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2011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保安全、強素質、提質量、出特色”的工作目標,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集中精力抓管理,上下一致抓質量,努力促進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主要工作目標
(一)九年義務教育
1.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輟學率控制在0.5%以內;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8%以上,年輟學率控制在2%以內,初中三年保留率達95%以上;視力、聽力和智力三類殘疾人口入學率均達80%以上;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合格率達100%。
2.構建德育工作的長效機制,確保中小學在校生違法犯罪率為零。完善幫扶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長效機制。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70%以上的農村中學、90%以上的農村小學建有學生勞動實踐場所。
3.科學、合理編制學校經費預算。在保證學校正常安全運轉的前提下,安排公用經費總額不低于40%的資金用于學校發展;校園方責任險達100%;教師平安保險不低于90%。
4.中考成績進入全市前三名,高考成績較上年前移。
(二)高中階段教育
大力發展高中段教育。圓滿完成或超額完成普通高中招生和職業高中(中專)招生計劃,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力爭達到70%以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啟動縣職業教育中心建設。普通高校本科上線率、重點線上線率比上年有所提高,大專以上錄取人數占考生總數97%以上。
(三)幼兒教育
年內新增2-3所鄉鎮中心示范幼兒園,3-5周歲兒童入學率達到80%以上,學前一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
(四)辦學條件改善
加快農村標準化學校創建進程,爭取言愛基金學校建設項目,加快縣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基本完成永陽中學、萬福中學、官田中學改造,全年新建改建校舍3萬平方米,完成縣立中學塑膠跑道建設,完成縣立中學、縣二中通用技術實驗室裝備。實施校安工程,消滅d級危房2.18萬平方米。積極打造一批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花園式”學校。全面完成普九債務化解任務。
(五)加強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
全年培訓中小學教師2100人,其中培訓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800人;評選一批優秀教師和校長;在全縣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基本達標的基礎上,各階段教師學歷提高不少于5%。
(六)積極落實民生工程
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教科書費。成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認真做好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工作。改進高中、初中貧困生救助方法。督促鄉鎮政府建立扶貧助學的長效機制。確保學校安全穩定,不發生學校責任事故,群體越級上訪事件為零;落實教育民生工程,爭取在全市排位前三名。
三、主要工作任務和措施
(一)加大安保維穩工作力度,確保教育和諧穩定
1.積極創建安全文明校園。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對出現嚴重校園責任治安問題的,在評優時實行“一票否決”,并視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進行處理。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有計劃開展防災防火安全疏散演練,增強師生自救能力,學生宿舍每層配備滅火器;完善照明設施,加強學生養成教育,高層建筑實行劃區域下樓,重要時段安排教師在樓口值班,杜絕學生踩踏事件的發生;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購物渠道的監督管理,教育學生不買地攤零食,確保師生飲食安全。加強學校門衛人員值班管理,嚴格實行進出校門登記詢問制度,中心小學要督促轄區內學校校門關鎖的安全,有條件的學校在校門口要安裝電子眼。
2.堅持開展預防甲型流感和季節性傳染病防控工作,完善預防工作管理體制,進一步抓好“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有計劃落實甲流疫苗接種工作,采取措施,確保師生安全。
3.提高機關工作效能和服務質量。發揮教育便民服務中心功能,提供教育法律政策咨詢服務,做好來信來訪的接待受理工作,快捷化解矛盾,維護教育系統穩定;嚴格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塑造教育系統的新形象。
4.堅持不懈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實施,規范校建管理秩序,做到保質量、保安全、保進度。
(二)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進一步加強學生品德教育。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舉行中小學生讀書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和辯論賽,開展中小學生《三字經》《弟子規》齊誦比賽,通過書香校園的建設活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
2.繼續推進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開展全縣性“有效教學”課堂教學大比武和教研、評估活動,組織開展第一批“有效教學”試點學校的考評工作,指導第二批試點學校的申報;分片召開有效教學工作經驗交流會;抓好義教階段第二輪課程改革的指導和深化工作,促進課改健康發展。
3.健康有序,穩步推進高中課程改革。一是嚴格執行《關于提高我縣高中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注重抓好過程實施,抓實抓細教學常規。二是抓好高中新課程實驗階段性評估,完善《吉安縣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評估方案》,加強過程管理,獎優罰劣,確保新課程實驗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召開高中課改階段性總結會,通過調研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促進高中課改健康發展。
4.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圍繞人才市場及社會發展需求,加強骨干專業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教育發展水平;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繼續加大《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宣傳,切實轉變廣大學生及家長的教育觀、人才觀、成才觀,努力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啟動縣職業學校(職教中心)項目建設工程。繼續抓好“初中后”、“高中后”職業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