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好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爭做四好教師心得體會 篇1
自治區黨委教育教師工作會議針對新疆未來一個時期的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理念、新目標、新辦法,會議內容提氣提神振奮人心。圍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講話中強調的“立德樹人”“三位一體”育人等內容,各族教育工作者表示,將立足本職崗位教書育人、行為示范,爭做新時代新疆特色好老師。
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制定實施細則
大學之道,在于明德。會議提出要以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為重點,突出抓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對此,有著25年教齡的民豐縣民漢初級中學教師麥提圖爾蓀·伊敏深有感觸。“教學不只是教科書上的,還要加強在德育方面的教育,需做到統籌兼顧。學生無論將來是務農、打工還是經商,首先要學會如何做人。”提到參會,麥提圖爾蓀非常激動,她說,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對她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她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今后還要更加努力,教育好學生,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會議把德育工作提到了一個新高度,在新形勢下有了更具體明確的要求。”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毛文新說,沒有好的德育就沒有好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不僅僅是指中考、高考升學率,教學質量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其中德育尤為重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今后教育相關部門將在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基礎上,加強音、體、美等全學科育人,并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加強合力育人的實施力度
加強德育教育,學校、家庭、社會缺一不可。會議中提出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發揮“三位一體”作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互動機制。
和田市第五中學家長學校已有十余年的時間,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共同育人,校長翟啟勇說,除了日常家長會、家長學校開放日活動外,每年學校都會印制家長手冊,將教育教學理念、惠民政策等傳遞給家長。同時,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演出、部隊慰問等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將愛國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其中,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后,學校還要繼續加強合力育人的實施力度。”翟啟勇表示。
庫車縣玉奇吾斯塘鄉拜什格然木小學教師阿布地熱木·卡爾巴依說,德育教育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而是要融入到日常的教學和社會實踐當中,通過加強和家長的溝通聯系,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德育工作需要每個老師、家長都應該配合學校做好德育工作。任課老師在課堂上發現學生的問題,哪怕一個細微的細節,都要及時和班主任、家長溝通,配合學校做好學生工作。
“學校發放家校聯系卡,開通網絡家長會,由家長共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我認為這些都是加強‘三位一體’合力育人的有效措施。”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一位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認為,“三位一體”育人,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才搭建了強有力的支撐平臺。
用“四好”老師新標準打造隊伍
好老師的標準是什么?會議提出,要做有歷史責任感、做為人師表、做立德樹人、專業過硬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師。“四好”老師的標準具體詳實,引起了參會老師們的共鳴。
新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歷史老師劉沁說,作為一名教師,首要任務是教育學生要熱愛國家,維護民族團結,每個老師都應該承擔起這項任務。日常教育教學中,應該擴充專業知識,做到傳道、授業、解惑,不斷提升完善自己。
“今后我們將以‘四好’老師為標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新疆大學校長塔西甫拉提·特依拜認為,會議為今后提升教師隊伍質量建設指明了方向。學校將把教師隊伍建設當作最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用“四好”老師新標準打造隊,讓教師充分發揮學生引路人、文明傳承者的作用。
自治區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梁超表示,會議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重大歷史意義,是我區教育未來發展的思想指針和行動總遵循。教育廳將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和張春賢書記重要講話,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同時,將開展“爭做新疆特色好老師專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按照“四好”老師新標準,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爭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師。
爭做四好教師心得體會 篇2
雖然做教師難,做好教師更難,但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不甘平庸,力爭上游。要做到學生成績好、課堂藝術好、教育科研好、社會聲譽好,爭當“四好教師”。
學生成績好——立足之本
“成績才是硬道理”,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因此,衡量一位教師優劣的最主要的指標是看其所教學生的成績如何。當然學生的成績并不只是狹義上的“阿拉伯數字”,還包括學生的能力是否得以發展、個性是否得以彰顯、創造潛能是否得以發揮、人格是否健全,學生能否在教師的教育和熏陶下,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有較明顯的發展。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名教師所教學生成績不合格,那么不管他如何能說會道,他所謂的教學水平如何上乘,賽課比賽獲得多高級別的獎項,也不管發表了多少論文,都不能說是個好教師。
課堂藝術好——成長之基
課堂是教師的生命線,是教師的成長基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課堂藝術的高低是衡量一位教師是否優秀的一個重要指標。平時,我們也會發現,有的教師所教班級的分數雖然不錯,但課堂教學缺乏藝術性:教師照本宣科,崇尚“滿堂灌”和“填鴨式”,學生高分低能。這樣的課堂教學充其量只是處于原始起步階段,這樣的教師也絕不是真正的好教師。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教師就需要在平時嚴格要求自己,夯實自己的“內功”,提高自身的內涵。“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自己的課堂教學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就要博覽群書,與專家名人對話,認真揣摩和研究他人的教學方法,廣泛吸收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同時要學以致用,潛心教改,不放過平時的任何一次機會,在“家常課”的千錘百煉中提升課堂教學藝術。
教育科研好——發展之源
好教師還必須是科研型教師,致力于通過教育科研提升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教育科研為自己插上騰飛的翅膀。同時還要學會反思,在反思中不斷修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能筆耕不輟,及時將自己的教育教學感悟加以記錄,通過總結提煉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成為寶貴的科研成果。
這樣的教師往往能自覺地將“讀書、實踐、寫作”三者有機結合,走“科研興師”之路,向科研要效率,做“實踐的反思者”和“反思的實踐者”。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自我,而且還能啟發引導其他教師,為其他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成為照亮他人前進的“燈塔”和“指路明燈”。
社會聲譽好——立身之魂
“金杯銀杯,不如好的口碑”,好教師必須能經得起社會的考驗,在家長、學生和社會上有良好的口碑和聲譽。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高尚的人格魅力,定將使學生肅然起敬。
有的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傷害學生的身體和人格尊嚴;有的教師熱衷于有償家教、搞創收,伸手向家長要紅包;有的教師混跡于“三教九流”,參與、游戲……這樣的教師終將讓學生討厭,受家長恥笑,為社會所唾棄。
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我們不僅要做好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做好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教師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驕人的業績和高尚品德贏得學生的信任,得到家長的好評,博得社會的喝彩。
爭做四好教師心得體會 篇3
怎樣才能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老師呢?我認為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師,首先要了解新疆、熱愛新疆。在新疆,牢固樹立“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理念非常重要。我們教師要自覺承擔起反分裂反滲透的職責任務;為學生樹立榜樣、為社會樹立標桿,用一個個“微行動”教育感染學生、帶動影響身邊的人。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在品德課、班隊會課等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將反分裂反滲透教育貫穿始終,實現集中教育進課堂、進頭腦。進一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反分裂反滲透的自覺性。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師,其次要熱愛教育事業。要把教師的職業看作是神圣的事業,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人們常說,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老師,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師德。一位哲人說過:“知識不足,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識卻無法補償”。
教育是解決新疆問題的治本之策,我們要了解新疆教育的特殊性,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與少數民族師生、家長相互尊重、相互欣賞、互相幫助,牢記自己的身份和神圣職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