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建議書(精選3篇)
愛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建議書 篇1
親愛的朋友們:
環境問題已成為了二十一世紀必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當今最頭疼的問題。 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社會生產力突飛猛進。工業大發展在帶給人們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大量廢棄物的排出、人工合成有毒化合物的擴散等等。無數水土豐美的地方變成了不毛之地,無數原本富饒的土地日益貧瘠于是,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各國都在為保護環境做著大量的工作。
我給大家舉幾個小例子。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卻是魚蝦絕跡的污河。1952年12月5日,英國首都倫敦發生了令人震驚的“迷霧事件”,約有1xx人因這次事件而喪生。這次事件的罪魁禍首是“硫酸霧”,它是由漂浮在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水霧和粉塵共同作用的結果。硫酸霧中所含有的大量有毒成分和粉塵被人吸入肺中后會沉積下來,進入血液,流遍全身,這才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后果。
由此我鄭重向仍未覺悟的人們建議:
1、植樹造林可以保護環境但并不是任意植樹就可以起到這個作用。要想保護當地環境,必須要選擇當地適合的樹種。同時各種樹種交替使用避免栽種單一并且要保留足夠的空間,以助于其他級別的植物繁殖生長。此外還要增加植被的多樣性。這樣才容易形成像天然林的生態系統,才能保護環境。
2、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其實,地球上的水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并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源更加緊缺的狀況。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準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如果沒有了自然資源,地球上將會有幾百個物種滅絕,洪水肆虐、沙漠擴大,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自身都將遭受災難性的打擊。所以我們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愛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建議書 篇2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愛護她。可是,我們是怎么做的呢?
只圖一己私欲、為了自己的方便,隨手亂丟垃圾,為了自己方便、為了自己的利益,把清清的河水、變得渾濁、踐踏小草、砍伐大樹,地球是我們所有人的賴以生存的家園啊,我們應該保護它,而不是傷害它。
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玩耍,我們來到了看牦牛的地方,只有兩只牦牛、它們的家全是垃圾,我看到許多的大人、小孩都拿這個草、葉子喂它們。我說:“爸爸,我們去買個白菜喂牦牛吧。”我本來覺得爸爸會給我買,可沒想到,爸爸卻一臉正義的說:“你知道為什么動物會滅絕嗎?”“啊?干嘛要問這個呀,爸爸。”“你看,牦牛的籠子里全是塑料袋,他要是餓了,就要吃塑料袋了。”我想到了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只動物園的熊肚子里全是塑料袋,就是因為,人類隨便亂丟東西。只聽見老爸又說:“牦牛和其他動物都有專門的飼料,是讓這些人胡弄的嗎?”我看到一個大哥哥在弄白菜,我想去制止他,“哥哥……”“你是不是想要白菜啊?”哥哥滿臉友善的說。“那個……我……”半天我也沒說出口,不過卻有了白菜,我很想喂,可是又想到爸爸說的話,這是,我看到了一個摘葉子的小男孩,我就把白菜給了這個小男孩,讓他別摘葉子了。
不過,接下來這件事,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愛護環境。我們來看大猩猩,我趴在圍欄上,此時,我看到了不該看到的一幕,一個猩猩拿這個塑料袋,往嘴里塞,我就生氣的說:“干嘛呀,這還是看動物嗎,這是害動物。”很多人都看著我,我生氣的看著猩猩,可是距離太遠了,我也沒辦法幫猩猩。
亂扔垃圾、浪費糧食、害了動物,這三大罪行誰能承擔?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保護好它們,從現在開始,不浪費一厘米、不浪費一點菜、節約用水、洗米水可以澆花、洗手水可以拖地、愛護動物,可以看看它們,但請不要傷害它們。快快行動起來,保護自然生態!熱愛我們的母親,不要再讓她傷心和失望!
做地球媽媽的好孩子,保護她!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愛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建議書 篇3
臨湘市政府:
地球是我們的家,同時也是我們的母親,地球無償的供給我們各種資源,而我們卻在為一些蠅頭小利不顧后果的肆意去破壞她。正如《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說的,我們不能指望破壞了地球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地球如果滅亡了,那么降臨到地球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所以,我們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保護我們的地球,愛護環境,望做到以下幾點:
1、珍惜現在的每一口空氣,把工廠帶來的污染盡量減少,要制止亂砍亂伐森林的行為,要少破壞大自然;
2、不要濫用各種資源,如煤,礦,木,水……如果這些資源被無止境的開采,當沒有資源時,就不能生存了。
3、水是生命之源,但它又太少了,用洗菜的水可以洗碗,用洗衣服的水沖馬桶。
雖然我們一兩個人改變不了地球的命運,但是要全國人民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地球,地球就能炫出青春的笑臉。
建議人:
20xx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