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建議書范文匯編(精選3篇)
校園建議書范文匯編 篇1
x校長:
近年,環境污問題日趨嚴重,空氣污染及紫外線指數攀升、城市的熱島效應、海岸線上升,都為地球生態及人類居住環境響起警號。 有科學家警告,若不及時保護環境,電影《明日之后》所展現的冰河時期,可能會在不久將來出現。因此,環保工作及教育亦逐漸受到社會人士的重視。 為響應環保,今年學校擬定環保教育為其中一個重點發展項目。 而為更有效推行環保育,本會建議校方推行「綠化校園計劃」。
推行「綠化校園計劃」,可達到以下效果:
有效提高同學的環保意識:保護環境,應由教育做起,而讓同學直接參與環保活動,更能有效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綠化校園的工作,多交由同學管理,在長期的直接參與過程中,同學的環保意自會逐漸提高。
美化校園:綠化校園包括在校內栽種植物,若學校的正門、操場、花圃、走廊、以至課室,皆栽種樹木或盆栽,校園環境定會變得更為優美。
增加同學對校園的歸屬感:推行綠化校園計劃,同學有較多機會與同學合作管理校園環境,既能營造團結合作的氣氛,又能令同學明白到自己也屬于學校的一份子,對學校的歸屬感自能有所提高。 而校園環境優美潔淨,也能令同學更熱愛校園。
有關「綠化校園計劃」的具體內容,本會有以下建議:
圍繞校舍栽種樹苗:學校可以購入樹苗,然后圍繞校舍裁種。 樹苗長成叢木后,校舍四周林蔭處處,既能美化環境,又可阻隔部分由校外馬路傳來的噪音,而樹蔭更可成為同學休憩的地方。 學校可以舉辦「校園植樹日」,邀請全校同學參與,裨便建立團結精神,共同進行校園綠化工作。
于正門、走廊及課室種植盆栽:學校可以購買盆栽,放置于學校正門及各樓層的走廊,綠化校園環境。正門的植物,可交由本會照料;各樓層的盆栽,則可交由附近的班別打理。 另外,學校可為每班購入種子及花盆,然后讓同學在課室內栽種植物,藉此提高環保意識,訓練同學的責任心。
于學校天臺開辟花圃及魚池:學校的天臺鮮有師生使用,便用率甚低。故本會建議將天臺開辟為花圃及魚池,既可進一步綠化校園,美化環境,又可以增加校園活動空間,讓同學在課余時間,有多一個休憩的地方。 至于花圃與魚池的管理工作,本會亦愿意承擔。
購買物資及改裝天臺,大約需消耗資一萬元。 而上述計劃,亦可于十月正式開展,本會愿意全力協助推行有關計劃。
以上建議,望校長能詳加考慮,采納推行。
環保學會會長謹啟
校園建議書范文匯編 篇2
尊敬的領導:
你們好!
我是六年級四班的一名學生,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學習了已有五年之久了。早晨,伴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我來到校園;晚上,踏著夕陽的余暉,我與美麗的校園揮手告別。每天九個小時在校園里的生活使我和這個充滿活力的校園建起了深厚的感情。
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校園里,還有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在校園的操場上,走廊上,我們常常都能見到揉成一團的廢紙。有些紙上甚至沒寫過一個字,卻被人丟棄,被無數只腳無情地踐踏。一個完好的本子,被人撕裂后,塞滿了排水道。這些都是一些不懂得節約的同學的“杰作”,他們寫錯字以后不用橡皮擦擦掉重寫,而是很干脆的撕下整頁紙,這樣反復幾次后,一個完好的本子就所剩無幾了,怎么辦?丟掉!自然就形成剛才的景象。
為了能讓生活在校園里的人和我們這座美麗的校園一樣美麗,我向校園提出以下的建議:
1、在校園開展“節約資源,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的活動,向學生宣傳保護環境的知識。
2、在校園內增強環境管理。愛護環境,不亂丟亂扔廢紙。
3、經常舉辦環保活動,讓保護環境理念深入人心。
4、在校園通過廣播、雜志、貼畫等多種形式宣傳。
希望領導在百忙之中抽空看一看我這個小學生呈上的這份建議書。我衷心的希望我的這一紙建議能為校園的未來呈現美麗,為校園未來的美好藍圖增添一抹色彩。
祝校園的明天更加美好!
校園建議書范文匯編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教室是我們求知的殿堂,學校是我們生活的家園。當我們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中漫步、在整潔干凈的教室中學習、在清風習習的有名潭邊畔欣賞美麗的校園景色時,一定會感到心情舒暢。為了號召大家保護校園環境,愛護公共設備,現針對我校實情,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愛護學校環境。嚴禁隨地吐痰、不亂刻亂畫,亂扔亂放垃圾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
二、愛護學校綠化設施。呼吁廣大師生不踐踏綠地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不翻越綠化帶、不在綠化帶上停放車輛,愛護花草樹木。
三、愛護學校公物。愛護教室桌椅門窗、塑膠操場、校園體育設施等公共物品設備。
四、珍惜水電資源。隨手關燈擰緊水龍頭,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杜絕浪費。
五、愛惜糧食避免浪費。在食堂就餐時做到有序排隊、文明用餐,倡導勤儉節約。
六、遵守社會公德。力求團結友愛、行為規范、舉止文明,共同維護校園秩序。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建設和諧校園。讓我們攜起手來,使保護環境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我們內化的自律;使倡導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我們自覺的言行。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建和諧校園,使我們的校園環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