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導游詞范文 > 館導游詞十四篇

館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3-11-13

館導游詞十四篇

導游詞 篇1

  勉縣的定軍山,拜謁一位“中華智多星”,他就是諸葛亮。三國時期,魏蜀相爭。漢中成為曹操進攻劉備、魏滅蜀并吳的軍事目標,也是劉備北伐曹魏的軍事基地。諸葛亮在漢中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為輔佐劉備滅曹復漢,他在漢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于漢中勉縣定軍山下。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點之一是墓區內有兩座墓穴,均稱是真的。位于寢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無定論。武侯墓的第二個特點是墓后種有世上少有的結子桂花樹,人稱 “護墓雙桂”。 武侯墓的第三個特點是帶有很強的政治意義。定軍山,是蜀國北大門漢中的門戶,號稱“陜南十二連山一顆珠”。諸葛亮遺囑葬于此處,防止北方的強敵。正所謂 “生為興劉尊漢室,死猶護蜀葬軍山”。 下面我把諸葛亮的生平給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東漢末年,天下軍閥割據,諸葛亮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囊陽),被稱為“臥龍先生”。劉備為了統一漢室天下,三顧茅廬,已成千古佳話。年方27歲的諸葛亮宏圖在胸,他分析了當時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劉備抗衡的曹操、孫權的勢力,一席話便劉備茅塞頓開。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劉備臨終的一句叮囑,一份寄托,便有了諸葛亮一句經典話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負荷運轉,他的生命也隨著他的誓言隨風而去了!我們現在就來到了武侯墓。 大家會問,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為諸葛亮輔佐劉備創建了蜀國,官至丞相,被封為“武鄉侯”,死后劉禪溢封“忠武侯”,所以,人們就稱他的墳冢為“武侯墓”。

館導游詞 篇2

  大家好,歡迎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向人們展示的人類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館是上海乃至中國向海內外公眾展示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館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廣場南端,該館創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領導決策,支持和海內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經過兩年時間建設,最終落成在大家眼前的這座國內大型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作為上海城市文明的標志,與上海地位相適應,所以系設計方案都是十分嚴格。經篩選,采用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刑同和副總設計師主持的設計方案。

  新館占地33畝,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積達4萬平方米。原來的上海博物館只有4個陳列館,現在增擴至10個陳列館和1個專館。展覽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原來的3.4倍。有11個長期展覽的陳列館如:青銅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數民族工藝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銅器館、陶瓷館和雕刻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我們現在站在博物館大門前,看一下這個新館的造型,它的設計是方形基座與圓形放射型相結合,有著鮮明的空間感。“方”象征著四面八方,“圓”著意文化淵源之循環往復,這個館的四座“拱門”弧線,體現了開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猶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如果從高空中俯瞰,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個圓盤形的屋頂恰似一面巨大漢鏡。不僅蘊含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傳統“天圓地方”,凝聚著中華文明結晶,更體現了我們是基于現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感。新上海博物館是上海市現代化的跨世紀標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這座上海新博物館,一同感受我國中華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舊之中。博物館的大廳地鋪青磚,墻飾米黃色花崗巖,大廳中央地面鑲有古樸碩大的寶相花圖案。我們首先參觀的是“青銅器館”。

  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青銅器文化是記錄奴隸社會的形象載體。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門類齊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戰國各時代、各地區成系統的收藏來講,上海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館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館尤以長篇銘文同歷史著錄的重器為特色。而這個青銅器館充分反映了中國青銅工藝發展的完整體系同中國民族非凡的創造力。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紅銅加入錫、鉛,成為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銹,也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

  中國青銅工藝的時代跨度,大致從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至公元前220xx年以前的戰國時代,可分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轉變期、更新期等幾個階段。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是以禮器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劃歸為五大類,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飾物)、樂器、兵器、工具和貨幣。

  剛剛大家已看過青銅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青銅器的鼎盛期。青銅器的鼎盛期是從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鑄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鑄作,品種之多系空前絕后的。這時期的青銅器上大多裝飾獸面紋同各種動物紋,瑰異莊嚴,神秘莫測,這些都是體現了人們對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這個“簋”,在古代是用來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狀或方或圓,在當時是貴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來又逐漸流傳到民間,而我們民間更有“九大簋”之說。何謂“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時候好豐盛,有九個大簋裝放菜肴食物。古時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慣稱盛宴為“九大簋”。在“九”與“簋”之間還加個“大”字,不單指多,而且含有極其豐盛、隆重意思。人們所講的“簋”,是指可裝五至六斤米飯之“大碗”。按現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幾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極言其飯菜之豐盛,夸耀其筵席規格之高。

館導游詞 篇3

  歷史選擇了重慶,重慶沒有辜負歷史。直轄8年來,重慶農村貧困人口已從366萬減少到65萬,貧困縣已全部成建制脫貧;三峽重慶庫區搬遷安置移民今年突破100萬,提前一年完成三期移民安置任務,為三峽工程三期蓄水創造條件。經過8年的探索實踐,重慶市找到了一條既有直轄共性,又有別于京津滬的建市思路——以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為戰略定位,實現大城市帶大農村、城鄉一體共發展共繁榮。關于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其內涵概括可以概括為:“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所謂“三中心”,就是要在長江上游形成商貿、金融、科教文化三個中心;“兩樞紐”,就是要建成輻射西南,匯接全國的交通、通信兩大樞紐;“一基地”,就是要建成中國西部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現代產業基地。

  重慶是一個充滿生機而又日新月異的現代工業城市。重慶是中國近代工業發展較早的城市和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真正使重慶很早就成為有影響的中國大城市的正是門類齊全的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繼近代史長江沿線開放最深的通商口岸城市之后,重慶又成了中國的軍工基地。上個世紀,重慶軋出了中國第一條重型鋼軌、第一批無縫鋼管,制造出了中國第一輛吉普車。而今,重慶是中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基地,摩托車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出口超過二分之一;是全國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長安集團也已連續多年占居中國微型汽車龍頭老大的地位。擁有亞洲最大的鋁加工廠,又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綜合性機械工業基地和中國重要的儀表基地。重慶創造出一批享譽全國的知名企業和名牌品牌:太極集團、四川維尼綸廠、慶鈴汽車股份公司、長安汽車集團、嘉陵集團、建設集團、力帆集團、宗申集團、隆鑫集團、重啤集團等。工業曾經創造了20世紀重慶的光榮和輝煌。工業在21世紀的今天又義不容辭地撐托著這個城市的希望與夢想。

館導游詞 篇4

  百色,是由壯語中的原始村落“博澀寨”的稱呼中而來的,意為“洗衣服的好地方”。 它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水接云南貴州,山連越南東盟,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是廣西人均面積最大的一個地區。

  粵東會館就隱沒在百色鬧市解放路的騎樓之中。解放路是一條略帶彎曲的街道,走進其中,就能感受到明顯的廣東建筑風格。粵東會館就處于街道中間的位置上。

  據史料記述,修建粵東會館有三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百色地處廣西西部,位于云貴廣三省結合部,是清初三省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二是百色有較為豐富的亞熱帶物產資源,像八角、麻紡、壯錦等,還有來自云貴的馬匹、獸皮等;三是右江河道、邕江河道和珠江作為廣東-南寧-百色往來通商的主要航道。由于百色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貨源來源,便利的水上交通,它得到了精明的粵東商人的青睞,來此經商的廣東商人越來越多,廣東商會也應運而生。

  粵東會館是百色修建最早的會館,始建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xx年),由廣東大商人梁煜領頭興建。此后,又重修過兩次。第一次在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建筑工人、建筑用的木材及花崗巖等材料,都從廣東運來,工程歷五六寒暑,費貳萬余資。這次修建,奠定了現存的建筑規模。第二次修建在清同治十年(公元1873年)。經過這次裝飾性修建,粵東會館的外觀顯得更為華麗壯美。

  會館建筑嚴格按照傳統的中國建筑布局,突出“中軸明顯,左右對稱”的特點,縱軸建筑設前、中、后三大殿,主體建筑平面呈長方形,總體以三進三路九院布設。整組建筑以中路為主線,兩邊廳堂,廂房圍合,六院穿插,主次建筑之間以青云巷相隔,長廊相連。大小九座建筑縱橫規整,布局嚴謹對稱,主次分明,是典型的廣東民間宗祠藝術建筑。一進大殿為迎賓大廳,二進大殿是會館建筑的中心,是當年商人議事聚會的地方。三進為神殿,供奉著關公座像。左右廂房略微低矮,人字型風火山墻,二層閣樓,樓高木欄桿,樓前有天井,獨立成院。整個建筑構成“日”字型建筑格局。

  整座建筑非常講究藝術裝飾,女兒墻表現了非凡的藝術色彩,其下半部多飾以奇花異草、珍禽異獸;上半部便是栩栩如生的瓷人瓷塑組成的一個個整體“方塊”。每一個“方塊”都表現著一個粵劇場面,瓷塑中還清晰可見刻著“吳奇店造”、“粵東南邑”字樣的瓷牌。最耐人玩賞的,是屋脊上的四列各長十米的五彩琉璃瓷雕的立體屏幅,不僅雕刻有盤龍戲珠、躍鯉飛鳶等鳥獸蟲魚,還雕刻著60多名古代人物,分別組合表現了不同歷史故事中的群像,人物塑造惟妙惟肖。建筑的裝飾藝術主要有木雕、矸刻、泥塑、彩瓷、壁畫等。大廳內的柱棵檁椽頭,多使用楠木,后兩座大廳堂里的十根巨柱,更是用整根楠木制成,堅硬如鐵。中間主體建筑三大殿宇的內山墻上現今還完整保存著十分精美的水墨壁畫。可以說,整個建筑就是一件文化教育藝術的精品。

  三個大廳前的石柱分別以花籃、南瓜、佛珠為柱礎,分別表達了三個大殿迎賓、多子多孫、虔心拜佛的不同作用,體現了南方古建筑的風格和思想文化。會館藏有15塊珍貴的鐵木牌匾,“東漸西被”、“同聲堂”、“永沾默佑”、“頌美重華”、“與漢無極”、“天地正氣”等,都是280年來人們生活生產時心態的真實寫照。“東漸西被”表述當時廣東文化已融入當地人生活,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同聲堂”則描述了粵東會館的廣東人希望他們能同一顆心用同一個聲音向外界說話的愿望。“頌美重華”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美好事物純潔的向往……

  粵東會館不但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給后人留有記憶,更因為它曾經有過一段紅色故事,使它的名聲遠揚,引人注目。12月11日的百色起義,就是在粵東會館門前廣場啟動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也在這里成立,起義指揮部就設在粵東會館里。也正是因為如此,粵東會館在文革之中逃過一劫,使得我們今天可以看到這所會館的原貌,并感受當年領導百色起義的將士們在這里渡過的風雨歲月。

館導游詞 篇5

  今天,我早早就起了床,望著藍藍的天空,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心情也無比地愉悅。因為媽媽幾天前就跟我說好要領我去極地館游玩。

  經過一小時的路程,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剛一下車,我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一座藍色的大城堡,刻著漂亮的三個大字“極地館”。周圍的花朵爭奇斗艷,小草綠得不留一點雜色,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迷人極了。

  我們進入極地館,哇塞!這里簡直就是神奇的海底世界呀!一群群五顏六色的魚在燈光映照下,顯得格外美麗。在漂亮的珊瑚叢中,我突然發現好幾條紅色帶白條的小魚,定睛一看,真是大發現。連忙叫媽媽過來看。因為那就是動畫片《海底總動員》里的主人公“尼莫”,沒想到會在這里看到。再接著往前走,我又發現了一種奇特的小魚:它全身銀灰色,像一條小蛇。更有趣的是,它能像蚯蚓一樣從沙灘中鉆出來,像一根小拐棍一樣直立著,四處張望。接下來我們還看了三只可愛的小白狐一起嬉戲;“游泳健將”北極熊,在水里靈活的游來游去;還有那胖胖的企鵝,擺弄優美身姿,等著別人給它照相呢。

  最讓我難忘的就是“海獅表演”了。海獅表演的可真精彩,它表演了繞呼啦圈、頂球、敬禮等。但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馴養師找了一位女觀眾,讓她背對著海獅,扔套圈。能套中海獅,就有一份神秘大獎。只見,這位大姐姐使勁一扔,扔到了水里。誰知,海獅卻迅速的跳到水里,把套圈拾起并掛在自己的脖子上。當大姐姐回頭看時,它已經回到岸邊,還給大姐姐鼓掌,表示祝賀呢。這可真是一頭聰明的小海獅。接下來馴養師神秘大獎揭曉了,他說:“我們的獎品是讓海獅送一個咸咸的吻。”全場的人們都笑了。馴養師讓海獅親臉,那海獅卻伏下身子,用兩“手”捂住臉,還發出害羞的叫聲。哈哈,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當我們從極地館走出來時,我的心卻還在神奇的海底世界里,我的心卻還在讓人充滿歡笑的海獅表演館里。真是一次難忘的極地館之游哇!

館導游詞 篇6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位于江西省井岡山上的茨坪,是中國遺址性革命史類博物館。博物館于1958年11月由國家文物局投資興建,是195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之際竣工開放的全國十大獻禮工程之一。主要擔負井岡山革命斗爭歷史陳列展覽、宣傳井岡山精神、管理保護井岡山革命紀念地舊居遺址等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該館館藏文物約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復制品20xx多件。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曾獲首批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特別獎、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

  建館后,先后組織數十批次文物收藏和史料征集的專業隊伍,分赴井岡山斗爭時期的湘贛邊界各縣、鄉、村收藏文物史料,并先后赴北京、南京、廣州、沈陽、上海、武漢、南昌等地多次采訪當年參加過井岡山的老紅軍、當事人或知情者,多次進中央檔案館或有關省檔案館收集當年有關的歷史文獻,經過文物工作者幾十年的收藏、征集工作,如今館藏文物有300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珍貴革命文物24件,二級革命文物91件;館藏文獻文字資料5000多份;館藏圖片資料4000多張;珍藏保存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真品數百幅;保存老紅軍戰士的電視錄像和毛澤東、朱德等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始人重上井岡山的電影資料幾十件。根據博物館學的基本原理和要求,還建造了現代化的文獻、資料庫房,對各種文物、資料進行科學的鑒定和分類建檔,使文物、資料的保護和管理走上了規范化的軌道,為不斷推出井岡山革命斗爭史陳列和研究的新成果奠定了堅實的歷史依據基礎。

  全館員工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宗旨,堅持從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為主旋律,充分利用博物館這個獨特陣地,通過定崗講解、陪同宣傳、巡回展覽,專題報告、文藝演出、音像影視等多種形式,向全社會大力宣傳井岡山斗爭的光輝歷史和偉大的井岡山精神,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近50年來,共接待3000多萬國內觀眾、數十萬僑胞和港澳同胞,接待15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接受了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等黨中央最高領導人的視察,接待建國以后歷屆副以上的30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萬余位各軍兵種的高級首長和各部、委、局的主要領導人。

館導游詞 篇7

  撫順皇家海洋樂園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洋主題樂園,是一個適合全家共同游玩的景區,一個把神秘浪漫的海洋和激情歡樂的陸地完美融合為一體的超級主題樂園。海洋世界、極地世界、沙灘水世界、動物世界、歡樂世界,融合了無限奇思妙想的五大世界,為您全家打造非比尋常的夢幻之旅。

  海洋世界:穿梭于海底隧道中,與萬千魚群一起自在暢游于深藍世界,與千姿百態的水母家族一起,遨游在美輪美奐的奇妙海洋。海豚寶貝們帶來趣致無窮的頂尖海洋特技表演,拉開海洋嘉年華的經典篇章!

  極地世界:珍奇極地動物帶你推開廣博神秘的冰海之門,徜徉在冰雪幻境中,聆聽極地寶貝空靈的歌聲,感受最曼妙的旋律,看北極熊與南極企鵝和諧共存,海獅、海豹與海象快樂嬉戲,更有白鯨兄妹冰海首秀唯美上演,精彩不容錯過!

  沙灘水世界:踏上銀色真沙灘,進入浪潮起伏的水上世界,置身于歡樂之海,盡情感受駕馭驚濤駭浪的刺激吧!盤旋于蜿蜒滑道,享受在風馳電掣中俯沖入水的酷爽,體驗在隧道中鯊口逃生的刺激,激爽風暴,驚險來襲,邀你狂歡!

  動物世界: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的珍奇動物世界內,讓遠古的叢林帶領你走進一個神奇的世界。小矮馬、羊駝、小浣熊、孔雀等諸多動物明星,為你推開神秘大門,帶你踏上奇幻探索新旅程!探秘古埃及,穿越侏羅紀,感受原始部落風情,體驗亞馬遜叢林風貌。

  歡樂世界:乘跳樓機沖破云霄,坐海盜船乘風波浪!看滑稽搞笑的歡樂島表演,搭乘摩天輪觀賞無限風光,騎上雙層旋轉木馬步入童話世界!更有360°球幕飛行影院盛大啟幕,邀你玩轉震撼穿越,挑戰深海冒險之旅!帶上小朋友,共同開啟歡樂世界夢幻時光!

館導游詞 篇8

  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是中國遺址性博物館。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東郊獅子山西麓。1985年5月在兵馬俑坑發掘的基礎上建館,9月建成,10月1日開放。

  兵馬俑坑計有東西向步兵俑坑3條,間距5米,各長28米。坑口寬2.2米,底寬1.1~1.4米,深0.4~1.1米;南北向警衛俑坑一條,位于3條步兵俑坑之東約 5.5米,坑長26米,寬1米,深0.15~0.40米;騎兵和戰車坑兩條,位于3條東西俑坑之西北125米,其一于1981年損壞,其二東西長12.5米,寬 3.5米,深0.4~0.6米。俑坑距現地24米余。

  目前已發掘兩條步兵俑坑和警衛俑坑,兩條步兵俑坑東端皆遭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存陶俑2393件,其中一號坑1016件,二號坑1377件。俑皆陶土燒制,青灰色,計有馬 4匹,官吏俑1件,余為甲胄俑、跪坐俑、盔甲俑、發辮俑、發髻俑、弓弩手俑及持長械俑等。俑身涂粉,局部繪朱。從形制、質地、服飾等特點分析,為公元前1世紀作品,約當西漢景、武之際。

館導游詞 篇9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380號,原為江西大旅社,整棟樓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轉泥建筑,是當年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創建于1956年,是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首批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多年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致力于館藏文物的征集和研究,不斷豐富館藏文物,同時對總指揮部舊址進行了維修和翻新,對現有陳列進行了更新、改進。運用高科技手段,采用聲、光、電同步進行的大型沙盤模型,真實地反映了當年八一起義的戰斗過程;運用多媒體影視合成景像,生動地再現了"朱德施計"的故事情節;運用電動圖表、繪畫、雕塑等現代化手段,豐富了整個大廳的陳列內容,新的陳列和復原陳列相結合,更富有生動性和教育性,在建軍70周年前夕題寫的"軍旗升起的地方"7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石刻作為陳列的序幕,將會給觀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二萬多起義軍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

  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誕生了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嶄新的人民軍隊。 硝煙散盡,至今尚存革命舊址五座: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軍官教育團舊址、朱德舊居。均為國保單位。 為了紀念和宣傳這一光輝的歷史,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40多年來,接待觀眾逾1000萬人次。南昌起義暨建軍70周年之際,五座革命舊址經過維修,再現了歷史的光輝;輔助陳列全面更新,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展覽手段,極具吸引力、感染力,已達國內一流水平,令人留連忘返。 八一起義紀念館布局 位于南昌市老城區中心的洗馬池,中山路西端。原是江西大旅社,建成于。 旅社大樓外觀呈銀灰色,坐南朝北,主體建筑共四層,中部為天井,共有96間房。這棟中西合璧的大樓,在二十年代是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筑。

  8月1 日,南昌起義時,總指揮部就設在這里。為籌劃起義,當時,以賀龍所率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第一師司令的名義,包租了整個旅社。 1957年,在舊址建立"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紀念館大門臨街而立,門楣上懸掛著陳毅元帥手書"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金匾。一樓,按原貌恢復了當年曾舉行過領導會議的喜慶禮堂。二樓、三樓,辟了四個陳列室、一個題詞紀念室,以及一個大型沙盤模型室。此外,按原貌恢復了周恩來、林伯渠等起義領導人的居室,以及軍事參謀團、警衛連、衛生處的部分住房。 紀念館中,通過大量的照片、圖表、食物和文獻資料,以及電腦程序控制的模型,展現了南昌起義的醞釀、準備、爆發和發展的全過程。

館導游詞 篇10

  古墓博物館位于洛陽市北郊邙山鎮冢頭村東,占地150余畝,建筑面積82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以陳列歷代典型墓葬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

  古墓博物館分為兩大展區。歷代典型墓葬展區陳列上自西漢、下迄宋金的古墓葬25座,其中西漢“打鬼圖”和“卜千秋升仙圖”等9座壁畫墓的壁畫堪稱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北魏帝王陵區以宣武帝景陵為中心,集中展示了北魏陵寢制度的基本面貌。地面建筑由仿漢代、北魏兩組建筑群組成,規模宏大、古樸典雅。院內珍花異木,郁郁蔥蔥,松柏修竹,四季常青。草木花竹掩映著莊嚴肅穆的殿閣和迂回曲折的游廊,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堪稱園林式的博物館,是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館導游詞 篇1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如大家所想的一樣,)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覽歷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約70萬件,其中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舉世矚目的珍品。當然,在這些文物里面,就其發掘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墓,其間出土的不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鐘,還有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的兵器、車馬器、樂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許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國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為國內所罕見。眾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從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禮制、戰爭、科學技術以及日常生活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它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的文化。因此,我們到湖北省博物館,不僅僅是去參觀幾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憶古老的中華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種什么文化呢?在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區域文化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第二搖籃,它孕育了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三種區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為重要,而那時的楚文化只是綜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蠻文化的余緒,特色還不多,水平也不高,幾乎是不足稱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發展。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大動蕩、大轉變時期,不僅學術上百家爭鳴,而且戰爭頻繁,群雄割據,諸侯爭霸。楚國正是在這樣一種時候不斷擴張。與此同時,楚文化在不斷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異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區域文化。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談一談曾侯乙墓和曾國。曾侯乙墓的發掘地點是在今湖北隨州,距武漢市約165公里,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來看,在禮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東西,但在許多器物上反映了強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則是周、楚文化藝術特色的綜合。因此,很難單純的把曾侯乙墓歸于楚文化還是周文化的范疇。學術界一般單稱其為曾侯乙墓,而不稱其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屬于周,又不屬于楚,而又同時具有兩者的特色,我們可否說它反映的是中國上古時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從這一點上看,曾侯乙墓發掘的意義不亞于甚至超過秦始皇陵的發掘,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那么還是讓我們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余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這在同時代的墓中規模是較大的。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槨室模型,它是根據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個墓室分為兵室、禮室、和樂室三大廳,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

  前面我們說過,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請看,這件鹿角立鶴是這個古墓中造型藝術和鑄造工藝都比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當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這種動物的,它是人們想象出的一種仙鳥,放在墓穴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守護死者靈魂,防止鬼怪侵襲,再就是護送死者靈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鑄造工藝也是比較講究的,這反映了當時的青銅鑄造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禮器展廳中,共展出了禮器用品38種134件,是我國歷年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時間里可以慢慢的欣賞,領略我國悠遠的古文化。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到樓上繼續參觀。

  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所以許多新穎的作戰武器脫穎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數量多,質量精,正是當時社會大變動,技術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戰爭的大致輪廓和想象出他們使用兵器的類型呢?

  最后大家將要看到的便是世界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編鐘源于我國原始社會,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全套編鐘總重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著優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整套編鐘鑄造十分復雜,要經過設計、制模、合金、澆鑄、鑄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處理得十分恰當。

  這套編鐘以其造型美觀、鑄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寬廣、音色優美、音頻準確而成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現在經過考古學家們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樂器已經全部復制出來,面對這些上古時代的杰作,真叫人嘆為觀止,稱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大概也不為過吧?

  為了滿足各種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館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編鐘演奏,讓您徜徉于那悠悠的歷史長河之畔,聆聽這人間仙樂,所以,此行絕對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聆聽這個時間長廊傳來的音樂。

  好了各位朋友,關于湖北省博物館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的參觀一下,半小時后在大門口集合上車。)

館導游詞 篇12

  西安碑林博物館導游詞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碑林。顧名思義,它的意思就是“碑石叢立如林”,這座博物館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了。它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所以,人們又將其稱為“石質書庫”。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恩所稱的石經包括:唐天寶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書寫的《石臺孝經》;以及唐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這些石經原來都立在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太學內。唐朝末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將長安城進行了縮小,致使石經棄于郊外。在許多人的建議下,韓建和后來的劉郇陸續將這些碑石移到了城內的文宣王廟內,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會路一帶。由于那里地勢低洼,所以對保存經石不利。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運大使呂大忠的組織下,又將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它收藏了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個陳列室,八個碑廳和六座碑廊之中。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為“碑林”和“石刻藝術室”兩大部分。博物館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碑林博物館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式建筑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謁孔子的孔廟改建而成,至今仍處處可見孔廟的痕跡。孔子是中國儒家的創始者,歷來被封建統治者所推崇。漢武帝就曾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按照中國歷來的建筑制式,門都是朝南開的。而碑林的門卻是東西向的。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是因為碑林為孔廟舊址,按照中國古代的制度,孔廟的門都開在東西兩側,以示對孔子的尊敬。西門稱為“禮門”東門稱為“義路”。南面的門則封閉起來,叫做“塞門”。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氣坊”。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華山西岳廟移過來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上面的這些彩畫是和璽彩畫。中國古代制度森嚴,彩畫也是有等級的。最高的是和璽彩畫,另外還有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兩個半圓形的水池,它是孔廟特有的建筑。按照古代制度,國家級孔廟內的水池為圓形,叫“辟雍”;地方級孔廟內的水池為半圓形,叫做“泮池”。“泮”是三滴水加個一半的半。漢字講究象形,“泮”就是半個水池。孔子提倡學無止境,學問永遠沒有滿的時候,就像這水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滿圓形的。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間的小橋,當一回秀才。

  在泮池北邊的這個石牌坊也是孔廟特有的建筑,稱為“欞星門”。傳說“欞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主管取土的神。當年,進出欞星門有嚴格規定:祭孔大典時,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員才能由中門出入;一般官員由西門出入;其他人員由東門出入。所以就有了成語“旁門左道”。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欞星門內。中國古代的建筑都是講究中軸對稱的。那么,碑林也不例外。碑林的各個陳列室以欞星門的中門為中軸線,自南向北對稱排列。兩邊的房間為臨時陳列室。大家請注意看,中央道路兩旁有許多的石柱,它是我國古代民間石刻的瑰寶—渭北栓馬樁。這些栓馬樁高2米左右,上面刻有各種紋飾,造型豐富。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和作戰工具。在一望無垠的渭北高原上,出于交通與軍事的需要,在驛站旁邊設立了大批的栓馬樁。它除了可以栓系、震懾牲畜這個目的外,還具有震邪、吉祥和裝飾的意義。在解放前,渭北地區的官宦或富豪人家的院門外兩側大都栽有成排的'栓馬樁。

  現在請大家看遠出處的這個巨大的匾額,上面書寫著“碑林”二字。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碑”字少了一撇。那么為什么會少一撇呢?難道這是一個錯別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兩個字出自清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之手。戰爭之后,他革職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路經西安,寫下了這兩個字。有人說“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當時丟了烏紗帽。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你待會兒就會發現,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講究對稱,“碑”字少了一撇,只是為了看起來對稱美觀罷了。

  現在請大家看這通高大威嚴的石碑,這便是久負盛名的《石臺孝經》。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孝經》是儒家經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纂的。全書共分18章,主要講述封建社會基本倫理道德之一的孝道。并且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聯系起來,提倡“事君如事父”,以宗法血緣關系維護封建統治,因而得到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殊重視。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以孝治天下”視為基本統治策略。《石臺孝經》的前半部分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隸書為孝經作的序,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要以孝來治理天下。后半部分是孝經的原文。那些小字是李隆基為孝經作的注釋。在當時,此碑立在國子監太學內,因此被稱為“御碑”。又因為此碑建在三層石臺之上,所以叫做《石臺孝經》。這塊碑石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碑頂雕有卷云蜷龍,似乎就要凌空而去。碑身由四塊巨石組成,是整個碑林中碑身最大的一塊石碑。碑座底下有三層石臺,形制特殊。“風流天子”唐玄宗也擅長書法,這塊碑刻書法工整,字跡清晰,華美飄逸,在唐代隸書中堪稱佼佼者。這塊碑林中的超級巨碑因為太大,只好向下延伸,在碑亭中形成一個方坑,向上則快到亭頂,顯得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被稱為“迎客第一碑”。

  現在請各位隨我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這里展出由艾由晦、陳等楷書的《開成石經》。“開成”是因為它刻于唐文宗開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經”,是指中國古代儒家的經典著作。《開成石經》包括12部著作,除《孝經》外,《周易》通過八卦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變化,是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資料;《詩經》是編成于春秋時代的中國最早詩歌總集;《周禮》、《儀禮》和《禮記》是先秦典章制度與社會禮俗的匯集;《春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從史料和儒家義理角度闡釋我國最早的編年史《春秋》;《論語》是技記述孔子言行的專集;《爾雅》是我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這些都是封建社會文人學士的必讀之書。因為當時雕版印刷還不普遍,為避免傳抄錯誤,唐文宗下令把它們刻在石碑上,立于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太學內,供人們校對。《開成石經》由114塊碑石雙面組成,共計228面,650152字。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9石,合稱十三經。中國歷史上曾經組織過7次經籍石刻,只有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加上時代又早,史料價值極高,人們贊嘆它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

館導游詞 篇13

  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進行了長達6周的血腥大屠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他們集體槍殺,刀劈、活埋、火燒等種種滅絕人性的手段,殺害了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軍人達30多萬人。他們還大肆搶劫、放火,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屋被焚毀,昔日繁華的南京城尸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頓時間成了人間的地獄,魔鬼的天堂,那模糊的只有黑白色彩的圖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滴……嗒……滴……嗒……”,不知是什么聲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出一點聲響,像水滴的聲音。隨著這聲音的發源的方向,我漸漸地看見了三個大字“十二秒”,我很好奇,便走了進去。里面比較黑暗,墻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總是一閃一閃的,還散發著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釋后才明白——墻上那小小的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應該是被殺者的照片吧,而每隔12秒,一個照片就將在墻上消失—落下,并發出像水滴落下的聲音,這樣就代表這個人從人時間結束了寶貴的生命。因為——如果用日本親羅這殺人總數數億殺人用的總時間,那么,每個十二秒他們就會殺死一個人。我看完后,給我的震撼非常大,這是太殘忍了!它們仿佛像一道閃電從我的心頭劃過,把我的心劃痛,并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再繼續往前走,我看到了那些被殺過的人和他們那些被槍決過的家,這些雖然都是道具,可是卻表現得很逼真,我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屋子里被弄得狼狽不堪,盆子、罐子、桌子都被親裸著翻到了、打碎了,床前地上還有幾個衣著破爛的死人,再仔細點,還能看見地上的大片血跡。而另一個屋子里,我看見了一位婦女在把自己的兒子藏進水缸里,唯恐他們自己的孩子也從人間帶走,噢!~偉大的母愛。我站在那兒,眼眶濕潤了,鼻子也酸了,忽然傳來一陣孩子的哭聲,可能是背著可怕的情景嚇哭了吧,那哭聲也把我驚醒了,我又繼續向前走去,一直走出了這個主展廳……

  我又迷茫地走向了“萬人坑遺址”,這里面顯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尸體……令人慘不忍睹……

  參觀完紀念館,我的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悲涼的感受。

  但由現在看來,我們的祖國日漸強大起來,已經不再害怕任何國家在侵略我們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同時,我也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嗯,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讓我們記住這一段慘痛的歷史,齊心協力,振興中華,是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強大!!

館導游詞 篇14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資料寶庫”、“水下碑林”……集這些美譽于一身的,是位于重慶市涪陵區的“白鶴梁題刻”。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這一天,“白鶴梁題刻”在長江水下“沉睡”6年之后,在水下40米深處與人們再度相會。

  白鶴梁題刻矗立在重慶涪陵區長江江中心的砂巖天然石梁上。白鶴梁的得名,一說是早年常有白鶴群集梁上;一說是唐朝時朱真人在此修煉得道,乘鶴仙去。

  白鶴梁是造山運動時自然形成的,長約1600米,寬約10到15米,東西向延伸,與長江平行。背脊標高約為138米,比當地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至3米,隨著每年枯水期和豐水期的變化,夏隱冬現。梁體分為上、中、下三段,題刻位于中段長約220米、寬約15米的梁體上,迄今發現有題刻約165段,文字約3萬余字。題刻始于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終于1963年。現存最早明確紀年的是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

  梁上的18尾石魚雕刻,記載了1200多年來長江72個枯水年份的水文情況,系統地反映了長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況,為研究長江水文、區域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葛洲壩和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都曾經以此為依據,白鶴梁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長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資料的寶庫”。

  白鶴梁題刻是世界上已知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白鶴梁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題刻中有一尾標注最早的枯水題刻的石魚,它的眼睛正好是長江中上游的零點水位,比1865年長江上設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漢江漢關水尺的水位觀測記錄,要早1100多年。當地有“石魚出水兆豐年”之說,據稱如果石魚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則第二年必是豐收年。“石魚出水”是當地人期盼豐年的“吉兆”。

  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歡在白鶴梁上題刻,使其成為集文學、書法、繪畫、石刻藝術為一體的“水下碑林”。梁上匯集的300多名文人墨客以8種書體留下的3萬余字的題刻,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價值,其中尤以宋代大文豪、書法家黃庭堅的“元符庚辰涪翁來”題刻最為著名。

  重慶市涪陵區博物館館長黃德建說,白鶴梁題刻在科學、歷史和藝術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價值,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瑰寶”。

  5月18日開館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位于長江水下40米處。經過安檢后,游客通過一條88米長電梯,經過約150米長的走廊,邁過鋼制艙門,進入環形參觀走廊。

  水下博物館就是在白鶴梁原址上修建一個保護殼體。游客可下到帶參觀窗的水下通道,透過玻璃舷窗欣賞白鶴梁題刻。保護體內還安裝了6排、150組燈源,每組燈源由9個小燈組成,而每個小燈里又藏著8個聚光和散光燈。白鶴梁水下保護體將猶如一個璀璨的水晶宮。游客可在長江防護大堤上建造的陳列館內,根據自己的需要,操作攝像頭,通過電腦屏幕,從不同角度近距離觀賞白鶴梁。同時,少數專業人士,還可通過潛水的方式參觀白鶴梁。

館導游詞十四篇 相關內容:
  • 導游詞結尾十篇

    1、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我隨時恭候大家的再次光臨,我相信大家一定對這迷人的桂林流連忘返,一定喜歡上了我這個跟桂林一樣美的導游,對嗎?再見了!2、經過這次旅游,桂林山水之美想必大家都已銘記在心。...

  • 導游詞作文300字十篇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西郊約3公里的滇池畔。它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遠與太華山遙遙相望。被贊為“萬里云山一水樓”的大觀樓聳立其間,園林也因之得名。...

  • 導游詞作文400字十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來到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非常高興。希望各位能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距北京城約五十公里。...

  • 導游詞的作文十五篇

    峨眉山導游詞各位游客:你們好!很榮幸成為你們這次旅游的導游,我姓潘,潘長江的潘,你們可以叫我潘導,如果親熱點可以叫我小潘。今天我們一起瀏覽一下峨眉山。...

  • 導游詞400字十篇

    1、著裝的準備:導游證面試和其他面試一樣,都需要衣著整潔、大方,但顏色不宜太艷(特別是女性,衣服的搭配顏色,不宜超過三種以上),最好是套裝這樣給人一種成熟但不失莊重,特別注意的是:導游面試不易佩戴首飾,比如大個耳環或戒指以...

  • 400字導游詞十一篇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首先,我代表港青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朱,是諸位在華東期間的地接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豬,百年修得同船渡,叫小豬親切點嘛,哈哈,我們...

  • 寫導游詞十三篇

    各位旅客:“您好!”歡迎大家走到北京天壇公園天壇。天壇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點。它的嚴謹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結構,瑰麗的建筑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致,最美麗的古建筑群,天...

  • 長城導游詞作文十三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請大家多多關照,大家可以叫我葉哥。俗話說:不登長城非好漢。今天就讓我們做一回好漢。”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游。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 司馬臺長城導游詞十三篇

    司馬臺長城東段最奇妙的還在于“險”,長城似巨龍蟠伏于絕崖峭壁之上,橫亙東西,千米之內,密布14座敵樓。特別是在陡立的山峰一側,聳起一架天梯,天梯傾斜度為85度,下臨懸崖,寬僅容腳,幾近直立,且無扶手,長約百米,寬僅一磚,左右...

  • 導游詞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免费看 | 久草片免费福利 | 国产情趣视频在线观看 | 我要看免费的毛片 | 国产真实乱免费高清视频 | 竹内纱里奈激烈高潮 | 黄色欧美 | 一二三四五社区在线高清观看 | 女人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67194成人 | 日韩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91婷婷| 91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 亚洲一二三中文字幕 | 欧美一级无毛 | 最新免费av网站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琪琪 |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一区二区片 | GOGOGO免费视频观看中文 | 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主播一区 | 九色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 亚洲伦理片在线观看 | 日本三区三区三区二区二区二区高清在线 | 脱了我奶罩亲我奶头好舒服 | 免费的av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日本黄色片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2019国产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高清视频91|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 | 国产伦人人人人人人性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四虎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秒播软件优势 | 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 手机看片被窝午夜婷婷国产 | 国产最新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