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字讀書筆記十篇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1
《岳飛傳》是錢彩寫的一部敘述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一生的小說,是古代英雄傳奇小說中的經(jīng)典作品。岳飛是一位有膽有訓(xùn)、智勇雙全的統(tǒng)帥,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與敵人作殊死斗爭,屢戰(zhàn)屢勝,但是最后被昏庸的宋高宗和陰險的奸臣秦檜害死。
我佩服岳飛的武藝高強、用兵如神,但最讓我佩服的是岳飛的愛國情懷,因為他不論在奸臣的諂害下,還是別的任何情況下,始終保持著一顆愛國的心。在生活中,我要學習岳飛的智慧、機智、冷靜和他的愛國心,做一個有膽識、智勇雙全的人,成為建設(shè)祖國的棟梁之才。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2
寒假里,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深有體會。這本書是蘇聯(lián)著名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已經(jīng)全身癱瘓、雙目失明。
我們雖然生在和平年代,但是我們也應(yīng)當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為了實現(xiàn)崇高的人生目標而奮斗。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3
《悲慘世界》是一部聞名遐邇的世界名著,它把慘淡荒蕪世界中人性的種種改變盡收眼底,讓我不禁感嘆人性的微妙。當出獄后的冉阿讓背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嫌棄鄙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過向善的信心。是寬大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一對銀制燭臺送給了他并囑咐道:"答應(yīng)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我終于相信,人是可以改變?nèi)说模缰鹘桃詫挻蟆⑷蚀壬钌罡谢巳桨⒆專o了他無限的希望,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這一切使我既感動又欣喜。然而欣喜之余卻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緒之中。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zhuǎn)變。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tài)炎涼,將會產(chǎn)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的人。他們丑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進行詐騙,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掩蓋不住他丑陋的本性。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借職權(quán)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不可能永久。另一種則無論什么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愿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 日記日記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4
《動手做做看》讀書筆記
“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讀完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課文《動手做做看》看,我有許多感想。
科學家也是人,也會說錯話,辦錯事,有時候,科學家做出的結(jié)論甚至是謬誤的,我們不能盲目相信。
就象《小馬過河》里面說的一樣,河水不象小松鼠說得那么深,也不象牛伯伯說得那么淺,只有小馬自己試一試,才會知道河水是深還是淺,自己過不過得去。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自己親手試一試,親手做一做,親身經(jīng)歷一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偏聽偏信,盲目信奉權(quán)威。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5
朝花夕拾,顧名思義,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來。平靜地彎腰,凝視,回憶,撿起。這個原本簡單平和的過程被魯迅先生賦予了新的含義。
他記起快樂的童年,迷信卻仁愛的阿長媽,嚴謹樸素的藤野先生等等一些現(xiàn)在普遍為人所知的人物。我們清楚地知道阿長媽喜歡攤著“大”字睡覺,給“我”講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禮數(shù);知道藤野先生與“日本鬼子”慘無人道的形象大相徑庭,“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睛,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他嘆息魯迅不再學醫(yī),他是真心希望新的醫(yī)學能傳入中國,這個“希望”使得魯迅更感受到藤野先生的偉大之處,我們也是如此。
魯迅在文中贊美他們,沒有歌功頌德,而是還原他們最本真的一面。我看到了魯迅筆下情感豐富、心地誠摯的阿長媽、藤野先生,不過對于我,他們再怎么真切,最多只可算是書中人。而對于魯迅,這些平凡之人都是他生命簿冊中最濃重的幾筆。他的敬意和感激,從每一句話里流露出來,細節(jié)是那樣清晰,人物從回憶里走出來,從紙上豎立起來,變得有血有肉,袒露著真實性情。這樣的情感不是普通人能企及和完全吸納的。
很重要的一點便是魯迅先生從不掩飾好人們的瑕疵。寬厚的阿長媽講話、睡覺時令人討厭的聲響、姿勢,加上她恰巧又是個愚昧迷信的文盲,這些劣處并沒有被掩藏,而是大方地擺在讀者面前,與后面的‘三哼經(jīng)’對照著看,著實被阿長媽感動了一把。的確,人是多面性的,較為完整的人才能打動人心。魯迅自身也一樣,激昂斗士的形象下,仍有一顆細膩的心保存著所有溫馨的回憶,這些不多見的回憶又提升了魯迅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寫評注的老師才會說“《朝花夕拾》讓魯迅得以完整”。
人們常說魯迅是一個批判,揭露現(xiàn)實的文學家。這兩個詞說來容易,要真正做到需要很大的勇氣、執(zhí)著和懷疑的精神。醫(yī)術(shù)特差卻霸道十足的荒唐“名醫(yī)”,表里不一、陰冷自私的衍太太是兩個標準的反面人物,前者的名氣或許不及后者的響,但卻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為這類人到今天還時常出現(xiàn)在眼界內(nèi)。你我一定都碰到過類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且還招搖過市的人,盡管心生厭惡,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事不關(guān)己就好。魯迅不是“懶惰”的人,一方面,“名醫(yī)”間接害死他父親,另一方面那股與生俱來的正義感促使他以文字的方式不動聲色又激烈深刻地剝掉了“名醫(yī)”那層虛晃無用的外殼。我們的心在得到共鳴的同時,也慚愧于平日里的漠然無衷。
看到“魯迅先生作賓客而懷橘乎”的時候,不禁笑出聲來,這話套用得有幾分黑色幽默不說,還把矛頭指向某些中國傳統(tǒng)的“虛偽”的孝道,一針見血。我記得自己當初讀到這片文言文時,并沒多大感受,不曾想到這一跪一答竟已成了虛招式。也許我也該對習以為常的事重新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
觸及“名醫(yī)”等接近上層的人的軟肋,又對傳統(tǒng)起了疑心,說三道四。魯迅拿起筆,就好像搬起一塊大石頭,往平靜的渾水里扔去。濺起的水花給我們自己染上了污點。這么說不對,不是染上,而是本來就有,水這一濺,才變得清晰起來。人人都似乎穿著骯臟的外套,自然有人不滿,批評魯迅,單有一腹牢騷,一腔怨氣,謾罵一切,卻提不出自己的主張。我反對這種說法,《朝》表現(xiàn)出的魯迅,就是他原原本本的模樣,從這原模原樣中我們看到了渾水中潔白的蓮,渾世中清醒激昂的魯迅。如刀刃般鋒利的言語也好,不留情面的嘲諷也好,都是為了喚醒糊里糊涂入了渾水,還全然不知的眾人,跟牢騷、怨氣又有何干系。主張,我想在當時,迫切需要的不是什么作家,什么主張,而是像魯迅這樣,有人情,眼界清晰,并甘愿為國家戰(zhàn)斗的勇士。
在看清無數(shù)黑暗的事實,長時間憤慨疾呼后,魯迅并沒有丟失童年或者其他時候遇到的純良之人,而這些人,這些回憶,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恐怕正因如此,他意識到,自己擁有的除了對“批判”的一腔熱血外,還有那些正慢慢模糊的美好印象——這一生同樣不可缺少的東西。比起戰(zhàn)斗的勇士,做個拾花者或許更為長久,拾起自己和世人們曾經(jīng)遺漏的落花,珍藏起來,交付給每一個活在當下的我們。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6
《伊索寓言》是我最喜歡看的書。
《伊索寓言》里有許多我喜歡看的寓言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故事是《受傷的狼與羊》。故事的內(nèi)容是一直狼被一只牧羊犬腰,傷勢非常嚴重,只有痛苦的躺在地上,不能外出覓食。這時狼看見一只受傷的羊,想吃掉它,于是狼說:“可愛的小羊,請你去小河邊取一點兒水來,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受傷的羊說:“如果我真把水送到你面前,那么我就會成為了你的美食了。”說完受傷的羊就走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千萬別上那些偽善的惡人們的當。
《伊索寓言》這本書里面有許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我們以后多看書哦!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7
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了解到了祖國沉重的歷史和深重的災(zāi)難。
圓明園是我國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全園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頃。園中不僅有仿造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跡建造的建筑物,還收藏著各種奇珍異寶,真乃古代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可就是這么一個金碧輝煌的大公園,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一八六零年秋,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圓明園被洗劫一空后,英法聯(lián)軍為了掩蓋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nèi)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現(xiàn)在,我們在圓明園只能看到幾根殘巖斷壁了。
聽到這里,我想你們的心情和我是一樣的。悲憤、惋惜,更多是在深深地思考:為什么英法聯(lián)軍會侵略我們?為什么中國人民不去制止他們?為什么?中華不振啊!如今,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上課。我們還能讓祖國受到那樣的傷害嗎?我們還能不去熱愛我們的祖國嗎?我們還能不讓我們的祖國強大嗎?不能!決不能!讓我們一起還出中國人的心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8
讀《永別了武器》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數(shù)據(jù)庫,已經(jīng)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nèi)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于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于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nèi)心世界.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9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時下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偶然發(fā)現(xiàn)《為你自己工作》這本書時,一種強烈想深讀的心油然而生,在認真地深讀了一遍《為你自己工作》這本書時,不斷地把自己目前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書本上的思想作了比較。在這本書中,“為你自己工作”的提法強烈地沖擊著我的頭腦,震憾了我的內(nèi)心。自己工作十年有余來不曾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到底為誰在工作?”或者是“我為什么而工作?”。有時總覺得自己在為生存而工作,工作結(jié)果也是將自己份內(nèi)的工作做好能向領(lǐng)導(dǎo)交差即可,只求應(yīng)付了事,其實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最使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為你自己工作》這本書通過一個青年由一名馬夫成為大公司董事長的故事闡述了“你不是為老板打工,而是為自己工作”全新的工作觀念,揭示了“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深刻的道理;通過一些生動鮮明的案例介紹了取得輝煌業(yè)績、卓越成就的途徑和方法;告訴我們提升自己、成為優(yōu)秀職工應(yīng)具備忠誠上進、勤奮努力、承擔責任、團結(jié)協(xié)作等諸多條件。這本書的主題是為你自己工作,這給我一個很大的反思。我們單位有一小部分人在上班,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有對得起這份工資就行了的觀念,甚至很多人根本對不起自己的那份收入,雖然有工作責任心,但缺乏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沒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wù)。這一部分人根本就沒有想到你在這里工作不是為別人而是在為你自己而工作。所以,作為國家公務(wù)員中的一員,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單位給我們這么一個進入國家機關(guān)單位,成為一個國家公務(wù)員的這個平臺,讓我們的能力在單位的這個大平臺上得到了鍛煉,我們有了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有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理念,這是比金錢、權(quán)力更重要的個人財富。我們做同樣的事情,而身份不同、立場不同、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不同,那么結(jié)果自然不言而喻。如果身份置換了一下,心態(tài)轉(zhuǎn)變了一下,由“為他人工作”轉(zhuǎn)為“為你自己工作”,由“要我做”轉(zhuǎn)為“我要做”,這樣才有了主人翁意識,才有了高度的責任心,才有了神圣的使命感,才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會挖掘自己的最大潛能。
讀完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很多工作中最起碼的道理,對我的心靈的觸動真的很大。《為你自己工作》這書中告訴我們,首先對自己的工作要滿懷熱情,只有這樣工作越干越有勁;其次樹立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站在單位的高度,為單位著想,想領(lǐng)導(dǎo)所想,同時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給自己“充電”,只有這樣你就能在不斷變換的工作環(huán)境中應(yīng)付自如;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方設(shè)法努力解決問題,勇于承認錯誤和承擔責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斷改善工作方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將結(jié)合書中的一些道理,把個人還有的那些陳舊思想改正過來,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改變自己的一些錯誤思想,樹立為自己工作的觀念,充分展示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我相信自己的工作會有一個大的提高。同時,我也渴望我們單位的每一個干部職工都樹立起為自己工作的理念,為我們地稅負責的精神,有著這種理念和精神,為地稅、為自己創(chuàng)造更大的成績。我們地稅事業(yè)也一定會更加輝煌。
四百字讀書筆記 篇10
論語,感到收獲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其一:學,然后知不足。
學,然后知不足,由此,我要進一步端正態(tài)度,持之以恒,在通讀的基礎(chǔ)上再加以精讀,并學會結(jié)合實際進行研讀,提升自我。
其二:思,然后明目標。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有了知識,沒有思想,就是不切實際的罔。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獲得知識,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必須學會思考人生,人應(yīng)當成為怎樣的人?
一部《論語》,清晰地表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人,應(yīng)當成為君子。“君子”,作為理想人格,孔子把它界定為“內(nèi)圣外王”,如:“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等等,強調(diào)了作為君子既要有學問學識,還要有氣魄修養(yǎng),學問加修養(yǎng)——所謂“內(nèi)圣”才是君子。用今天的語言來表達,我把它理解為德才兼?zhèn)洹?/p>
又如:“天行漸,君子當自強不息”,“禹,吾無間然矣……”這里可以看到孔子極為推崇大禹,挑不出他任何缺點,禹把黃河長江水利治好,把土地開發(fā)出來。中華民族奠定了農(nóng)業(yè)社會的基礎(chǔ),發(fā)展成就了后來幾千年農(nóng)業(yè)國的民族精神,是從禹開始的。禹之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是真君子,就在于他做到了“外王”,即君子要不斷努力開拓,去建功立業(yè),個人的存在要對社會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