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街導游詞(精選3篇)
回民街導游詞 篇1
西安回民街是外地人在陜西必逛美食之處。從西安市中心鐘樓向西100多米、穿過鼓樓門洞,就進入了西安回民歷史街區。區內有大小形態各異、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約2萬名回民依寺而居,維持著原有的宗教傳統和生活習慣。
西安著名的北院門小吃一條街、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化覺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國三大城隍廟之一的西安城隍廟都在區內,以漢族和回族為主的多個民族于此居住生活,呈現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圍,具有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樓到北院門一線的南北向街,不過有時也會把相連的化覺巷、西羊市還有大皮院一同算進去。到了西安的游客一般都不會錯過回民街,不光是因為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更是因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化內涵。
回民街顧名思義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區的一條街道,大約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點是青石鋪路,綠樹成蔭,路兩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飲,或器物,均由回民經營,具有濃郁清真特色,深受外來游客尤其是國外游客的喜愛。
回民街導游詞 篇2
在西安的時候,伯母帶我們去了回民一條街。據說回民街是每個游客到西安必去的景點之一。
我們從家出發,坐11路公車,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
到了回民一條街,人山人海的游客讓我震撼了……沒想到回民街上的小吃街也會有這么多人。街上全部是賣小吃的,有鏡糕,羊肉泡膜,綠豆糕……我們開始逛,剛走了幾步,就覺得眼花了繚亂,有游客的問價聲,有店主的吆喝聲……,我看到一家賣鏡糕的.吆喝聲,便拉著媽媽和伯母一起去買,我要了一個玫瑰味的,媽媽要了一個聽人哈密瓜味的,沾了白糖和芝麻,抹上香香的醬料,咬上一口,軟軟的,有一股糯米的清香,實在是美味,可惜,不能多吃,否則太膩了。
我們還吃了熱呼呼的羊肉泡膜,羊肉泡膜的味道很好,還有很出名的賈三灌湯包,地道的灌湯包為清真食品,一般為牛、羊肉餡。我們點了一籠羊肉餡的。包子上來以后,要蘸著佐料吃。佐料為店里特別加工過的醋加辣椒末,另備小盤糖蒜與香菜包子熱騰騰的,但千萬不能迫不及待地去吃,萬一您一不留神,一口下去,包子里的熱油湯不是燙著了您的嫩舌頭,就是濺您個滿臉花。
這回民一條街的小吃真豐富呀,我們幾乎是邊走邊吃,再見了,回民一條街,希望可以再來一次西安,讓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你。
回民街導游詞 篇3
回民街不只是一條街,是西安市中心回民聚集區內多條街道的統稱,由北院門、北廣濟街、西羊市、大皮院等街道組成。這里是西安小吃的集中地,作為幾百年歷史的回民區,這里還能感受到濃濃的穆斯林氣息。
這里也稱為“回坊”、“坊上”,在這里你能夠吃到幾乎所有的西安小吃,包括:各種烤肉串、羊肉泡饃、灌湯包子、麻辣羊蹄、水盆羊肉、酸菜炒米、臘牛羊肉、涼皮、羊肉餅、八寶甜稀飯、糊辣湯、蛋花醪糟……等等。
整個回民街飯館林立,其中不乏被當地人認可的知名門店,如:賈三灌湯包、老鐵家胡辣湯、東南亞甑糕、賈永信臘牛羊肉、老花家臘牛羊肉等。吃飽喝足后,還可以買一些具有當地風味的糕餅、干果、蜜餞等小吃,帶回家送人。
除了美食之外,這里還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回民街區,有著深厚的穆斯林文化氣息。街區內有年代不一的多座清真寺,如:化覺巷大清真寺、廣濟街清真小寺、大學習巷清真寺等。約2萬名回民“依寺而居”,維持著原有的宗教傳統和生活習慣。
游玩回民街步行就行,多數游客從西大街的北院門處開始游玩,這里距離西安鼓樓和鐘樓都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