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師讀書心得
三.“教書”是氣質升華 隨著躁動青春的逐漸遠去,我的讀書也多了一份沉寂和思考,這段時間我最愛看哲學、雜文和生物學教育理論書籍。讀《方法》,給了我學習和生活尤其是教學中方法論的指導;讀《書屋》,讓我感受著生活的哲理;讀《雜文報》我學會了用思辯和批判的眼光對待一切,包括我教書育人的事業。讀書,有時已經分不清是工作還是休息,但這個階段的讀書更多的是一種執著,讀《中小學教材教學》,便有緣了解除所任教學科以外的學科教學;讀《生物教與學》,讓我能從課程的角度認識學科教學,近距離審視自己的教育;讀《教育研究》讓我能逐漸站在大教育觀的背景下看待教育。艱難并愉悅地讀著這些書,逐漸萌發并促使我作一些研究生物學科學素質培養的策略,并用執著撐起生物教學的一片原野,讀書堅定了我教育研究的勇氣。這期間,讀《中學生物教學》已不再滿足閱讀經驗文章,期刊中的理論文章是我的最愛,每讀到一篇有見地的理論文章,對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有所印證和啟迪時,總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激動,慶幸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光和心情。我用思考的明燈照亮我教書育人前行的路,讀書給了我教學實踐的自信。讀原著讀大師,是我讀書的新目標,我希望從古今中外教育大師們不朽的文字中,傾聽他們的對話,感受圣賢的思想,這已經讓我有了教書育人的虔誠。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一種氣質,更是一種修養,她是一種文化底蘊的折射,也是我們職業決定我們每個人應當具備的一種內蓄外揚的形象需求。不論你是否承認,我們在外人的眼中是一種飽經詩書代表,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秀才”。所以社會的大環境無形給我們找了一個得讀書的理由。其實我們10多年的求學生涯,讀過的書真是太多太多了 ,不說汗牛充棟,也得車筐累累。也許正是這些堆積如山的書籍,才放飛了我們的希望,實現了我們的夢想,成就了今天的我們。但當富有挑戰的新世紀迎面撲來,富有激情的孩子們困惑的看著我們時,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與書為友,沒有借口不去以書為鑒。激烈的新課改,嶄新的師生關系,無處不在的教學資源,無所不能的培養對象,真的讓我們眼花繚亂。咋辦?——去讀書吧。把古代的,當代的,中國的,外國的,不管他是魏書生還是蘇霍姆林斯基,也不管是嘗試教學法還是情景模式,讓我們把這些前沿的、極富沖擊力的新鮮事物當作奶酪一樣去咀嚼她吧!因為她是一把金鑰匙,她能幫我們開啟困惑的大門,也能引領我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既然今生我們有幸被書選中當作載體,去創造美麗的生活,注定一生與書糾纏,那就讓書來武裝我們的全身,改變我們的一生吧!真心的祝愿我們的每一位老師都能給人一種氣自華的感覺,那將是我們為人師的資本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