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麻風病全年工作總結(精選3篇)
2024年麻風病全年工作總結 篇1
文山州是全國麻風病的高發地區,流行時間長、范圍廣。為消除麻風病危害,多年來,我州一代又一代麻防工作者主動擔當使命,注重防治策略,在麻風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保護各族群眾的身心健康、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我州在麻風病防控工作中已實現四個全國率先:率先在全國把麻風病納入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項目進行管理;率先在全國實行麻風病現癥患者三代和治愈患者二代血緣親屬追蹤體檢;率先在全國推行預防性服藥;率先在全國實施“互通互檢”工作。同時,還創造了在貧困地區規范管理麻風村模式等“文山經驗”,被全省乃至全國廣泛借鑒推廣。
堅持“16字方針”不動搖。一直以來,全州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麻風病防治工作,將麻風病列為重點防治疾病,制定防治規劃,落實保障措施,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全社會參與”的防治格局。
“十三五”以來,我州全面打響消除麻風病危害攻堅戰。以鄉鎮為單位實施“消除麻風運動”,落實“整鄉推進、全面覆蓋、巡回掃蕩、不留空白”的16字方針。組成查病工作小組,進村入戶開展體檢查病工作。為最大限度地發現麻風病人,擴大高危人群體檢覆蓋面和提高體檢率,我州提高工作標準,擴大疫村篩查范圍,將省級要求5年內對發現過麻風病人的村寨開展村民體檢,擴大到10年;10年以上發現過麻風病人村寨的村民線索調查率從省級要求的20%提高到80%,自然村線索調查率從省級要求的10%提高到80%;把對現癥病人的家屬體檢由密切接觸者擴大到三代內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此外,落實疫村體檢、高危人群體檢、線索調查、外出人員管理、預防性服藥質量的“五個落實”工作要求,形成可疑線索復核、可疑患者確診、新發患者服藥、新發患者家庭成員預防性服藥、疾病判愈以及疫村環境消殺在一周內完成的工作機制。目前,全州麻風病防控工作成效明顯。
堅持“對口幫扶”不動搖。為推進我州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持續鞏固麻風病防治成果,州皮防所開展對口幫扶主題活動。對已經達標的麻栗坡、廣南、富寧、西疇縣與未達標的文山、硯山、丘北、馬關4個縣(市)形成“一對一”的對口幫扶關系。日常工作中,州皮防所組織達標縣業務骨干深入未達標縣(市)開展幫扶活動,指導、幫助未達標縣(市)開展資料收集整理、現場查病等消除麻風病危害各項工作,組織開展達標縣(市)與未達標縣(市)之間的交流、學習活動。今年上半年,全州組織開展以“勠力同心戰疫情,群策群力促消麻”為主題的專項行動。活動中,組織全州麻風病防治工作人員75人,對馬關、丘北兩縣開展聯合消麻運動,對1.12萬名村民進行體檢,幫扶實效明顯。
堅持“技術幫扶”不動搖。針對當前消麻形勢復雜多變、部分縣(市)消麻工作進度緩慢等問題,州皮防所與各縣(市)建立掛鉤聯系制度,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對口幫扶。期間,不定期組織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前往未達標縣(市)開展坐診、培訓、查房等,對未達標縣(市)進行骨干人員培養、科研帶教、宣傳義診、線索復核等幫扶指導。采取“臨床業務+消麻”相結合方式,持續提升未達標縣(市)的麻風病防治及皮膚病診療能力,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服務。
堅持“黨建幫扶”不動搖。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由州皮防所麻風防治協會、臨床診療和行政后勤3個黨支部與各縣(市)形成幫扶關系,創建“領導+支部+臨床業務骨干”的掛聯幫扶機制,開展對口幫扶活動,扎實推進消麻運動有序開展。
堅持“科普推廣”不動搖。除了進一步規范診療、救治工作外,普及知識、促進報病、及早診治、控制畸殘是消除“恐麻”“歧麻”的主要手段。近年來,我州利用傳統方式和新媒體平臺開展麻風病防治宣傳教育;協助教育部門對中小學校開展麻風病科普知識進校園、進課堂;以“世界麻風病日”等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進麻風病科普知識宣傳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進課堂,進一步消除社會歧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每年積極開展“州、縣、鄉”三級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診治水平。自20xx年以來,全州累計開展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1300期。通過宣傳培訓,全州共計上報麻風病可疑線索2.35萬條。
2024年麻風病全年工作總結 篇2
夏秋季是腹瀉病的高發季節,為加強腸道傳染病疫情的監測,提高腹瀉病就診病人的登記率、報告率,防止以霍亂為重點的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根據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轉發的山西省疾控中心《關于進一步加強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舉行了5月10日的腸道傳染病全員培訓,應到26人,實到25人。培訓結束后進行了簡單的培訓考核,試卷平均分達無不及格人員。
本次培訓主要內容是加深對腸道傳染病的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規范,流行病學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及報告制度的`認識,提高衛生院全體職工及各村衛生室村醫自身防護、預防和控制,避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及醫源性感染的發生。從而提高我鄉傳染病防治的整體水平。
通過這次學習,我鄉衛生技術人員傳染病防治知識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集中表現在:
一、一部分村醫基礎水平不高,在今后工作中應對這一部分人員加強培訓,使其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需要。
二、極個別人員存在麻痹思想,對傳染病形勢過于樂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不斷學習,提高我們的技術水平,為全鄉廣大群眾健康服務。
2024年麻風病全年工作總結 篇3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麻風病防控工作力度,普及麻風病防治知識,10月19日下午,縣疾控中心、川師大實驗外國語學校聯合在該校學術會議廳舉辦了一場麻風病健康教育講座。參加本次講座的教師及學生代表共150余人。
講座上縣疾控中心結核慢病科科長楊晴通過提問與互動,深入淺出的講解麻風病的基本知識:什么是麻風病?麻風病是如何傳播的?麻風病的主要癥狀是哪些?懷疑得了麻風病應該怎么辦?怎樣預防麻風病等等,向現場師生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學道理。工作人員、志愿者現場共發放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150余份。
通過這一次健康教育講座,讓學校師生廣泛了解麻風病的防治知識,形成理解、關心、支持麻風病防治事業和良好氛圍,對我縣麻風病的防治工作起到更好的促進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