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讀書心得
當然,作為語文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中的人文關懷,要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之擁有“四心”,首先得學高為師,行高為范,為人師表,為人典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是否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了呢?我們熱愛工作,熱愛學生了嗎?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過言而無信嗎?我們做錯了事,傷害了學生時真誠地道過歉嗎?顯然,如若不能正確的為人,亦便不能很好的為師。
淺析初中語文課堂導入
語文組 葉云飛
一堂成功的初中語文課,導入就是開門的環節,導入成效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節課的教學成效,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通常會將導入環節作為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思維方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成效較為明顯的導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創設情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許多成功的教師在談及教學經驗時,都會談及一點: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思想與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實現提高教學成效的目標。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身歷其境的感受,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感悟。
二、運用多媒體
在現代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設備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相對于傳統的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包含信息容量較大、表現方式更加靈活、趣味性明顯增強等。教師在導入新課環節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教學《故宮博物院》一文時,由于學生生活條件的限制,真正到過故宮的學生寥寥無幾,在學生普遍缺乏對教學內容直觀感知經驗的基礎上開展語文教學,就像紙上談兵,哪怕教師在導入新課時說得天花亂墜,學生也不一定提起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某位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新課導入,沒有進行空洞的說教,而是向學生播放了一段從網站下載的介紹故宮宏偉景象的影音資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頓時被有效調動起來,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建筑說明文,在學生眼里變得栩栩如生,增強了教學成效。
三、介紹背景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相距較遠,在理解上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為教學活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比較典型的有介紹高科技的文章、部分古代詩詞意境的感悟等,在這樣的內容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新課導入的重要作用,對所要學習的內容做一些背景介紹,幫助學生消除一些感知方面的障礙,順利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奇妙的克隆》一文時,作為初中生,對于克隆這樣一個高科技產物并不十分了解,與自己的生活聯系也很少,許多學生對于這樣一個科技概念原本就沒有直觀的了解,缺乏感知基礎,對教師即將開展的新授教學產生了消極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導入過程中開展一些與此有關的背景介紹,克隆綿羊“多莉”是用乳腺上皮細胞(體細胞)作為供體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的,多莉完全繼承了其親生母親一體細胞提供者一多塞特母綿羊的全部dna的基因特征,是多塞特母綿羊百分之百的“復制品”,目前,生產哺乳動物克隆的方法主要有胚胎分割和細胞核移植兩種。通過背景導入讓學生對“克隆”概念具有初步認識,便于開展下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