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評梅傳》讀書筆記
除了石評梅的故事,我還很喜歡石評梅的風格,很欣賞她的才華。我喜歡一切有靈魂作品。“我是個不幸的使者,我只能布施悲哀,散灑痛苦,給愛我的人帶來不幸。與其這樣,不如就讓我這個不幸的使者,把不幸留給我自己吧!”這句話給了我一種很強烈的共鳴感,“心頭的酸淚逆流著/喉頭的荊棘橫梗著/在人前/都化作了輕淺的微笑!”我常對朋友說:“將生平承擔不起的難過,放手給我。”所以我甘愿做朋友們的感情垃圾桶,美名其曰:“最好最忠實的聽眾。”當我決定要走到一個人的心里去徹底了解他,我就會很用心地觀察他的言行。所以朋友們總是認為我善解人意,很懂得為他人設想,很值得信賴。有誰會想到在某個黑夜里,卸下偽裝的我也會偷偷哭泣?之前一直都沒有人跟我說“我做你最忠實的聽眾。”我清晰記得第一個跟我說,“我做你最忠實的聽眾。”的人就是邢暉了,噢,我親愛的好師傅,看到他這么說的時候,我真的很感動。正在我感動的時候,他又說:“你不是一個人,還有很多很多關心你的人,我會做你的好朋友的……”后面居然接了一句:“記得認真寫作業哦。”頓時滿腔的感動一下子冷卻成了無語狀態。
好了,不扯談說這個。看完這本《石評梅傳》,讓我覺得比較深刻的還有死亡,一種新的理解。從《時光紀》的“死亡是一個多么迅疾而又不可避免的過程,只是心臟的一次停頓,就萬劫不復。”,到《殺夢》的“人死如燈滅。因為,生命走進了一個黑洞中,永恒的黑洞。沒有光線透進來。你看不見過去,看不到將來,只有無盡的、當下里的黑暗。所有的時光都被埋葬了,歡樂的、悲傷的、恐懼的、寧靜的,全部收歸于空無。就像舞臺上的一幕戲終了,帷幕緩緩落下,遮掉了所有的生旦凈末丑。抹平了喜怒哀樂懼,連道具的五彩斑斕都找不出一個影子。只有僵硬的、絲毫沒有生氣的帷幕,直挺挺地立著。死亡,便是曲終之后戀戀不肯離去的唯一觀眾。”,“你永遠無法體會到死后的感覺。陰冷黑暗,無窮無盡的寂靜,深不見底的寂寞。你的靈魂再動,但你的肉體卻怎么都動不了。然而所有的這些感覺,都不如親人的哀傷來得深切。當你握著最心愛的人的手,感受著他的溫度在你的掌心一點一點地流逝,全身的肌肉漸漸地變得僵硬,尸斑爬上了他的皮膚,雪白覆蓋了他的身軀,你會體驗到,為什么死亡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它是一場毀滅,毀滅死去的人的肉體,毀滅活著的人的靈魂。死亡之痛,只有深愛著的人才能體驗到。”,再到《石評梅傳》里高君宇的“我是寶劍,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 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以及各位革命英雄為了國家的改革而視死如歸的壯烈犧牲,真是令人深感敬佩,對!就算要死,也應該死的有價值。如果我要死了,我也會選擇把身體上有用的器官捐贈給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