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太昊陵導游詞(精選3篇)
淮陽太昊陵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游客朋友的到來,我是大家是導游,我的右手邊是為咱們保駕護航的司機。衷心的祝愿大家能玩的開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也預祝本次旅途愉快!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周口太昊陵,在沒有到達目的地之前,先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周口的概況。
周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人類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作八卦,結網置,教民漁獵;中國女神女媧氏都西華,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化育萬物;炎帝神農始都陳(今淮陽縣)、嘗百草,藝五谷,教民稼穡,開創中國種植、養殖的新紀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縣(今鹿邑縣),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經》,流傳千古,經緯華夏,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領袖陳勝、吳廣在陳城(今淮陽)建立“張楚”中國第一個農民政權;中國杰出易學家陳摶亦生在鹿邑縣;包拯下陳州賑災,引出過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國封建王朝最后一個洪憲皇帝袁世凱生在今項城市;著名的抗日將領吉鴻昌生在扶溝縣;陳、李、謝等十多個姓氏的祖根源于周口。
歷史的長河,燦爛的文化在周口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形成了豐富的旅游資源。這里是中國古文化旅游的重點區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寢太昊陵,占地870畝,五門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壯觀;伏羲仰觀俯察,作八卦的畫卦臺,亭欄溢彩、古柏蒼翠;付羲始作八卦的圣物白龜1984年從畫卦臺畔千年靈地重現;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遺址平糧臺,是我國日前發掘出土,時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孔子陳蔡絕糧,平淡艱辛的紀念地弦歌臺,修葺一新,湖中建壇,紅蓮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宮,仿長安皇宮建造,九龍井,“先天太后之贊”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飄然升天老君臺,高壇建筑,莊重古樸;“三皇”之一女媧氏之都城,西華女媧城環境優美已成為商貿游覽勝地;扶溝吉鴻昌紀念館記載著英雄不朽的業績流傳萬古;
周口市關帝廟,保存完好,是中國古代建筑、雕刻、美術、冶煉等工藝薈萃的古建筑群;袁世凱故居,典雅別致,頗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調;南頓故城建設精美,具有古城風貌;淮陽剪枝公園,松柏造型奇異,飛禽、走獸、亭、塔、閣、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陽環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畝水面,蒲葦蔥郁,荷花飄香,碧波蕩舟,戲水采蓮,垂釣燒烤,樂趣無窮。
周口市新建的“中華五千年”旅游景區,濃縮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仿長城建筑,把中華樓、長城各關按1:1的比例建設鑲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歷代君王將相、文人圣賢一萬多尊,分堂設立“長城”之內。
改革開放以來周口市旅游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景點景區加速建設,各種服務不斷完善。交通便利,通訊設施先進,星級飯店四家,設施齊全;三家旅行社,隊伍精良,服務上乘,向外推出老子文化旅游線,伏羲文化旅游線,平原風景旅游線,孔子周游列國旅游線等。
好了,游客朋友們,太昊陵到了,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車型。欣賞美景的同時請大家一定注意安全,畢竟安全才是離家最近的路!
景點講解:
太吳陵坐落在誰陽縣城北,古蔡河畔,城湖之濱,是祭祀三皇之首太吳伏羲氏的大型陵廟。
伏羲氏生于成紀,他率領部落,由西向東,逐水草而牧,選擇了黃淮平原,定都宛丘(今河南誰鉑)。伏羲在人類社會從母系到父系,由野蠻向文明進化時期,以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立下了偉大的功績!疤珔恰奔词侨嗣駥Ψ说馁澰~,意為伏羲功德無量,象日月那樣光明。
傳說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陳。為紀念祖先功德,很早以前,人們就在宛丘筑陵、建廟。據記載,伏羲陵墓始建于春秋,漢代在陵前建祠,以后歷代帝王不斷擴建太吳陵,成為帝王朝祖祭拜的重要場所。歷史上由于黃河多次改道,明以前的建筑除蘇氏中書《太吳伏羲氏之墓》的墓碑外,其他已被洪水吞沒殆盡。明英宗于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在一片廢墟上重建陵園,后又在清代多次修葺,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太吳陵園區。
淮陽太昊陵導游詞 篇2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河南觀光、游覽。我謹代表我們開心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本團的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導。坐在我旁邊的是我們的司機安師傅,安師傅有著多年的駕駛經驗,大家對安全問題盡可放心,可以盡情的欣賞沿途的風景。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今天我們能夠乘坐同一輛車是我們的緣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這份緣分,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共同愛護我們的家,也就是保護好我們車內的衛生。最后,預祝大家可以度過一個輕松而又愉快的旅程!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的車正駛向淮陽太昊陵景區,趁著這段時間我先向大家先介紹一下河南的概況。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
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介紹完河南再來說說我們本次旅程的目的地淮陽;搓柟欧Q宛丘,陳州。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這里建都統一四海,實現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創造了龍的圖騰,史稱龍的傳人。后炎帝神農繼都于太昊之舊墟,易名為陳,神農氏在這里嘗百草,藝五谷,率領先民步入農耕社會。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凝聚一體的象征。所以考古學家稱: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六千年看淮陽。
好了游客朋友們,景區馬上就要到了,現在我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太昊陵的概況。太昊陵是為了紀念三皇之首伏羲氏而修建的陵廟合一的大型古建筑群,它坐落在淮陽縣城北,古蔡河北岸,毗鄰美麗的龍湖。太昊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十八大名陵之一,擁有六千五百多年的文明史記,天下第一陵墓的尊稱。這里有宮殿式古代建筑群,中國最古老的廟會遺風,不是布達拉宮,卻吸引了無數的謁祖朝圣者,正月來到這里你就能見到最具代表性、最大的祭祀廟會。
還有造型各異、形態萬千,被稱為天下奇觀的獨秀園。今天導游就帶您走進淮陽太昊陵,一起緬懷先祖的齊天功德。好了,太昊陵停車場到了,請大家隨手關好車窗,帶好貴重物品下車,下車后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車的顏色、停車位置和車牌號——Y66688。
游客朋友們,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太昊陵。大家現在看到的陵園內建筑多為明代建筑,其建筑結構與明代皇宮相仿。整個陵廟的布局分為內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總占地面積875畝,主體建筑貫穿在750米的中軸線上,今天我們主要參觀在中軸線上的景點。
請看我們面前的這座橋,它名叫渡善橋,穿過這座橋我們就來到了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門午朝門。過了午朝門之后我們要看到的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門“道儀門” 。穿過“道儀門”我們才算進到內城,F在請大家跟著我的旗一直往前走,穿過第三道大門先天門我們來到了太昊陵的的中心大院。大院的東南角有鐘樓,西南角有鼓樓。這就是傳說中的晨鐘暮鼓,大家來這里可以敲敲鐘擊擊鼓,給自己帶來好運、吉祥。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就是“統天殿”,俗稱“大殿”。建于明代,是陵廟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重點建筑。殿前有月臺,面積300多平方米。這里是歷代皇帝舉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場所。其實說到統天殿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明朝的皇帝,誰呀?他就是朱元璋。那時的朱元璋非常的窮,過著云游四海的生活,來到淮陽后他就住在太昊陵內,每天每晚對著伏羲禱告祈求”保佑啊,趕快讓我時來運轉,當上皇帝吧!”可是沒想到后來他真的當上了皇帝,就又來到太昊陵重新擴建廟宇,并且為大家眼前的伏羲像重塑了金身。
下了統天殿后門臺階,我們便來到了等級僅次于統天殿的“顯仁殿”,俗稱“二殿”!暗顑日泄┓钆畫z金像。在二殿的東北角有一方帶孔的石頭,又名子孫窯。是祈求子孫的地方,各位游客,如果你有求子求孫的愿望,不妨伸手摸一摸子孫窯,感受一下它的神奇和靈驗。
出了統天殿,我們看見的就是太始門,又稱“寢殿”,是人祖爺休息的地方。它是太昊陵內最古老的一座建筑。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伏羲氏的陵墓。它的形狀是上圓下方,意思是天圓地方。墓前這塊青石碑,傳說是宋代才女蘇小妹用汗巾所書,因此又稱“汗巾碑”。據說,當時重修陵廟,工程快結束時,負責修繕的士紳聽說蘇東坡當時在此居住,便派人前往,請他為伏羲陵墓書碑。但蘇東坡當時有事外出,蘇小妹來到書房,見到求字信,一時興起就用隨身所用的汗巾代蘇東坡題寫了“太昊伏羲氏之莫”七個大字。蘇東坡回來見了,見蘇小妹前面六字寫得蒼勁有力,卻把“墓”錯寫成“莫”,很惋惜,而蘇小妹卻只在一旁笑而不語。蘇東坡望著小妹的得意之情,忽然醒悟,連連稱贊:“妙,妙”。原來,蘇小妹是以大地為土。因為時間實在是太久遠了,墓碑上的文字經過風吹日曬全部被風化掉了,但無論怎么樣都無法風化掉我們對伏羲氏的敬仰之情。
穿過陵墓后,我們來到的是“蓍草園”。傳說伏羲就是根據白龜龜背圖案,采來蓍草擺成八卦的造型,創下了先天八卦,所以它被稱為“神蓍”。據說全國只三處生長此草:一為山東曲阜,一為山西晉祠,再來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歷代帝王每當春秋二季派官員前來朝拜人祖,返京復命時都必須帶回一束蓍草作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這也是淮陽八景之一,被稱為“蓍草春榮”。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景點講解就到這里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大家自行游覽,請大家游覽過程中一定注意安全,把握好時間,下午5點我們在車前準時集合,希望大家都能玩的開心,謝謝!
淮陽太昊陵導游詞 篇3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到達伏羲太昊陵,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太昊陵的基本概況。太昊陵是為了紀念三皇之首伏羲氏而修建的大型古代建筑群,它位于淮陽以北,毗鄰美麗的龍湖。占地面積約540余畝,分為外城,內城和紫荊城三部分。是中國十八大名陵之一,因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所以太昊陵也被譽為“天下第一陵”。每當二月二至三月三,這里都會舉辦傳統大型廟會,屆時車水馬龍,人山人海,期間還會有獅子,龍燈,旱船等民間表演,廟會聲勢之大、會期之長為中原地區所獨有。20__年,我們太昊陵廟會因參加人數眾多而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進入景區,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道門便是太昊陵的第一大門——午朝門,因為它子午相對,坐北朝南,所以在民間被稱之為“午門”。午朝門始建于明朝,門庭雄偉,氣勢磅礴,門中設有三洞,均為紅門金釘。其中,中門為9排9路,兩側為7排9路,屬于帝王的規制。除此之外,兩側還有硬山式八字墻,門上掛有“太昊陵”,“午朝門”,和“開天立極”三個大匾。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封建社會啊,只有皇帝前來祭祖或手捧圣旨的大臣才可以有幸走這道午朝門。
而現今了,我們已經是文明社會了,人人平等嘛,所以大家不妨也跟著阿湯走走這帝王之門,讓我們也一起沾沾帝王之氣,享享帝王之福。過了雄偉的午朝門,沿中軸線青石道路大約再走一百多米,我們便來到了一座高臺建筑之下,高臺兩旁古樹林立,莊嚴肅穆,無不顯示了太昊陵威嚴的帝王之氣!大家抬頭可以看到,高臺上掛有一石匾,名曰“先天門”。
先天門為清代所建,歷史悠久,頂部整體以灰筒瓦為主,臺上建有翡翠高閣3間,臺中設有一高大磚砌拱門,門高11米左右,此門一開始并沒有登樓的階梯,只可以遠觀不可以親臨感受。直到70年代,當地政府為了促進旅游業發展,方便游客的觀光。才在先天門兩旁修建了旋梯,使游客朋友們也能親自登樓,領會一下登高望遠,暢想古今的奇妙感受。
好的,游客朋友們,我們繼續向前,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太昊陵的中心地區紫禁城了,眼前的這個高大的建筑物便是人們祭拜伏羲的主要殿堂——統天殿,統天殿始建于明朝,全殿以黃色調為主以示尊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是太昊陵中體積最大,等級最高的殿宇,也被稱之為大殿。殿前兩側放有兩只威風凜凜,氣吞山河的石獅。讓人遠遠一看啊,便油然而生敬畏之感。
再看大殿中央,殿門掛有一匾,寫有“寶笈淵源,名跡永傳”,此匾乃是乾隆皇帝親筆所寫,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而殿前的月臺更是歷代祭祀的'盛典之所,無論王侯將相還是三教九流來到這里都要望之匍匐頂禮膜拜。當然,游客朋友們是遠方尊貴的客人,所以不用膜拜直接隨我進入大殿便可。走進殿門,我們可以看到,殿內供奉著一尊神像,它頭生雙角,肩披樹葉,腰纏獸皮,手托先天八卦,威攝四方。
大家可能會問,這個造型奇怪卻面帶慈祥的人是誰?沒錯!它就是我們太昊陵的核心人物,伏羲氏。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創立了先天八卦,教會了人們狩獵捕魚,改革了婚姻制度,他的出現,深深的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也緊緊的將整個中華民族團結在了一起!直到現在,伏羲氏依然被我們親切的稱之為華夏文明初祖!
好的,統天殿的解說暫時就到這了,現在留給大家三十分鐘的時間在此自由活動,活動時請注意好個人安全問題,希望大家玩的愉快,三十分鐘后,我們在此集合繼續參觀下一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