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讀書心得(通用4篇)
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1
實施“整體構建德育體系”課題研究心得體會我們都知道有一種昆蟲在它弱小時難看無比,但經過不斷的吸取營養,數月后會破繭成蝶,為人類生活增添美麗。幾年來,我校在實施“整體構建德育體系”這一課題的研究中,我們歷經了無數次的學習,開展了多項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洗禮中,讓我對德育的認識有了一次破繭成蝶的蛻變。
曾記得,落實課題研究以前的我認為德育的滲透只有品德課上才是最佳教育途徑,教育方法也是當學生思想、行為偏差時談話解決便可。
而今在課題的實施與研究中,通過一次次班會評比活動、班級特色活動,我和同學們面對一個個學生關心的話題,一個個學生“常見病”而進行細心的準備,精心的召開,活動中通過看、演、評、畫、寫,使我感覺學生思想、行為的偏差應該在無聲細雨中糾正,真是事半功倍。
而今在課題實施中校園文化的改觀,讓我感受到對學生的教育哪能僅限于一堂品德課,而是處處在,時時有的。
而今在課題實施中學校組織的一次次專題講座、課題研究使我認識更得以升華。記得上學期德育現場會中的沙龍活動,該活動主題是圍繞怎樣使學生快樂的成長,為了切實落實該主題,活動前我們是翻閱書籍,上網索取資料,活動中將理論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與同仁分享。這一查、一結、一說使我們在場的所有老師感受到德育的重要,尤其是遲老師在談到班級一問題兒童的教育措施中,同仁們有深度、有廣度的群策群力、更使我認識到實施德育途徑的多樣化。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千百年來,無論是中國的孔子站在“杏壇上”,還是西方的亞里士多德站在他的學園里,都面對活生生的教育對象。今天社會的瞬息萬變,今天社會的高度發展,今天的教育對象則更需要勇敢的面對人生,快樂的面對人生,智慧的面對人生,而賦予他們勇氣、能力的我們更應該學會教育他們,感召他們。而我校實施整體構建德育體系這一系列活動正使我這一東風人認識到了,感受到了,我堅信已“破繭成蝶”的我會用鮮活的生命力使我的教育對象幸福、開心的面對人生。
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2
做課題研究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時代發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里,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于實踐、創新的能力。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實踐表明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學習理論,更新觀念,以科研帶教研,教研促教改,對進步教師本身的素質大有裨益,而且,很多教師成了弄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解決實際題目的需要。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題目,碰到的困惑。這些題目包括自己教學實踐的題目、有學生表現的題目、有學校教育的題目等。那末,教師如何做好課題研究呢?(一)首先要選好課題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題目比解決一個題目更重要。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1、選題的基本原則(1)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如,小學生抄寫題目與解決題目正確率關系的研究。這個課題視角就比較新奇。(2)科學性原則:如,利用氣功進步學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少科學性(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符合,有實現的可能性。如,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 ,可行嗎?對一線教師明顯不適合研究。(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利用價值。(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正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并且表述正確。(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范2、選題留意事項(1)從實際動身,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責備。如小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假如改成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思惟特點的研究,就比較合適一線教師做。(3)重視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意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甚么。善于發現工作中的題目,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反思。(二)做好方案一個詳實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聽弄科研的專家說: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設計方案的基本框架(1)課題名稱 (2)題目的提出 (3)研究的根據和研究假定(4)研究的內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對象(7)研究步驟 (8)研究保障 (9)成果猜測(10)課題組的組成及分工 (11)經費預算 (12)資料附錄預備階段:1、理論預備。搜集、查閱、分析有關課題的資料;通過瀏覽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報刊和雜志熟習與課題相干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等。2、方案設計。確定研究的內容、目標、步驟、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課題的研究方案。3、課題論證。請有關專家對課題的科學性 、可行性進行論證。實踐階段:1、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進行扎實的實踐,不走過場、不玩花梢。2、記錄、搜集實驗的原始材料,包括階段性報告、總結、個案分析數據等。
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3
11月9日,我們一改往日教研的風采,在郭主任等領導的主持下,由馮主任主講,進行了課題研究培訓,這個看似沒有多大學問的內容,卻讓我茅塞頓開。收獲頗豐。
首先,我曾經承擔過區、市、省各級的實驗課題,并且暑假中參加過市級實驗課題的培訓,實驗課題獲得了省成果二等獎,市區成果一等獎,但對于自己如何獲獎,只認為是自己努力了,沒想到其他,今天經馮主任一說,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能獲得那么好的成績,是承擔的實驗課題進行得規范的結果。對照馮主任的培訓,檢查反思自己實驗的過程,無論是課題題目的擬定,還是撰寫的實驗方案,歸納出一個詞,就是規范。這短短的培訓,戳破了我心中的那層窗戶紙,我那興奮、自足的感覺,真爽!我得感謝馮主任的精妙的語言,感謝教務處組織的這次教研培訓!
其次,對于我這個即將退休歇息的人來說,又系統地掌握了一個知識,那就是: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去做課題研究。真是“活到老學到老”啊!今后,我將帶領身邊那群富有精力、朝氣的年輕教師,認真去做課題研究,提升每個人的理論水平,提高每個人的研究能力,提升一個語文教研組的科研水平!
最后,我想說:時間真的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善于擠,總會是有的!并且,時間比海綿里的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為豐富和充足。請給自己經常加個“緊箍咒”吧,相信你會有所收獲的!
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4
5月8號,在我校組織的百名專家進校園活動中,我們聆聽了曾繼耘教授《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的專題報告。使我對課題研究又有了新的認識,懂得了很多課題研究方面的知識,現就學習后的體會總結如下:
通過聽報告,深深地認識到自己對課題研究的認識很膚淺,“問題即課題”?想想確實有道理,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課題,一個真正的課題需要一個或若干個真正的踐行者用時間、用心血、用毅力來做成。而一個人要想真有所成就,就需要持之以恒去鉆、去啃、去干。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 注意隨手記錄資料、發現好的資料,注意隨時保存、珍惜到典型單位考察學習的機會、提高自身修養。
通過課題研究可以促進了自我教育理論的學習、促使自我的教學反思、改變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樹立了自我的研究意識,并推進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教師的教科研旨在解決教師身邊的問題,緊密聯系教師的日常工作,積少成多,讓教師的研究進入常態化。只有這樣,教師自身生命質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得到發展。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會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努力塑造自身的形象,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為自己的生命喝彩!這就是“草根化”研究的“個人課題”的開辟,為一線教師找到的一條直達自己專業成長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