有著天下第一香之稱的龍頭香。龍頭香是古代工匠采用圓錐,鏤雕,影雕等多種方法鑿刻而成,在龍頭香對面為禮斗臺和風月雙清亭遺址,龍頭香四面崛起一峰,景巖萬仞,直刺沖天,大有欲飛之勢,自然景色絕佳,其上建有梳妝臺和飛升臺,相傳真武大帝居住武當修煉42年,得道升天,曾在此梳妝更衣,故又名更衣臺。也正因龍頭香的神秘地位,信士弟子們為表虔誠,每次來朝拜武當,都要燒龍頭香而走上那生死邊緣,因此,在康熙年間曾被禁止燒龍頭香,告誡人們要珍惜生命,不過也可從得知龍頭香地位的影響力之大。
請游客朋友們繼續跟隨我的腳步,我們現在來得的是武當山的金頂景區,金頂最值得參觀的就是金殿了。金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頂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是武當山的象征,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標志。殿內供奉銅鑄鎏金真武大帝造像,值得一提的是永樂皇帝和真武大帝的造型甚是相似,所以民間有種說法就是:真武神,永樂相。金殿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金殿整體為銅鑄,外飾鎏金,總重有90余噸,共用去360余公斤的黃金。各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歷經近600年的風雨雷電、嚴寒酷暑,至今仍然金光奪目、輝煌如初,是中國古代建筑和鑄造工藝的燦爛明珠,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古代科技水平的歷史見證。大家肯定會疑惑,像這樣一座巨大的銅鑄鎏金大殿,是怎樣建在武當山主峰天柱峰之上呢?其實大殿的構造,可謂是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永樂皇帝對金殿的關心也稱得上是無微不致,從金殿構件鑄造到護送安裝等每個環節,他都親自安排。工匠們按其“冶銅為殿,重檐疊拱,羽飛瓦立,飭以黃金范玄帝金像,左右靈官玉女、捧劍執旗天將”的圣旨,在北京將全部構件鑄造完成后,才由運河經南京溯長江、漢江,一直護送到了武當山。因而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燦爛奪目的金殿則被譽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建在山頂上的“紫禁城”。這不僅宣揚了體現了封建帝王的君權神受的思想,更是符合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好了,今天我們的武當山之旅到這里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如在旅途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毛病沒做好的,我深表歉意,如若有緣,我們再聚。謝謝大家一路上的配合,感謝一路上有你們。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5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車城——十堰!我們這天將要游覽的是道教圣地——武當山。武當山又名太和山,相傳為上古玄武得道飛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當之”之謂,故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武當山位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它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蕩蕩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筑群。
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傾向天柱,蔚為奇觀。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游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當山上有宏偉的古建筑。據說,在建筑的規模上,超過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后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歷代以來,許多著名道家如周之尹喜、漢之陰長生、晉之謝允、唐之呂純陽、五代陳摶、宋之寂然子、元之張守清、明之張三豐等均在武當山修煉過。其中,張三豐把道家的太極陰陽與武功相結合,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創立武當拳派,一時名振天下。
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毀于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萬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士木,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建成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巖宮、玉龍宮、遇真宮、太和宮、復真觀、元和觀等33處大建筑群。此外,還建了39座橋染,12座臺,鋪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布局巧妙,座宮觀都建筑在峰、巒、坡、巖、澗之間,建筑精美,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系,整個建筑群體疏密相宜,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現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宮、玉虛宮等。
武當山北通秦嶺,南接巴山,號稱“八百里武當”。整個武當山包括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九井、九泉、十池、三潭等自然景點,“七十二峰朝至尊”,即七十二峰都朝向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天柱峰,構成武當山獨特的奇麗山色。
就在這山色如畫之地,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12年,派工部侍郎郭率軍民三十余萬人,大肆營造宮、觀,歷時十四年之久,最后在綿延幾十里的山旁、巖邊和天柱峰山頂建造了一座座宮、觀、堂共三十余處。其中天柱峰山頂的鎏金銅殿,金光閃爍,聳立在三面都是陡峭的懸崖之上。金殿建于1614年,高五點五米,寬五點八米,深四點二米。除殿基是花崗巖鋪墊外,其余殿體包括門、窗、瓦、椽、梁、柱等都是銅鑄的,殿內供有五尊銅像,最大一尊是真武披發跣足像。
此外,展旗峰下的紫宵宮,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殿內有玉帝塑像,殿前有座巨型龜碑。石龜高三米,長四米,寬二米,龜背上的石碑六米多高。坐落在懸巖峭壁之上的南巖,其建筑物全嵌在陡峭的絕壁之上。太子坡、老君堂、元和觀、朝天宮、磨針井等,都是有名的去處。
武當山風景兼泰山之偉、黃山之奇、雁蕩之幽,北宋大書畫家米芾將之譽為“天下第一山”,雖有夸張之嫌,卻也可見得那里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地方。
好了,說著說著我們就到了,在進入武當山前,我首先要提醒各位幾點:
1.進入道觀后不要以手指點神像,無論其造型多么令人驚嘆;也不要背對著神像;進殿時不要踏在門坎上,也不要高聲喧嘩;
2.俗話說:“僧不言名,道不言壽”,道人修煉是為長壽,所以最好不要問道人的年齡。入道門的原因很多,如果沒有深交,也不要問其身世;
3.進山朝貢步入武當神道后,就要靜默清心,不說污穢不凈的話。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紅艷花及雞、犬等,不吃雁、鰻、龜、鱉、牛、犬、豬肉及生蔥、韭、蒜、姜等葷腥刺激食物,不飲酒。這些都是武當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諱的;
4.武當山上許多地段都沒有人煙,如果你對地形不熟悉,或沒有足夠的準備,請勿貿然進入。最好請個當地向導。
武當山地區有“朝武當”的習俗,內含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實這是人們享受生活的又一種方式,就像掃墓總是與踏青郊游連在一齊的,“朝武當”也成為一種爬山的樂趣。每年農歷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氣爽的時節,武當山里總是游人如織,熱鬧非凡。
好了,此刻請大家隨我一齊到景區內參觀!
太子坡
那里就是我們這天的第一站——太子坡景區。
復真觀
那里是復真觀,基本上是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精心設計、巧妙布局的。它位于武當山的主峰天柱峰東北的太子坡上。據說,凈樂國太子入山修道之初,曾在此修煉,故而得名。復真觀始建于明代前期,后多次重修,而其建筑基本上保存了原貌。殿堂依山勢而建,層層向上。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藏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觀中有一棟依巖層疊而建的五層樓閣,以一根立柱支撐著交叉疊擱的十二根梁枋,稱為“一柱十二梁”。此樓建筑結構獨特,建筑技術精湛,雖經歷幾百年風雨,依然巍峨聳立山間。
磨針景
大家請看前面,那座纖巧玲瓏、布局緊湊的道院,在院前埋著兩根碗口粗的“鐵針”烏黑光亮。殿旁有座亭子,亭內又井。這就是“磨針井”了。相傳當年太子因修道而不成,心灰意冷,正準備下山,在這井旁就碰到了一位正在磨針的老婦,其后發生的故事就與民間傳說中的“鐵杵磨成針”同出一轍了。太子因此而深受感悟,回到山上,繼續修煉,最終得道成仙。而這位老婦人其實就是紫霄元君的化身。在井旁有鐵鑄老母磨針像,她手持鐵杵,頭微側,笑迎過往游客,時時刻刻在提醒著人們:只要持之以恒,就沒有我們辦不了的事!
紫霄宮
此刻我們眼前的這座宏偉壯觀、綠琉璃瓦的大殿就是紫霄宮了。它是武當山保存最完整最具古代藝術特色的道教建筑。建于明永樂十一年,距今約600年的歷史。遠遠看去,極具皇家道場的氣派。
那么為什么叫它紫霄宮呢紫霄的意思是仙氣迷蒙的天空。你們瞧(指向正前力·的展旗峰)它背依奔騰欲動的展旗峰;(又轉身指向對面),面向拔地而起的照壁峰;(指向左)左有蓬萊第—峰云霧飄渺:(指向右)右有雷神洞,如驅龍耕播種之名象。周圍還有三公峰、五老峰、香爐等諸峰,好似玉筍從地上長出。曳紫拖藍的山峰天然構成—把二龍戲珠的寶椅.紫霄宮就坐落在這把交椅的正中。因而紫霄宮是典型的金盆納財的寶地,它匯聚了天地萬物的靈氣。所以明永樂皇帝封那里為“紫霄福地”,意指那里是人間的仙境,是道教追求的天人合的理想境地。相信大家來此地一游定會福壽安康,財源廣進,而不虛此行。此刻就讓我們——同到這座神秘的宮殿里探個究竟。請隨我來(帶領游客走向紫霄宮大門)。
此刻我們所在的地方便是紫霄宮的入口第一殿“福地殿”,相信大家立刻聯想到了“紫霄福地”。沒錯,這座殿的命名正源于永樂皇的這扇門望去就會發現福地殿、龍虎殿、十方堂和紫霄殿四座殿建在同一條軸線上,:地勢逐漸增高,面積逐漸增大。你們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嗎以前有一種說法就是“由低到高代出英豪,由窄到寬富貴如山”,“口對口,心對心,人心齊、泰山移”顯然整個宮殿的建筑也是貼合當時皇家宮殿等級森嚴的建筑模式的。大家能夠在游覽的過程中感受一下。
前面的這座橋,叫它禹跡橋,是指真武大帝以前經過這座橋,得道升天。我們不妨踩著先神的足跡去拜訪威嚴神武的“龍虎殿”。大家別害怕兩座神像雖面目猙獰,呲牙咧嘴,也并非銅墻鐵壁,而是泥塑的“紙老虎”,不會吃人的。但也千萬輕視它們,大家能夠仔細觀察一下,他們身穿盔甲,手持戈戟、鐵錘,威風凜凜,嚴守山門的架勢儼然一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魄,他們兩位大將便是我們道教所信奉的東西方神——青龍和白虎。
龜一向以來是人類忠誠的朋友,大家對龜也都見多不怪了。恐怕御碑亭中的兩頭巨龜會讓你大吃一驚的。請大家隨我來。這兩座大石龜碑雕,分別建于永樂十一年和十六年,龜高各三米,長四米,寬二米,龜背上樹有的六米多高的石碑,總重量達90多噸。巨龜的如此形態也讓我們想到《西游記》唐僧師徒取經歸途乘巨海龜馳騁于大海上的一幕。大家必須要問“這90石碑是何物呢”“皇帝為何造如此大的石龜來馱石碑呢”請耐心聽我道來。相傳燕王朱棣最初起兵反朝廷兵敗落荒而逃忽遇大江無法前進在前有滾滾怒濤,后有追兵的窮途末路之時,突然有一只大龜浮于江面救了朱棣一命,為了報大龜救命之恩,朱棣允諾登基以后,必須封賞其一官半職。之后朱棣百戰百勝,美夢成真自立為永樂皇帝,論功行賞之時卻忘了大龜,在官職均已封完的狀況卜朱棣便封龜為“馱圣旨”大臣以報其恩。于是,大龜便馱圣旨暢游世界,偶然間到了武當山小憩,卻發現那里山川峻秀,鳥語花香,是個好地方,便不愿再四處漂泊而定居于此。永樂皇帝怕它淋著凍著就地建起了“御碑亭”。聽完了故事,大家必須猜到了石碑代表什么了吧對,那代表圣旨。
各位游客我們已順著軸線上的飾欄臺階上到了半腰過一會兒:我們將到“十方堂”,又名“朝拜殿”。站在此刻這個位置我們已隱約可見十方堂后的紫霄大殿了。在紫霄宮的總體設計中我國古代建筑師充分運用了藏與露的手法。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每一個虔誠的朝拜者,紫霄殿在前上方若隱若現,促使他們不斷向上攀登。大家可能感到有點累了,我們就在此地休息一會,趁此歇息時間,大家不妨仔細看看神殿四周,上面布滿小型壁畫,資料全是道經書上的典故與故事,色彩調和,個性鮮明,是一批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具有必須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科研價值。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6
大家好!非常開心能和大家相聚在美麗的車城--十堰!我是來自旅行社的導游,非常榮幸為大家服務。在我身邊的是我們的司機張師傅,他有著豐富的駕駛經驗,大家乘車時盡可以放心。今天,我將帶領大家游覽道教名山--武當山,一起去領略武當山秀麗的自然風光,品味濃郁的道教文化。
武當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圣地,古名太和山。相傳,道教所尊奉的真武大帝曾在這里得道升天,所以改名武當山,意思是非真武不得當之。有一句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而在武當山卻是道教一統天下,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傳說武當山的金頂原來是被無量佛占著,后來真武大帝修仙得道,云游至此,看到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聳入云,周圍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奇觀,于是相中了這塊寶地,便去找無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無量佛見他所要不多就答應了。可沒想到真武大帝法力無邊,他從天柱峰頂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個武當山,從而贏得了永久居住權,武當山因此也成了道家的場地。 武當山古建筑群是根據《真武經》中真武修真的神話來設計布局,突出了真武信仰的主題。它的整體布局是以天柱峰金殿為中心,以官道和古神道為軸線向四周輻射。武當山最早的寺觀是在唐代所建的,但大部分古建筑于元朝末年毀于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武當山古建筑群還體現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保持了武當山的自然原始風貌。工匠們按照明成祖朱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動的原則來設計布局,材料不是就地取材,而是從陜西、四川等地采買運來,這樣極大的保護了武當山的自然環境。這些建筑或建于高山險峰之巔,或建于懸崖絕壁之中,巧妙的與自然環境相融合,造就了天下聞名的自然與文化景觀,并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說起武當山,除了它的建筑,不得不提的還有它的道教文化和武當武術。武當道教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武當山為本山,以信仰真武,重視內丹修煉,擅長雷法及符箓禳,強調忠孝倫理、三教融合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道教派別。這里講的真武神,即元武,元通玄,故又名玄武。宋真宗趙恒因為要避所尊圣祖趙玄朗的名諱,于是改玄武為真武,沿襲至今。自宋代起,幾乎歷代皇帝都推崇武當道教。到了明代,武當道教更是走向鼎盛,武當山也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道場。說到武當武術,中國武林歷來都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武當拳的創始人相傳是明代著名的道士張三豐。據說他在這里修煉的時
候看到了鶴與蛇爭斗的情形,受到啟發,于是領悟出了太極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稱為武當派的開山祖師。武當武術與道教淵源極深,道士修煉學道,往往伴以習武。武當武術以養身練功、防身保健為宗旨,以柔克剛,后發制人,自成一派,被稱為內家拳派。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武當山腳下了,請大家整理好隨身攜帶的物品下車,開始我們的朝圣之旅。
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綠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宮。它是武當山現存唯一的重檐歇山頂結構的建筑,也是保存最完善的宮殿之一。紫霄宮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約有600多年的歷史。它完全是按照道教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思想所建。右有雷神洞,左為蓬萊第一峰,周圍山是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紫霄宮就坐落于這把交椅正中,所以永樂皇帝就將它封為紫霄福地。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時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這些塑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我國明代的藝術珍品。我右手邊放著的這根幾丈長的杉木傳說是從遠方突然飛來的,因此叫做飛來杉。據說在杉木的一端輕輕敲擊,另一端就可以聽到清脆的響聲,因此又叫響靈杉。
參觀完紫霄宮,現在我們來到了武當山三十六巖中最美的一巖--南巖。南巖因其巖向南而得名,相傳是真武大帝得道飛天的圣境,它也是武當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高度結合的一處景點。大家看,那座立于懸崖峭壁之上的建筑,相傳是真武大帝得道升天后所住的宮殿,它的出名不僅因為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極為險峻,更是由于它的建筑特點堪稱一奇。我們現在看到整個石殿的面積有71平方米,面闊和進深均為三間。整個石殿刻工精細,技藝高超,尤為不可思議的是其梁柱、檐椽、斗拱和門窗均用青石雕鑿,榫卯拼裝,最重的構件重達上萬斤。大家想想看,在當時的條件下,完全靠人的力量,這些重達萬斤的石條是怎樣被運送到如此高的山峰上呢?人們至今也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說法。由此,我們不得不對中國古代人民超凡的能力和技藝產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在南巖宮內兩儀殿前就是著名的龍首石,俗稱龍頭香。它長2.9米,寬僅0.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在龍頭上放置了一個小香爐。過去有些香客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以示虔誠。由于下臨萬丈深淵,燒龍頭香的人妖跪著從窄窄的龍身上爬到龍頭點燃香火,在跪著退回來,稍有不慎,便會掉下懸崖粉身碎骨。為了安全起見,現在已經禁止燒龍頭香了。如果大家有誰想許愿祈禱的,我們可以道別的地方燒香祈禱,畢竟心誠則靈嘛,咱們就不要去冒這個險了!
經過辛苦的跋涉,我們終于登上武當山的最高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稱一柱擎天。站在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壯觀景象。而天柱峰之巔的這座金壁輝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鋼鑄金鑾大殿,它修建于永樂十四年。金殿整體為銅鑄,外飾鎏金,在經歷來近600年的風雨雷電、嚴寒酷暑,它至今仍然金光奪目、輝煌如初,實在是中國古代建筑和鑄造工藝的燦爛明珠。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轉眼間咱們的朝圣之旅就要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時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期待大家能再次來武當山觀光游覽。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謝謝!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7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吉日、吉時、吉刻陪各位暢游我國道教名山——武當山,我是你門此行的導游員,首先,我借此機會恭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我們現在乘車登上武當山,大約需要一小段時間的車程,一路上大家還可以感受到仙山道骨之神韻,領略秀麗的自然風光。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眼前這座綠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宮。永樂皇帝封它為“紫霄福地”,那“云外清都”也見證著武當的歷史。
武當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內,山勢雄偉,面臨碧波蕩漾的丹江口水庫,背依蒼莽千里的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這里風景秀麗,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錦,夏天高山聳翠,秋天金桂飄香,冬天白雪皚皚,大家可以看到冬季的武當山尤如雪的仙境,像是一個冰雕玉琢的童話世界,大家不妨在冬日也到這里玩一玩,看一看。(00:45——01:15)30秒
當然,這里不僅是道教的香火勝地,道教文化深入人心,另外,它還是武當拳的故鄉。中國武林歷來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許多人都是未識武當山而先知武當拳。武當山從唐朝的貞觀年間開始修建,到明代的永樂年間達到高峰,這里的建筑充分的利用自然資源,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統一布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于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之列,成為全世界的瑰寶。武當山的宮殿也是非常的多,像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紫霄殿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而且有許多絕妙之處令人稱奇。
就像武當山的36巖可謂是一大奇觀,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被稱為36巖中最美的南巖,這座雄踞于南巖懸崖邊的石殿是建于元朝,在石殿懸崖之邊的這個小建筑是雕龍石梁,石梁懸空伸出了2。9米,寬只有30厘米,石梁上面雕有盤龍,在龍頭頂端雕有一個香爐,這便是著名的“龍頭香”,它橫空跳出,下臨深谷,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過去有些香客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以示虔誠,可見,他們對道教的信仰之深,由于下臨萬丈深淵,安全起見,大家如果想許愿的話也可到別的地方,因為心誠則靈嘛。
各位游客們,大家現在看到的金光閃閃的雕像就是石殿中的,它們也都見證著石殿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非常有道文化的氣息。我們總的是順著一條由下往上的路線行進的,回首南巖,經過一番努力之后,我們現在登上了海拔為1612米的天柱峰,它素稱“一柱擎天”:若您站在天柱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壯觀景象,而在天柱峰之顛屹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堂,那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金殿,它是武當山又一著名宮殿 ,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鋼鑄金鎏大殿,修建于永樂十四年,整個金殿沒用一根釘子,全是鑄好各個部件后運上山搭建而成的,鉚和的非常的嚴密,看起來渾然一體,大家還可以進入殿內去祈禱求福,以保健康哦。
巍巍武當山,綿延八百里。親愛的游客朋友們。觀賞了奇峰高聳,終年云霧繚繞的“仙山群閣”——武當山后,是否對她那群山延綿的磅礴氣勢和仙骨幽幽的道教文化頗感興趣呢?希望小朱今天的講解能讓大家對武當山有著更加深刻的印象。最后,祝大家幸福吉祥,合家歡樂!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8
=各位團友:
大家早上好!今天起了一大早,辛苦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調整好生物鐘呢?一日之計在于晨,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三個代表”清醒清醒頭腦。
首先,我代表湖北海外十堰中國國際旅行社感謝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務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選擇是沒有錯的!那正所謂“我選擇,我喜歡!”希望大家雖然出門行萬里路,也能感覺到家的溫馨。
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邊的這位“三好司機”向大家問好!我們的司機姓趙,他可是位長相好、脾氣好、而且技術一流好的司機,有他的嫻熟駕駛,這一路上肯定玩的放心,玩的開心!相信我們趙師傅的,就跟我一起來點掌聲哈~~~
最后,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我叫羅杰。大家可以叫我“小羅”或“Roger”。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希望大家多多配合支持小羅,雖然我不是最優秀的導游,但一定是最用心的導游。有事您說話,小羅會盡全力滿足您的要求!
那么呢這一路上呀我希望呢大家把一顆“安心”交給我小羅,把“放心”暫時保存在趙師傅那,我和師傅呢也會努力送大家一顆“開心”的。
出門在外老婆交待:少喝酒、多吃菜、聽老婆話、跟導游走……
最后呢講大家記一下我的電話,135,是全球通的哦,隨時隨地好溝通嘛……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游覽道教圣地武當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她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道教文化。
武當山位于湖北十堰市境內。面臨碧波蕩漾的南水北調源頭丹江口水庫,背依蒼莽千里的原始森林神農架,景區面積方圓八百里,實測為312平方公里。秦漢以后置郡縣皆以武當為名。
武當山它頭戴三頂桂冠:“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中國道教第一山”和“世界文化遺產”。它融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飲譽中外的武當拳于一體。分為:玄岳門、太子坡、南巖、金頂、瓊臺和五龍宮六大景區。
武當山四季景色各異,春季繁花似錦、夏季青山聳翠,秋季金桂飄香、冬季白雪皚皚。不管我們什么時候來,都可以欣賞它美的一面。有一句俗話說“天下名山佛占盡”,而在武當山卻是道教一統天下。傳說武當山金頂原來被無量佛占著,后來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云游到此,看到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聳入云,周圍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奇觀。真武大帝相中了這塊寶地,便到天柱峰找無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無量佛見他所要不多就答應了,沒想到真武大帝法力無邊,他從天柱峰頂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個武當,從而贏得了永久居住權,武當山也因此成為道家的場地。
武當道觀從唐貞觀年間開始修建,到明永樂年間達到高峰的。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統一布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的,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成為全世界的瑰寶。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當道教,調集軍民工匠30余萬在此大興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煉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時間建起了三十三個大型建筑群落。建筑線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頂,連綿四十華里,面積一百六十萬平方米,宮觀庵堂兩萬余間。他在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護他這個北方起兵奪位的皇帝。據說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圓圓的臉龐,批發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樂皇帝的模樣塑造出來的。所以民間流傳有“真武神,永樂相”的說法。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當山名聲大震,成為我國的道教名山,吸引著各地的游人香客到此觀光朝拜。
另外,這里不僅是道教的香火勝地,還是武當拳的故鄉的。中國武林歷來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許多人都是未識武當山而先知武當拳。武當拳的創始人相傳是明代著名道士張三豐,這點我想喜歡武俠的朋友可能通過小說大略了解了一些。據說他在這里修煉的時候看到鶴與蛇爭斗的情景,受到啟發,領悟出了太極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為武當派的開山祖師。
說了這么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武當山腳下,請各位帶好隨身物品下車,我們轉乘景區環保車,開始我們的朝圣之旅。……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武當山太子坡停車場,大家現在見到的是一座古樸飾欄望柱石拱橋,這便是復真橋。從復真橋拾級而上,是一座聳立于云端的山門,門為磚石結構,歇山頂式建筑,下為石雕瓊花須彌座,紅墻翠瓦,門楣磚雕匾額刻著明永樂十七年(1419)駙馬都蔚沐昕親筆提寫的“太子坡”三個大字。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9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吉日、吉時、吉刻陪各位暢游我國道教名山——武當山,我是你門此行的導游員陳雄,能和大家相逢在美麗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非常榮幸。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他可是一位三好師傅——“人品好,相貌好,駕車技術更是好”。今天就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盡管提出來,我們將盡力為您解決。希望能用我們的熱心、耐心和細心換來你的放心、開心。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武當山太子坡停車場,大家現在見到的是一座古樸飾欄望柱石拱橋,這便是復真橋。從復真橋拾級而上,是一座聳立于云端的山門,門為磚石結構,歇山頂式建筑,下為石雕瓊花須彌座,紅墻翠瓦,門楣磚雕匾額刻著明永樂十七年(1419)駙馬都蔚沐昕親筆提寫的“太子坡”三個大字,太子坡又名復真觀。
復真觀,這座在武當山獅子峰60度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當今建筑學家贊譽為:利用陡坡開展建復真觀,這座在武當山獅子峰60度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當今建筑學家贊譽為:利用陡坡開展建筑的經典之作。復真觀背依獅子山,右有天池飛瀑,左接十八盤棧道,遠眺似出水芙蓉,近看猶如富麗城池。古代建筑大師們,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勢,不僅創造出1。6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而且建造殿宇200余間,結構出“一里四道門”、“九曲黃河墻”、“一柱十二梁”、“十里桂花香”等著名景觀。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背依獅子峰,右為天池,雨時飛瀑千丈,左為下十八盤,環境清幽,景色秀麗。因“鐵杵磨針”的傳說,在此修建了一座道院,取太子回心轉意再度修行的意思,把這座道觀改為復真觀。國內的很多建筑都是坐西朝東的,而太子坡卻是坐東朝西,這是比較少見的。
門內依山勢的回轉起伏,建夾墻復道,曲曲彎彎,猶如波浪起伏,稱之為“九曲黃河墻”。九曲黃河墻跟天壇的回音壁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建“九曲黃河墻”取曲徑通幽之意。從進門到出門,布局獨特,古往今來,有“一里四道門”之稱。進入二道門,便走進了“復真觀”。復真觀,磚木結構,硬山頂式建筑,綠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構架,前為廊。這里有一幅“復見天心虛危應宿峰峰碧,真成神武旗劍揚煙處處玄”(上聯署“甲申季秋”,下聯落款“監院洪永壽敬立”。虛危應宿:指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各自歸位,道教所崇拜的圣神是北方之神。旗劍揚煙:特指真武神。此聯的大意是為了表達真武神的功績,武當山到處都布滿了祭祀真武的廟宇,青山作證,有關真武的故事處處可聞,人人皆知。)的對聯,二道門內為方石墁地的院落,南邊建有石砌祭壇,上邊安置一口大鐘,擊打則萬山回應,北邊建有造型精巧的磚雕焚帛爐,中間為高大的照壁,鑲嵌有“福”、“壽”、“祿”三個大字。在這里,香客、信士在燒完香后,閉上眼睛,用手去摸照壁上的“福壽祿”三個字中的任何一個,摸到“福”字,預示著福如東海;摸到“壽”字,預示著健康長壽,摸到“祿”字,預示著堅實穩固。然后在到祈福壇上撞吉祥金鐘,按摸到字的個數,每個字撞三次,便能完成心愿。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龍虎殿,殿上懸有“體慧長春”(體:世界的本源;慧:指悟道,泛指智慧。匾意為玄帝的智慧無窮,思想和精神長存而不失,賴以永年。其精神永葆青春活力,像春天般永遠激勵每一個信士,遇事要不懈地女里,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增長智慧和才干。)匾額一塊。為什么武當山的道觀都建有龍虎殿呢?這是因為武當山的建筑都按照五行四象學說建造(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東為青色,西為白色,南為紅色,北為黑色。”龍虎殿是守門神殿,殿內青龍、白虎神像都很威嚴,店內建有“王靈官”的塑像。相傳,王靈官是真武的舅舅,甘愿為真武把門,他長有三只眼睛,手拿兵器。王靈官塑像邊有一幅對聯。上聯為:“天知地知未有不知善報惡報遲早要報”;下聯為:“好大膽敢來見我快回頭切莫害人”。紫霄宮有王靈官的塑像,金頂為他建有專門的殿堂。龍虎殿門框上有一幅對聯:“五百羽林儀仗分列鐵騎鳴處震威遠,三千世界名山獨峙爐煙靄時流祚多”(上聯署“公議誠心勝會”,下聯署“眾信士頓首百拜敬獻。”五百羽林:指真武大帝的五百名官兵;三千世界:道教以為宇宙有億萬世界,極言宇宙世界廣大無邊。此聯意思為真武大帝五百名隨從官兵,威武雄壯,所到之處威聲顯赫,遠近皆知,天下名山很多,世界有億萬,但惟獨武當山的名氣聳立在這些名山的頂峰,這里的香火旺盛,靈氣十足,香爐里的煙霧飛向哪里,哪里就會降臨福氣,聞到香味,就會帶來更多的好運。)
進入龍虎殿后看到的是一個院落,大院中建有飾欄泓池,人們稱其為“滴淚池”。相傳,太子開始入山修煉時,其母善勝皇后一直從山下追到山上,追不上太子,悲痛欲絕,在此滴淚成池。人們為了紀念真武大帝修行的決心和善勝皇后愛子的慈心,便把這個池子叫做滴淚池。在這里每天上午11:00、下午3:30可以觀看中國武當功夫團表演的武當武術。大家看到飾欄高臺拱擁的是正殿———祖師殿,殿懸“云巖初步”
(云巖:比喻山勢高險深邃;初步:起步。匾意為玄天上帝最初在此修煉,初學道法。暗喻玄帝修煉之艱辛,條件之苦,在這種惡劣條件下,仍堅持修道,學習道行。)匾額。祖師殿為磚木結構,單檐硬山式建筑,綠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構架,前后為廊,單翹重昂斗拱11組,正面為全開式格扇門。全部柱、梁、枋、門、窗飾彩畫,雕梁畫棟,涂彩飾金,極為壯觀。祖師殿北側門外是一處幽靜雅適的院落,依巖建有五云樓、皇經堂和藏經閣。因有五層,故俗稱五層樓。五云樓,修建在崖壁之上,明永樂十年(1412)敕建,清康熙年間重修。
明朝建五層樓已經很少見,更少見的是五層樓只有一根柱子支撐,在這五層樓的頂層,還是由這根柱子撐起了十二根大梁,這根立柱如何將五層樓及十二根大梁支撐近600年而完好無損呢?還是有著其它的寓意呢?
大家現在所見到的就是古代木構建筑杰作“一柱十二梁”,其間有梁坊12根交叉迭擱,下以1根柱子支撐,結構奇特,設計周密,技藝精湛,巧奪天工。傳說,這根立柱代表了明朝的武當道教就是國家的中流砥柱的意思。前國家政協主席在此停留三十多分鐘,連連贊嘆:“這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跡”。大家試著數數一根柱子上是否架著十二根橫梁?從五層樓往上走,大家看到的是皇經堂和藏經閣。皇經堂前有顆桂花樹,樹高約5米,胸徑0.5米,樹齡三百多年,每年仲秋,桂花怒放,香氣襲人,有“十里桂花香”之說,是太子坡的一大勝景。沿正殿后的夾墻復道攀登數10級石階,來到的便是觀內的最高處太子殿,殿內供奉著太子童年塑像。殿門上有一幅對聯:“赤腳常懷赤心愛民如保赤子,青衿每放青眼恩德堪配青天”(上聯:真武神披發赤足,常懷忠心,愛護天下百姓和保護嬰兒一般。下聯為:讀書人對真武大帝十分喜愛,其恩德和品行可與天同鑒。)這里是道教朝圣和古建筑修學旅游的勝地。在太子殿前憑欄俯視溝壑,曲澗流碧;縱覽群山,千峰競秀;遠眺金頂,煙云迷離,大家可以看到“鳥向日邊度,人從天上回”的奇景。
巍巍武當山,綿延八百里。親愛的游客朋友們。觀賞了奇峰高聳,終年云霧繚繞的“仙山群閣”——武當山后,是否對她那群山延綿的磅礴氣勢和仙骨幽幽的道教文化頗感興趣呢?希望小陳今天的講解能讓大家對武當山有著更加深刻的印象。最后,祝大家幸福吉祥,合家歡樂!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10
游客朋友們:
歡迎大家來到南巖,我是你們的導游王導,接下來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南巖景點。
現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在烏鴉嶺停車場,面前左邊往下的是通往金頂的古神道,而右邊向上的就是南巖了,大家請隨我來!
(在路上)南巖又稱紫霄巖,因為它面朝南方,所以叫做南巖,這里是真武得到飛升的地方,南巖峰嶺險峻,林木蒼翠,上面連接碧霄,下面就是萬丈深淵,是武當三十六巖中最美的一巖,南巖景色多而獨特,變化無窮,步移景異,集合了幽、奇、險三大要素,也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的最完美的建筑群。
南巖建于元代,元仁宗延祐元年賜額“大天乙真慶萬壽宮”,明永樂十一年重建,賜匾額“大圣南巖宮”,嘉靖三十一擴建到460間,清同治元年大修殿宇,宮貌一新,現存建筑及遺址面積61187平方米,廟房83間,建筑面積3539平方米,整個建筑充分利用了山頭、峭壁、巖洞,依山而建宮殿,亭臺,山門等,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相映成趣。199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看,遠處那個“樓閣懸空”的建筑就是南巖石殿了,整個建筑建在危巖峭壁上,在中國建筑中堪稱一絕,南巖的古建筑,在手法上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完全對稱的布局和模式,使其與環境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工匠們巧借地勢,依山而建,讓個體小巧的古建筑顯得大起大落,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南巖的古建筑主要有龍虎殿,玄帝殿,兩儀殿和南巖石殿,相信大家游覽過后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
這個就是南天門了,它為單檐歇山式結構,紅墻綠瓦,于明永樂十一年建造,是通往南巖的必經之路,雖說小巧別致,但仍體現了皇家建筑的風格和特點。在武當道教文化中,宮觀的山門是特別重要的,相傳南天門是通往天宮的大門。
大家看右邊這一塊平地,隱約可以看見青石崇臺,這兒是北道院的遺址,曾經建有圓光殿,齋堂等,后來經歷了大火,現在已經廢棄了。
我們進入小天門,大家看,這兒又有一座赑屃馱御碑,看!那里還有一座,這兩座碑的內容與紫霄宮的一樣,是明永樂十年建造,但是與紫霄那兩座是完全對稱不同的是,這兩座并不對稱,它是按照皇帝當時“其山分毫不要修動”的原則,根據這兒的地形,依山而建。
這是一棵四世同堂的銀杏樹,很獨特,從主干發出的樹干緊緊的依偎在一起,大家猜猜看它的年齡是多大?它已經有750歲的高齡了,它的出現不僅帶著濃郁的道法自然,延年益壽的道教文化氣息,同時也代表了歷代勞動人民向往自由、幸福、和睦的美好意愿,銀杏果,又稱白果,可治療肺結核,銀杏葉也可以入藥。
大家看這塊突兀的巖石像不像一只老虎?那就是腳蹬老虎巖了,為什么它這么一個奇怪的名字呢?原來真武以前在這里修煉時,有一天天降暴雨,山崩欲塌,是真武伸出右腳將巖石穩住,就是這一腳的功夫,卻給后人留下了一出美景,這里還有一塊摩崖,是一塊記事石刻,形容山巖危峭,以表彰真武修煉時的艱辛。
大家上幾步樓梯,就來到了龍虎殿,殿的兩扇大門在開啟的時候會發出“金雞鳳凰鳴”的聲音,這也是南巖宮著名的一景,相傳真武在此修煉時,每天都有金雞鳳凰為他叫早,所以也有聞雞起舞的說法,聽老人說,來這進香的香客信士要是也聽到了金雞鳳凰鳴,就會得到福氣!
院子有一個六角形的飾石欄的建筑,這是一口井,井水清涼甘冽,猶如甘露,所以這口井就叫做甘露井,是武當山最好的泉水之一,無論什么時候,井水從不干涸,傳說井水吸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人們喝上一口就可以成為仙人,被奉為“圣水”。相傳,飲用之后還可以治療疾病,強身健體。
現在我們進入了玄帝殿,又稱元君殿,里面的石雕須彌座上有一座泥塑金神像,中間是玄帝,兩旁是金童玉女像,雖然歷經災難,風雨滄桑,但它們依然保存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出了玄帝殿的后門,豁然開朗,只看到千丈溝壑,懸松輕蕩,往下望去,令人驚心動魄,遠遠望去一眼能看到建在深淵之上的南巖石殿。
沿著神道前行,左邊50米是一座小山門,山門內壁上刻著壽福康寧四個大字,字體清晰,運筆渾濁,由于摩崖常年的風化,這四個字一直被人們誤認為是王顒所書,其實大家仔細的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壽字與其他三字有細微的區別,經過文物專家的鑒定,壽字為明嘉靖十六年七月王顒所書,而福康寧三字為嘉靖二十年夏吉所書,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說出了人間一切美好的愿望,也就是道教的真諦。
這是“南巖”碑刻,為永樂的駙馬都尉沐昕所書,與太子坡山門上大字出自一人之手,沐昕滿腹韜略,一直被永樂所欣賞重用,作為內臣被派到武當山督建,他在全山的題字不計其數。這里還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題詞和碑刻,記載著大量的詩文,軼事,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兩儀殿,是父母殿的別稱,兩儀,指天地或陰陽,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陽為天,為乾,為父,陰為地,為坤,為母,可見孝道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了。殿內面三間,內三間。西次間為娘娘殿,供奉著三霄娘娘,東次間供奉的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這些眾多的道教神仙像,其造型之美,工藝之精,可謂神工鬼斧,精美絕倫,很多都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
穿過兩儀殿,就是著名的龍頭香了,看,整個石雕脫穎而出,獨立在萬丈深淵之上。龍頭上擺有香爐,俯身探望使人毛骨悚然,龍身上的祥云雕刻精細,線條流暢,是一件難得的石雕藝術珍品。古時候,香客信士們為了表達自己的虔誠,就站在龍身上,向前走三步,進完香后,又退回三步,并且不能回頭,相傳只要心懷虔誠,香客就會安然無恙,古往今來,墜崖損命者無數,因此,在清康熙十二年,湖廣總督蔡毓榮下令“禁燒龍頭香”,并且立碑明示。
這就是南巖石殿了,又叫做“天乙真慶宮”,傳說真武大帝飛升后,在天上的住所就叫“天乙真慶宮”,顯然啊,這座石殿就是人們在人間為真武大帝所建造的。南巖石殿建于元代二十七年,為武當山著名道人張守清所建造,為石砌仿木結構建筑,也是面三間,內三間,殿內的瓦梁柱門窗均是青石雕鑿而成。整個石殿結構精巧,雕工精細,它建立在萬丈深淵之上,其工程之大,難度之高,超乎人們的想象,最重的構件重大上萬斤,如此重的構件是如何由人工安裝和搬運上去的,這一直都是一個謎,其技藝之高超,不愧為一件珍貴的石雕藝術作品。
殿內供奉的有真武帝君像,神龕前有四位尊神,道教稱四御,四御是輔佐“三清”的四位天帝,他們分別是:昊天金闕玉皇大帝,中級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勾陳上官南極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大帝。殿內的梁上和壁間環列的神態各異,高尺許的五百官相。相傳,太子來武當山修煉時,皇帝思念太子,便派遣了五百大臣來武當山找尋太子,而太子一心修煉,群臣跪地以求太子回心轉意,此時,眾大臣全身僵硬,動彈不得,只能用嘴巴說話——愿與太子一同修煉,之后他們與真武一起修得正果,便形成了這五百官相。他們為銅鑄鎏金像,莊嚴肅穆,氣韻生動,這些都是我國道教珍貴的藝術品。
大家看這個神龕內,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和衣而臥,頭枕金龍,這就是南巖著名的“太子臥龍床”,太子睡覺的這個造型,是道家養身的三個睡法之一,相傳啊,太子入武當山修煉,睡覺時總是忘不了凡間的雜碎瑣事,所以他的師父紫氣元君就是送給他一根龍頭拐杖,囑咐他睡覺的時候放在身邊,以安身靜養,后來太子得到成仙,龍頭拐杖就化作龍床。從此以后,龍頭拐杖就成了道教信徒手中的信物的。
從玄帝殿到南巖石殿的路上,有一處放置望遠鏡的地方,在這里可以極目遠眺,每個威嚴聳立挺拔的山峰,都微微的朝向主峰,形成了“72峰朝大頂”的壯觀景象!
武當山太子坡介紹導游詞范文 篇11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著名的武當山。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谷,大家叫我小谷好了,下面你們就跟隨我去參觀武當山吧!
游客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太子坡,上了石梯,咱們就來到了“九曲黃河墻,”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一里四道門”的第一道門,過了這四道門,就是太子坡最經典的五云樓,一座五層高樓中,頂層“一柱十二梁”,是一柱支撐十二根梁枋的結構奇特的建筑杰作。
游完太子坡,接下來,我們就去南巖。到了被我們認為三十六巖中最美的南巖,武當山的自然景觀與精美的建筑是融為一體的,在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體驗。這座雄踞于懸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懸崖旁有一個雕龍石梁。石梁懸出2.9米,款只有30厘米,上雕盤龍,龍頭頂端有一個香爐,這便是著名的“龍頭香。”
游客們,下面我們乘坐纜車去主峰天柱峰。好了,天柱峰到了,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有“一柱擎天”之稱,站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見“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壯觀景象。而天柱峰之巔的這座金碧輝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鋼鑄金鎏大殿,修建于永樂十四年。整個金殿沒用一根釘子,全是鑄好各個部件后運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嚴密,看起來好象是渾然一體的。
大家看,這邊的長明燈相傳是從來不滅的,那么山頂空曠多風,為什么它不會被風吹滅呢?據說是因為有了藻井上的這顆“避風仙珠”的緣故。相傳這顆仙珠能鎮住山風,使風不能吹進殿內,從而保證了神燈的長明。其實神燈長明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殿門的各個鑄件都非常嚴密精確,可以改變風吹來的方向,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技藝的高超。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成為全世界的瑰寶。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武當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