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領導貫徹落實聯系點制度工作總結
旗領導“八聯系”工作總結
按照《中共##盟委、行政公署關于在盟級領導干部、旗縣市四大班子成員中建立聯系點制度的實施意見》要求,##旗深入開展了領導聯系點活動,積極拓展旗領導包鄉、重點項目專項推進、旗領導聯系重點企業等制度的活動內容,強化組織、周密部署,全旗20名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同志以活動為載體,積極深入基層,切實幫助基層解決生產生活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心關注群眾疾苦,開展調查研究,總結經驗,以點帶面來指導全旗工作,搭建了謀發展、促發展的平臺,有效地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現將##旗四大班子成員貫徹落實聯系點制度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開展步驟
##旗高度重視領導干部“八個聯系”工作,積極組織落實,在此項工作中,四大班子成員,一是按實施意見要求,切實履行職責,確保不走過場,確保取得實效。二是帶頭深入學習,帶頭調查研究,帶頭解放思想、總結經驗來指導工作。三是認真傾聽民聲,了解實情,解決實際困難。四是領導干部到聯系點輕車簡從,不擾民,不增加基層負擔,真正做到了為民、務實、清廉。
二、活動開展情況
(一)幫助聯系鄉鎮研究發展思路,加快推動生產發展。年初以來,旗各大班子成員深入聯系地區,聽取各地發展情況匯報,幫助研究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完善發展措施。旗委書記劉振財先后兩次深入所聯系的巴彥高勒鎮現場辦公,幫助研究確定小城鎮建設框架、新農村建設、主導產業培育等鄉鎮發展思路,協調解決了石頭井子村楊樹林屯不通電問題,并幫助協調改善了7個村委會辦公條件。在全旗領導聯系點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旗長王旺盛先后幾次深入到新林鎮進行實地調研,對新林鎮奶牛養殖小區、新農村基礎設施等問題提出了指導意見,幫助新林鎮發揮區位優勢,確立了以農牧業產業化為主攻方向,帶動城鎮建設,活化畜產品、山產品交易和流通,并幫助聯系的嘎查村解決了橋涵和校舍維修問題,落實村委會建設資金10萬元,新建水澆地4000畝。人大主任海龍就聯系點活動做了認真安排,每月平均深入聯系點巴達爾胡鎮至少2次以上,隨時了解該鎮的工作動態和存在的實際困難,及時幫助協調解決了電力線路改造等問題。政協主席哈達在領導聯系點活動開展以來,多次深入到圖牧吉鎮及該鎮青龍山嘎查,通過召開班子成員座談會等形式,了解該鎮的各項工作計劃和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幫助謀劃發展思路。8月7日,政協將第三次常委會議安排在圖牧吉召開,進一步加強了與所聯系地區的溝通。旗委常委、政府常務副旗長圖布新同志在深入其聯系點音德爾鎮進行調研后,積極幫助謀劃設施農業發展。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長巴圖同志在掛職鍛煉期間,心系聯系對象,通過電話溝通的形式經常與聯系點保持聯系,在掛職鍛煉結束后,深入到所聯系的巴彥##拉嘎工作部進行了實地調研和走訪,聽取了工作匯報,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情況下,幫助完善發展思路,并指導石頭城子村要狠抓牲畜交易市場的發展和擴大。旗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白云海同志通過聯系,為努文木仁工作部引資100余萬元,建設了生豬養殖廠1處。旗政府副旗長李振林同志為所聯系的小城子工作部協調了發展肉牛產業貸款100萬元,現已購進西門塔爾品種牛200余頭。
在旗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的帶動下,其他領導也都采取不同形式,圍繞推動生產發展,深入聯系點積極開展工作,特別是在培育主導產業、爭取項目、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領導在聯系點活動中,始終高度關注生豬、白鵝產業的發展,及時了解產業發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春耕期間,各包鄉領導及時深入所聯系鄉鎮,調查了解指導春耕備生產,協調解決生產物資問題。防汛期間,各包鄉領導也都及時深入第一線,巡查重點堤段和險工險段,檢查防汛救災物資儲備,組織、指導各鄉鎮做好生產自救工作,安置受災人員,對受災農田進行及時復種。截至目前,各大班子成員深入聯系鄉鎮110余次、嘎查村50余次。
(二)指導聯系村制定發展規劃,提高農民思想認識。四大班子領導到所聯系村后,詳細了解基本情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在巴彥高勒鎮永合村聯系點,旗委劉振財詳細了解了該村基本情況,積極幫助謀劃奶牛、育肥牛養殖項目,解決學校校舍搬遷問題,消除了學生過省級通道上學的交通安全隱患,并協調電視臺解決了該村有線電視入戶問題。在謀劃如何提升永合磚廠經濟總量問題上,劉振財同志認為,永合磚廠要在年產500萬塊磚的基礎上,擴大投資和生產規模,瞄準城市建筑行業,拓寬市場,加快技術改造,年內爭取生產1000萬塊,不斷提高經濟總量。旗長王旺盛在新林鎮保林村,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該村解決了橋涵建設、校舍維修、村委會建設、水澆地建設等實際問題。人大主任海龍在巴達爾胡鎮烏都岱嘎查,積極與金融部門溝通,幫助養殖戶聯系了貸款,解決了部分養殖戶因缺少資金無力購置奶牛以及急需打深水井問題。其他各位領導也都先后深入村屯,解答了鄉親們最關心的問題、了解各方面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協助聯系嘎查村制定發展思路,為嘎查村干部、群眾脫貧致富達小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強了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