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通用9篇)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1
《草房子》這本書令我愛不釋手。
故事中,最震撼人心的莫過于秦大奶奶。她曾是麻油地的主人,可后來卻是麻油地西北角小屋里的孤寡老人。她本來是一個令麻油地人最憎恨的死老太婆,她的小屋曾是麻油地小學的一處污點。直到有一次,她救了不慎落水的喬喬,自己卻掉進了河里。被大家救起后,她已經奄奄一息。在大家的悉心照顧下,幾天后她終于能勉強下床走動。后來她不再來學校搗亂,而是做起了學校的“保衛工”,她不讓雞鴨跑進學校,不讓學生亂采植物……成了大家信賴的好伙伴。最后,她卻為了保護學校的一個南瓜而落水死亡。是什么讓她成為大家的好伙伴?是什么讓她為了學校而不惜放棄生命?答案必然是愛!因為愛,讓她獲得了一顆感恩的心。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不管人有多忙,都應該多多關心老人,讓他們不再感到寂寞和孤獨。
故事中,我最佩服的是杜小康,他生長在紅門里,曾是麻油地最富有的人家,卻在一瞬間一貧如洗。名列前茅的他只好退學,隨著父親趕鴨子。從小嬌生慣養的他沒有悲觀退縮,而是更加勇敢堅強,在校門外擺小攤過日子都不感到羞澀。杜小康的勇敢告訴我們:災難來臨時不能悲觀退縮,可以用微笑去面對。
《草房子》中的故事魔力般地吸引著我,故事主人公身上所閃耀的人性美讓我贊嘆!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2
姑姑送給我一本新書,這本書的名字叫《草房子》。它語言優美、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簡直是愛不釋手,經常貪婪地看。
爸爸媽媽笑著問我:“看了這本,你有什么感想?”
我告訴他們,我最喜歡桑桑,他所在的學校叫油麻地小學,教室都是草房子,他是桑校長的兒子。
桑桑雖然有些調皮,但是很有想象力。他經常做一些讓人覺得生氣的奔波事;比如,把碗柜改成鳥窩,把蚊帳當成魚網等這樣的事情。
媽媽摸摸我的頭發說:“兒子,這一點和你倒是很像啊!”
其實,我還知道桑桑的好多事情呢!比如桑桑的同學有陸鶴、紙月、阿恕、杜小康、細馬……他們聰明又調皮,經常在野地里玩耍:放羊、喂鴿子、捉迷藏。
陸鶴是個禿子,大家都叫他禿鶴,他也無所謂,這種不怕別人嘲笑的精神很可愛。
紙月很漂亮,學習優異,字又寫得好,但是她沒有爸爸,媽媽生下她一個月就自殺了,外婆一手將她養大,外婆去世后,慧思和尚收留了她。我很同情紙月,真想幫助她。
杜小康家本是當地最富裕的一家,但是家里出了事,爸爸又生了病,他不得不輟學在家里放鴨子,可是鴨子吃了別人家的魚,結果船和鴨子都被養魚人扣押了,后來杜小康只能到學校門口擺地攤了。我真想告訴杜小康的爸爸,勸說他讓兒子繼續上學,只要有了文化,小康以后肯定能賺到錢。
小說還寫了桑桑的老師蔣一輪,他是桑桑最喜歡的男老師。桑桑經常幫蔣老師送信給一位叫白雀的姑娘,雖然白雀和蔣老師很相愛,但白雀的父親堅決反對這樁婚事,白雀最后被逼嫁給了別人,蔣老師很傷心,上課也上不好了。我真希望白雀能嫁給自己愛的人。
爸爸問我:“這么多人,你為什么最喜歡桑桑呢?”那是因為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桑桑是一個可愛又仗義的孩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在別人有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需要你我互相關心,相互幫助。希望像桑桑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看了這部小說,我一直想著油麻地小學,想著桑桑和他的同學們,想著蔣老師、白雀、秦大奶奶……我也真想到油麻地去看看他們!
很多晚上,我都夢見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在草房子里讀書的情況,能讀到《草房子》,能認識桑桑,真幸福啊!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3
月光柔柔地籠照著油麻地小學的師生們,也照著石階上那位蹲坐著的少年。他的臉上猶有淚痕,但這又能影響什么呢?此刻這位少年已直起身,一步步堅定地朝他親愛的教師同學們走去……
少年叫禿鶴。原本他姓陸,但因為他是個十足的小禿子,班上就僅有他這么一個禿子,孩子們便都喚他“禿鶴”。
禿鶴對他的禿頭越來越在乎。一次會操比賽,教師由于禿鶴的禿頭在孩子們中太突出了,沒有讓禿鶴參加會操。教師的無意舉動一下子就刺痛了禿鶴本就敏感的心。這位自尊心很強的少年暗暗策劃著自我的報復計劃。最終,禿鶴在會操那天以自我獨特的方式成功報復了他人對他的輕慢與侮辱。當看到這頁時,我仿佛也來到了操場,來到了會操那天,親眼所見禿鶴巧妙地報復了嘲諷他的人。我要為禿鶴而鼓掌。這不僅僅是對一個少年的心智贊嘆,還為禿鶴勇敢表達了自我的憤怒和委屈而拍手叫好。
書中的人物的描寫非常有特色,給人啟迪。在“禿鶴”的行為中,我們體驗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純。在“細馬”的身上,我們體驗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在杜小康富有戲劇性變化的生活中,我們體驗到了什么是憂傷,什么是勇氣。即使學生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孩子的心底還是純真的。這種感情也正是我們這個年齡最為珍貴的東西,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情感。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4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回味的書,以往看似很厚的,讀不完的書,今日我卻愛不釋手,更期望有續集的出版,因為我想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故事,經過作者的生動描述,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緒——突然間覺得生活也跟著有節奏的開始了;回味生活中的經歷,居然暗中作樂,原先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小插曲,才回憶起來生活的甜美,我要感激我生活中經過的所有人,因為有你,才讓我變得更加精彩,讓我覺得自我在不斷的成長!
書中的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出一些夸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難忘不已。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感人的故事:父子師生間濃濃的真愛,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歡樂、尊嚴、痛和愛。這一切早已在他的心中種下了“愛”的種子。
而愛往往是短暫的,但卻難以忘記。秦大奶奶在桑桑第一次叫她“奶奶”的時候她的心里已經很溫暖了,她聽到這樣親切的叫聲,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因為,在別人眼里秦大奶奶是一個厭惡的“老太婆”,但在桑桑眼里,秦大奶奶卻是一個可憐的老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桑桑就是我們的榜樣,他的善良不知感動了多少人,他的調皮不知逗笑了多少人,他的堅強不知打動了多少人……桑桑的進取向上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要像桑桑一樣快歡樂樂開開心心的生活。
我相信人間真情無處比在,在這本書里我更深刻的懂得了愛是什么,從今日開始我要忘掉所有的不開心,想桑桑一樣開開心心快歡樂樂的生活!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5
屋外很冷,淅淅瀝瀝下著小雨,我看完了女兒的一本書《草房子》,頓時腦海中思緒萬千,一股股暖流從身體流出,仿佛我也置身于小說的故事情節中,回到了我的童年生活。
《草房子》一書主要寫男孩桑桑刻骨銘心、 終生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平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孩子們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影、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的糾葛,桑桑所經歷的這一切是他人生的啟蒙教育。
書中寫道男孩杜小康由于家庭因素,父親的生意失敗而由一個人人都羨慕的富家子弟敗落成沒錢上學,甚至無法生存下去的窮苦孩子。但懂事的杜小康還是不愿放棄學業,偷了同學的書,自己在勞動之余自學。他隨父親在蘆葦蕩放鴨子,再苦再累、再無助孤獨、再恐懼害怕他都咬緊牙關挺過來,他知道年邁的父親需要他來照顧,他們要相依為命的活下來。把鴨子養好,換了錢,能去上學,父親能過上好生活,這個信念一直支持著他,日日月月的堅持下來。
想想我們的孩子現在無法經歷書中苦難的生活,體會不到杜小康想讀書卻無法走進校園的滋味。記得看過中央臺播放過的一檔節目《感到中國-最美孝心少年》有一期節目中一個身材弱小的小女孩照顧久病臥床的母親,當時的情節也使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我們如今的社會正是缺少這樣的正能量,在我們現在這樣一個人與人之間關系日趨疏遠、感情日趨冷漠的世界中,每個人都玩著手機,發著微博,卻沒有時間和孩子面對面的交流、沒有時間陪父母到公園走走,我想我們真的很需要有像書中這樣的愛。
不管是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弟子規國學》、節目《感到中國》、《變形記》,我想我們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也一樣有一份純真的愛、無私的奉獻精神、感恩的心。
最后用一段歌詞結束我的讀后感:“我們在愛心中孕育生長,再把愛的芬芳散播到四方,我們在愛心中縱橫歌唱,再把愛的幸福帶進每個人的心里,讓愛的芬芳永遠伴著我們……”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6
暑假里讀了《草房子》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桑桑是一個聰明、調皮、愛搗蛋的孩子,整天滿腦子胡思亂想,做出奇怪的事情來。比如用自家的碗柜做鴿子的家、把蚊帳做成魚網、夏天穿著大人的棉襖做莫名其妙的動作、瞎唱一些亂七八糟的自編歌、把爸爸年輕時得到的筆記本當什么來用……然而,每次被媽媽訓責以后,過一段時間老毛病卻又犯了,母親的責罵簡直對他來說沒有一點效果。桑桑他們班的班長杜小康,家里的條件本是油麻地小學還算富裕的,可是因為家里的突變,使他不能上學,而要離開油麻地,去400公里以外的地方養鴨……在杜小康走之前,他撕心裂肺的喊聲:“我要上學。”而且,杜小康還是一個很誠實敢作敢當的孩子。有一次,他和桑桑在稻草堆那邊玩火,結果起火了。。陸鶴因為沒有長頭發,被大家稱為“禿鶴”,經常被大家笑話。但是,他憑著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說沒頭發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尊嚴的執著上的。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認識了許多天真可愛的孩子;我看到了令人落淚的真情;我明白了同學之情應該互相幫助;我知道了師生之間,應該友好相處……
想想他們我們是多么幸福啊。從今以后,我一定會學習杜小康愛讀書的好精神,發奮讀書;一定學習“禿鶴”有一顆自信的心,相信自己就會成功。我一定會學習紙月尊敬長輩……總之,這本書中的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我一定會努力的向它們靠近的,爭做一個優秀的四好少年。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7
這個暑假我終于讀完了期盼已久的《草房子》,這本書雖然語言平淡,但是令人有些傷感。一個個書中的人物不禁出現在我眼前:既活潑又善良還有些鬼點子的桑桑;文弱恬靜的紙月;愛學習的杜小康;特殊的陸鶴;有孝心的細馬;調皮的阿恕;可憐的秦大奶奶……積極向上的桑喬一家,勤勞不幸的邱大爺一家,慘遭破產的杜雍和一家……
然而,我最喜歡的主人公是那個可愛的桑桑,頑皮的桑桑,善良的桑桑,倔強的桑桑,怯懦的桑桑……雖然桑桑很臟,學習也不名列前茅,但我還是覺得他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比如,他見到紙月,便改了以前的不干凈,說明他知錯就改;他幫蔣一輪和白雀傳信,說明他樂于助人;他在病危時帶妹妹去城里玩,說明他說話算話和關愛妹妹等等。這些都令我不由地開始敬佩起他。
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每個人的生活都要由自己來決定而不是取決于我們德父母。如果我們的生活任由命運來擺布的話,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無味和枯燥。生活就應該像故事中的主人公桑桑以及他身邊的人那樣,去經歷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那么我們的人生就將會成為一本獨無二的“書”。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本“書”吧!
“書”之一甜
人生中的“甜”,就好比你的奇思妙想讓你感到快樂和驕傲,或者還會有一些收獲讓你產生些許成就感。就像桑桑把蚊帳改成魚網打來了三斤魚蝦后,滋滋有味的吃著的時候的心情一樣。我想生活中的“甜”就是如此。當我考試考了一個我意想不到的成績,那時的我心心甜甜的。快樂了的像只小鳥,老師鼓勵我、父母為我加油,真的“甜”字在我腦里飄蕩……
“書”之二酸
生活中的“酸”就像是你在平常遇到的一些委屈或是讓你感到不快的事。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一次下大雪,按理說紙月應該是來桑桑家的,但因同學在班上起哄紙月最終冒著風雪向奶奶家走去。此時不了解情況的桑桑母親卻將桑桑罵了一通,認為是桑桑欺負了紙月,任憑桑桑怎么辯解也沒用,他委屈極了,內心有說不出的難受。就像我有一次和同學吵架,后來同學還打了我。老師來了,同學卻惡人先告狀說是我先打他的,老師卻不相信我的解釋不但讓我承認錯誤,還狠狠的把我批評了一頓。看著那位同學悠然自得的坐在座位上聽著我不情愿的道歉,心里酸溜溜的滋味真是不好受。不過這也讓我認識到和同學吵架本身就是錯誤的。
“書”之三苦
“苦”嘛這肯定就是人生中最艱苦和最心痛的時候了。比如說你找不到工作無法養活自己時,向親友借錢生活的那段日子中的種種艱難。像杜小康家破產后窮苦不堪,他連學都無法上只能去放鴨子,而這段經歷卻讓他收獲了堅強和勇敢。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像他那樣,盡管失去了財富讓他非常的痛苦,但他還是憑著毅力將這個家撐了起來。寫到這里,讓我想起了我最喜歡,最親愛的外公在離我而去時,我卻沒能見他最后一面時沉重而又悲傷的心情,我想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也莫過于失去最親愛的親人了。這就是我體會到的“苦”……
“書”之四辣
如果說生活中有最不幸的事,我想那就是“辣”吧!“辣”我從來沒有體會過,但從故事中我體會到了,桑桑在得知自已快要不行的時候,他也曾突然放棄自已的生命,因為他已經受夠了那種讓人痛苦不堪的折磨,但是他被溫幼菊老師給予他的力量最終重新走上了治病求醫的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病終于被一位老醫生治好了,使他獲得了重生。在“辣”中桑桑又體會到了生活中的“甜”味。我想這就是甜從辣中來吧!
我們的生活有了酸、甜、苦、辣才會妙趣橫生;有了酸、甜、苦、辣才會五彩繽紛;有了酸、甜、苦、辣才會激情澎湃。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品嘗人生的滋味吧!讓我們一起珍視生活把握命運。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8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讀書讓我忘記了打斗得沒完沒了的動畫片,讓我改掉了沉迷電腦游戲的不良愛好。捧起一本心愛的書,就像在與一位高尚的朋友 對話。
前幾天,我一口氣把曹文軒叔叔寫的《草房子》讀完了。《草房子》講了男孩兒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學習生活。六年中,他經歷了一連串看似尋常、卻又催人淚下的事。
書中的主人公有著讓我羨慕的童年!我渴望體驗像他們那樣豐富多彩的童年,即使它充滿著磨難!我想像桑桑一樣,春天 在碧綠的草地上盡情打滾;像杜小康一樣,夏天 在湖里嬉戲游泳;像細馬一樣,秋天 在山坡上放羊;能和小伙伴 一起,冬天 在雪地里打雪仗;我渴望有個小寵物,我甚至盼望著有時間在太陽底下發呆……
書里書外,童年變了模樣。一放學,我就要趕回家做作業;晚飯后,我丟下飯碗就要和爸爸布置的各種題目“搏斗”;院子里,和我同齡的孩子不少,可是他們也和我一樣“忙”,大家很少見面。每天放學后,院子里看不到游戲的孩子。唉,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讓我們不忍拒絕。競爭激烈、與時俱進的社會,讓我們不敢懈怠,我們這一代孩子的童年時光,衣食無憂,卻有放不下的負擔。
我喜歡曹文軒叔叔的書,我要以此為動力,不斷激烈自己。
小學生讀《草房子》心得感悟 篇9
今天,我讀了曹文軒叔叔的著作——草房子。由于是太喜歡這本書,我讀了沒多長時間就讀完了。文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比如說光頭的陸鶴、調皮機靈的桑桑、笛聲優美的蔣一輪、溫文爾雅的溫幼菊、美麗動人的白雀等等,讓你一看就可以記下來,并且印象深刻。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數班長杜小康了。一開始,杜小康家的生活富裕,學習很好,被全票通過當上了班長,可是由于一系列的事故,杜小康家變得一貧如洗,而且由于一件事,桑桑對他的態度也不好了。由于家境貧寒,杜小康不得不輟學回家,雖然回到了家,但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讀書,一直苦苦地央求爸爸讓他回到學校。但一直沒有實現,最后在很極端的情況下,竟然去學校偷了同學的書……
我被杜小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杜小康雖然知道家境很不好,但是他仍沒有忘記讀書、忘記學習。因為不能讀書,竟違背良心去偷別人的書,偷雖然不對,可是這一點可以體現出什么?體現的不就是杜小康對學習深深的渴望嗎?我們有些孩子,很不喜歡讀書,都希望一輩子呆在家中,永遠不去學習。我們都應該知足了!和杜小康比起來,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杜小康想讀書都不能讀啊!
讓我們也向杜小康學習,變成一個熱愛讀書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