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通用3篇)
小學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 篇1
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梁”, 現在的聯系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等,為什么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里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
10月14日利用休息時間,我和班主任全老師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么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羅李慕陽的家長對我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匯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最后我說到:“我們學校辦得紅紅火火,學校大門要擠破,班級容量也很大,我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于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么建議的可以盡管提出來。”羅李慕陽的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學生張綺云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里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何歡見到我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松和諧的閑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于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于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念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于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小學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 篇2
了解家長對學校的需求,增進教師與家長的親近感,聯系師 生情感,促進家長、學生、教師間的合作。同時也為了增進學校與家 庭間相互了解與合作,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提升教育效 能。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南寨小學教師師實行每月家訪計劃,對部 分學生進行了家訪,感受頗深,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領導 我校為了更好的完成家訪工作專門成立了“家訪領導小組” : 組 長: 祁會軍,副組長: 郭敬玉 成 員:班主任及科任教師。
學校明確了家訪制度,把家校聯系工作納入“班主任工作考核” 及“教師日常工作考核”內容之一;專門設計了家訪記錄表格,讓教 師在家訪時進行填寫, 并在規定時間上交, 使家校聯系活動定質定量, 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注重活動實施的過程 重視家訪活動,在開學初即召開家訪動員會議,讓教師明確家訪 目的,端正家訪態度,提出家訪要求,一方面向家長全面匯報學生在 校學習情況,做到不告狀、不指責,了解學生在家表現,與家長共同 商討教育策略;另一方面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教育特點及教學特色,爭 取家長的支持,起到宣傳學校的目的。 教師認真分析學生情況,制定了家訪計劃,由班主任組織,主動與家長聯系,開展家訪活動。此次活動形式以教師上門為主,還有電 話訪談、網絡訪談。時間一般放在周六、周日和晚上 5:30-6:30 的 時段,提前和家長、學生預約,盡可能不給家長帶來負擔和麻煩,做 好學生的心理準備工作。每到一家,教師都詳細詢問孩子各方面的情 況,并真誠指出家教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的真誠與愛心得到了廣大家 長的稱贊,家長都十分熱情,談話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進行,老師們 感慨地說“我發現只要我們真心對待家長,一切從孩子出發,家長都 能積極支持學校的工作。 本次活動共有 10 名教師參加,走訪了 68 ” 多戶家庭,占總數 49%以上,通過家訪,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生的 行為習慣很大改善,家校共育的氛圍濃厚,達到了預期效果。
三、家訪中取得的成就: 1、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 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 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 用。 2、家長、老師互相信任。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 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全面的 家訪,了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 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3、多棱角認識學生。了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 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走進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 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4、換個角度看家長。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 5,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 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家訪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 我校將多方位組織 家校活動,真正把家訪工作落在實處,致力于有效家訪。
小學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 篇3
今年寒假,我和冀老師走訪了王、馬、陳等同學的家。經過這次家訪工作,我感受頗深。在家訪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和重視,也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責任重大。
家訪帶給我們的收益很多。首先我們深入到家庭,細致地了解了學生的家庭狀況,同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家的表現,為開學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其次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的避免孩子問題的產生。教師注重進行家訪,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由根據的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陳興昊的媽媽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活潑,學習成績不理想,我們告訴他不要總在別人面前數落孩子,應該多找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只要孩子有進步就得表揚,這樣孩子對生活和學習才有信心,才有動力。再次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發展。親自上門家訪能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拉近與老師的距離,尤其是學習差的孩子,而且更能夠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的老師,也就是的學習動力,尤其是中學生,他們的學習動力絕大多數首先取決于對老師的喜歡。一旦喜歡老師,就喜歡學習這門課程,這樣就能形成良性循環,讓孩子逐漸自信起來。
通過家訪,我覺得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要使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具備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要有像父母對孩子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并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為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和我們的思品課。其次要尋找學生的優點。人人都想獲得別人的贊賞,中學生更是如此。特別是對于學習等各方面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們更應該想盡辦法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次要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與這些學生及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的了解他們,從而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家訪使我懂得了怎樣去理解和關愛學生,也使我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今后我會在假期期間堅持家訪,通過家校聯手使孩子們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