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業園區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
工業園區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是開展招商引資的有效平臺。最近,我們對縣工業園區建設情況進行了一番深入調查,感到我縣工業園區建設雖起步較晚、進展艱難,但具備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優勢和條件,必將成為我縣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平臺。
一、我縣工業園區發展現狀
根據調查情況,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現狀可概括為四句話,即:“歷程艱難,問題不少,潛力巨大,機遇看好!
所謂歷程艱難,是指我縣工業園區建設起步較晚、進展較慢,應加快步伐。我縣工業園區建設始于XX年年初,先后在堡子鎮園沖、林城鎮釀溪和水平溪、連山鄉大坪和建設等多處選址。同年4月,根據縣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第一個工業園區選址于連山鄉大坪村。市國土資源局對該園區選址方案給予了充分肯定,但省國土資源廳規劃處一行到我縣實地勘察后,對工業園區的選址提出了異議。后經我縣多次論證和現場匯報,省國土資源廳要求我們慎重考慮后再報批。今年年初,我縣又將第二個工業園區選址于林城鎮水平溪(即大橋工業園區)。在園區建設具體操作上,規劃由建設部門負責,土地征用由國土部門負責,資金由財政部門管理,工程由業主實施。園區建設領導小組作為一個臨時性機構,只在各部門之間起協調作用,缺乏必要的權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建設進度。目前,連山工業園區累計投入資金20余萬元,除進場公路已開工外,主干道、下水道、電信、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廠及辦公樓等基礎設施僅完成規劃設計。大橋工業園區累計投入170余萬元,搬遷了國防光纜和國防專用高壓線路,進行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同樣,由于部門利益難以協調,園區的管理制度和優惠政策等仍處于討論和擬訂階段。
所謂問題不少,是指影響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的制約性因素較為突出,應引起重視。一是思想統一難度大。一些干部包括少數領導干部認為當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嚴,園區建設涉及的耕地征用、房屋拆遷、農民安置等都是“高壓線”,怕擔風險。而園區建設缺項目和資金,工作難以開展。同時,一些部門過分強調利益得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區建設進度。加上園區產業定位于竹木精深加工,要集中使用商品材指標,勢必要取締現有的竹木加工企業,從而觸及既得利益而遭反對。二是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我縣一直擬以“財政少量投入,引資滾動開發,建成收益還債”的模式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但由于投資收益問題,至今尚未找到合適的開發商。而就目前我縣財政狀況而言,要大量投入工業園區建設很不現實。加上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背景下,銀行壓縮信貸,進一步加大了園區建設籌資難度。三是土地征用困難。由于國家實行最嚴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報批成了園區建設最大的政策“瓶頸”。即使是征用荒山坡地或殘林地,也存在報批手續繁雜、費用過高的問題。一年多來,雖然我縣極力爭取,但省國土資源廳對園區土地征用至今還未審批,市計委對園區的立項也沒有批復。另據縣國土部門測算,連山工業園用地的綜合征用成本約為2萬元/畝,征地總費用高達6000萬元。大橋工業園區的征用地因牽涉到260多畝稻田,其畝平征地綜合成本更是高出了連山工業園區的2倍。四是專業技術人才緊缺。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和工業經濟部門的36名干部職工中,雖然有半數具有經濟管理、工程和企業管理大專以上學歷,但真正懂工業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相當緊缺,難以滿足工業園區建設的人才需求。
所謂潛力巨大,是指我縣工業園區建設具備一定的優勢和條件,應因勢利導。一是生態效益明顯。我縣園區定位于“生態工業園區”,產業定位于竹木和礦產品精深加工。如入駐大橋工業園區的首林聚合木業公司,以次小薪材、雜灌木材、三剩物、玉米桿、楠竹雜料、不分類的塑料等為原料,生產環保性能極強的聚合木地板,“變廢為寶”,能夠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二是規模和生產效益明顯。連山工業園區面積為3平方公里,計劃分三期開發,預計總投資7170萬元,最后一期開發將于2010年前完成。大橋工業園區面積為1平方公里,現已有2家企業入駐。其中,寶慶恒達紙業公司(占地約150畝,從業人數約400人)投資5000萬元的兩條生產線已建成投產,年生產能力達3萬噸,年產值達1.2億元,年創利稅500萬元;首林聚合木業公司(占地約100畝,從業人數約200人)投資5500萬元的聚合木生產線已完成了80%的場地平整,年生產能力可達3萬噸,年產值達1.8億元,年創利稅100萬元以上,預計8月底即可正式投產。據預測,若工業發展速度按年均增長25%計算,到2010年,全縣園區工業總產值將達5億元;若工業企業上交稅金按年均增長20%計算,到2010年,全縣園區企業上交的稅金將達3000萬元。三是區位和資源優勢明顯。我縣境內交通便利,209國道穿越南北,枝柳鐵路縱貫全境,特別是包茂、懷邵高速公路建成后,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現。同時,我縣每年可產楠竹200余萬根,杉木、松林、雜木等木材10萬立方米,且境內有各類金屬和非金屬礦產20余種,是發展竹木和礦產品精深加工最理想的場所。四是能源供應充足。我縣水電裝機有37處81臺,總容量達6.69萬千瓦,另有總裝機容量達9.37萬千瓦的6處水電工程正在規劃或建設中。同時,與國家電網有11萬伏雙回線路連接,豐水期可送出電力,枯水期可返供電量,完全可滿足工業用電需求。五是外地客商投資熱情較高。大橋工業園區已成功引進了2家較大規模的企業,連山工業園區也有了一批意向性項目。如湖南天利交通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擬投資 12.8 億元建年產15萬噸鋇鹽生產線,年創稅金可達1.5億元。此外,浙江、廣西等地客商已多次到園區實地考察,擬建中密度纖維板生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