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通用3篇)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和校友們,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 20xx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首先,我代表胡凌云書 記和全校師生員工,向 3393 名同學表示真誠的祝賀,祝賀你們通過了艱苦的努力 和嚴格的思維訓練,并獲得了可喜的成績,同學們,你們畢業了!
我提議,全體畢業生同學,以你們最真摯的方式,向一直關愛培育你們的親友 和老師們傳遞出感恩與敬意!
剛才,在播放畢業短片和授予學位時,大家的掌聲和歡呼聲讓我們感受到了你們的激情和活力,也仿佛回到了20xx年,那是我第一次作為校長歡迎大家的到來, 并承諾過要做學生的校長,現在想起來,還是那樣溫馨,因為我也與你們共同成長。 四年前,你們作為首屆“90 后”唱主角的本科生,開始了專屬北航的生活記
憶,也幸運地進入了男女生 3.5 比 1 的年代;你們是以“3”開頭學號的最后守護 者,曾為了學弟學妹志愿去體驗沙河校區的運行,但自己卻持續三年做了學弟學妹, 有時也無奈的充當過“壯丁觀眾”;你們迎來了祖國 60 周年華誕和北航甲子之年, 曾在甲流的沖擊考驗中,完成了最短的軍訓,結束了令人揪心的“躺槍”時光;你 們征戰“馮如杯”,看到了北航的前進方向,在畢業晚會上展現了你們“高端、大 氣、上檔次”的宣言。
有位同學對我說,從前的我害怕決定,逃避責任,而往往到最后逃無可逃時, 才后悔自己的怯懦,他懂得了,擔當才是自信的源泉。四年來,你們讓我逐漸學會“給跪了”與“傷不起”等許多流行語。我也逐漸知道,你們慢慢地發現,生活就 是笑笑別人,順便再讓別人笑笑,從“賣萌”中走進走出,因為你們說,心自由, 生活就自由,要學會聽進去批評意見;你們慢慢地也發現,想贏得尊重先要學會尊 重,快樂不在于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包容的多,因為你們說,心簡單,世界
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而重要的是養成健康的人格,因為它將會改變命運;你們 慢慢地還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知識很重要,抱怨很無助,但絕不能向 困難和挫折低頭,因為你們說,心有多寬,路就有多長,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因為得失不可能永遠,而自信與擔當是一種品質與智慧,它能改變生活質量。我想, 你們將會發現,盡管學校的考試很麻煩,而假期與畢業會帶來一段輕松和憧憬,但 社會的“考試”很實際,而只有“畢業”之后才能快樂與成功;你們也許還會發現, 物質上的成功很重要,但僅僅物質上的滿足卻無法讓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重要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絕不能讓脾氣與本事一起增長,特別是本事沒長,脾氣 猛長!
四年前,我曾問過大家一個問題:面對新生活,你是否做好了準備?四年后, 一位同學對我說,有一天他凌晨三點走出實驗室,回頭望著依然燈火通明的新主樓 時,他對自己說,這就是我要來的地方。在今天的畢業典禮上,我希望每一位同學想 一想,四年來自己究竟收獲了什么?
我認為,四年來,你們引領創新發展。航空學院的張子旭、王亞龍和儀器學院 的孫利、宋曉瑞同學組成的團隊,首次榮獲了 20xx 年在美國舉辦的國際航空設計 大賽高級組冠軍,王亞龍同學還獲得了第 12 屆全國“挑戰杯”競賽特等獎,自動 化學院沈琳同學、法學院邢弼家同學獲得了一等獎,能源與動力學院朱嵐鋒同學榮 獲第六屆首都“挑戰杯”一等獎,新媒體學院李佳越同學獲得第七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競賽金獎;化學與環境學院的賀帥同學,在王廣勝和郭林老師的指導 下,在納米硫化銅的微結構和性質研究中,發現了在較低無機填充量條件下的吸波 性能,并在國際主流期刊上發表。
四年來,你們示范青春風采。自動化學院付劍津同學在 20xx年第 20 屆世界 腦力錦標賽中,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美譽;新媒體學院陳雪燃同學創作了近 50 首歌曲和純音樂,為《我要上春晚》舞蹈節目配樂,舉辦了北航首次學生個人畢業 演唱會;人文學院梁牧笛同學積極參與“Education Without Borders 國際學生學 術會議”、“全國大學生模擬 APEC 總決賽”和廣西支教項目等活動。
四年來,你們追求自強擔當。自動化學院史大龍、計算機學院張凱和儀器學院
陳浩同學雖然經濟困難,但他們自立自強、勤奮好學,贏得了北航學子的最高榮譽; 材料學院黎宏濤同學在沙河校區進行創業實踐,創辦了北京華濤家園商貿中心,品 嘗了創業的“初戀”;物理學院王瑋彬同學大一就在老師指導下參與科研,作為團 隊負責人完成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自動化學院“志航班”的同學們, 立志投身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成為北京高校“我的班級我的家”十佳班集體。 許多教師告訴我,你們身上有太多可圈可點的業績和感人的故事,你們中有
3498 人次獲得獎學金,2726 人次和 253 個集體獲得過表彰。讓我自豪的是,你 們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經歷了思維與實踐的交融與歷練,領略了獨立思考和解決 問題的魅力,特別是,你們關注社會發展,傳遞著真誠的愛心與社會的責任,為你 們這一代贏得了社會的信賴與期待。我認為,“愛國奉獻,敢為人先,開放包容, 篤行堅卓”就是北航為你們設定的教育目標。
這四年間,你們見證了北航的成長與發展。學校致力于構建“科學基礎、人文 素養、實踐能力”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倡導有溫度的教育,通過實施《人才行動計劃白皮書》,持續探索與推進更加符合一流人才成長規律的教育教學改革。 四年來,晨興音樂廳、航空航天博物館、校史館、科技創新館和設計創意館的先后
啟用,成立了四個書院,兩校區還建成了學生創意中心、創新中心,今年將推出大 學生創業計劃。學校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樹立了“空天信融合特色 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理想,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成為國家首批20xx協同創新試驗 區,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和計算機相繼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 1%,持續獲得的國家一等獎不斷刷新著中國大學科技創新的記錄。特別是,王華 明教授的團隊十余年攻堅克難,潛心凝鑄碩果,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鈦合金大型主承 力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并實現了“3D 打印,讓中國飛機中國造”;今年初, 王田苗教授與博士生張韜懿同學帶著他們研制的機器人系統,參加了第 29 次南極 科考,勇探未知之境。目前,學校正致力于培育國際學術交叉特區和十大科技問題, 我期待著,北航不斷譜寫科技創新的華章。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全力實施“UPS 國際合作伙伴計劃”,設立了面向品學兼 優但經濟困難同學的“海外學習基金”,國際學術合作和面向本科生的海外學習交 流取得成效,今年,學校首次在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成功舉辦了“歐洲北航周”, 北航學子的自信與睿智也贏得了國際的贊譽;目前,每屆學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同 學參與海外交流。我覺得,未來的社會,不僅需要創造發明,而且需要跨文化交流 與相互尊重,而北航學子-未來的社會棟梁和領導人,理應具有國際視野和經驗, 才能更好地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期待著,有那么一天,北航能讓所有希望 增長國際經驗的同學,在畢業前都能獲得有意義的海外經歷!
上個月,在與同學座談時,你們談起四年的轉型經歷,表達出對老師的感恩之 情和對朝夕相處同學們的眷戀,并善意地“吐槽”了學校在人文教育與課程設置、服務管理與校園文化,以及國際交流與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問題。實際上,國家和社 會也對北航,這所根植于中國的一流大學給予著更高的期待。我們只有居安思危, 不斷地反思和超越,才能贏得持久的尊重。我相信,北航人已有的卓越對未來的改 革發展應該是一種激勵,而不會是一種障礙,我們絕不應該停留在舒適地創新與教 育模式中,停留在過去的滿足和快樂中,停留在自娛自樂的思維定勢與工作習慣中, 否則我們的理想只會成為空談。
親愛的同學們,我國 30 多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已成為世界 第二大經濟體。昨天在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博士的道別晚會上,他在演說中深情地 講述道:“中國人應為中國的成就而自豪!”。但是,當今的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我 們共同生存和發展的世界還將經歷許多根本性變化,這些變化將與全球經濟、環境、 能源和食品等諸多危機相關,我們也會遇到不同文化與宗教的差異、碰撞和沖突等 引起的緊張局勢;而當今的中國也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任務艱巨而繁重, 科技創新加速發展,人文精神凸顯重要,社會在競爭中更加開放,我們正經歷著從 經濟快速發展到轉變發展方式的創新驅動時期。但同時,社會轉型發展中的腐敗浮 躁、急功近利和信任危機卻時有發生,一些問題正在不斷挑戰著我們生存與發展、 文明與道德的底線,這些新的問題和復雜的社會矛盾,沒有也不可能有現成的答案。 而此時的你們,開始走向社會,進入了一個充滿發展機遇與危機的轉型時代,這是 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深邃的智者和勇于擔當的時代,也是一個你們應該并能 夠大有所為的年代。
和全校師生一樣,我心中也對你們充滿眷戀。今天,我想向同學們再提一個問 題,你們這代人共同的價值觀或人生目標是什么?也許你們會給出許多答案,也許 還沒有確定,但我真心地希望你們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 篇2
20多年前,和你們一樣,我在北大過著一段悠閑得令人羞愧的日子,一段努力地無所事事的日子;有時間的概念,我愿意、好像也可以永遠這樣地賴在這里。也知道畢業這個詞,但它沒有體溫;直到有一天才殘酷地發現,原來大學也會畢業的。于是,“改邪歸正”,從春天開始(那時還不用自己找工作),就不再上課,不再到圖書館占座,茫然地一心一意——畢業ing。
今天,你們的這個ing也走到了盡頭,黑色的學位服凝重在你身上……不要說你們傷感。傷感不是青年人的專利。靜下來,寫這段講話的時候,其實,我,我們這些看著你們長大的老師,也一樣傷感;并且年年如此。歲月并沒有讓我們的心長出繭子,只是我們學會了掩飾,也善于掩飾。我們不再表達;傷感的表達是青年知識人的專利,我們知道。
“自古多情傷離別”;但離別會讓你想一些來不及想的事,說一些本不會說的話,讓沒心沒肺的你第一次品味了甚至喜歡上了惆悵,或是讓滴酒不沾的你今晚變成了“酒井”先生或小姐。如果沒有這樣的離別,人生會多么乏味!問一問今天在座的王磊老師,還有劉燕老師、沈巋老師,還有今年畢業的凌斌博士、李清池博士,自打他們本科進來之后,就一直沒有離開北大的校門,或只有短暫的離開。他們的本科或研究生畢業都不像你們今天這樣百感交集,有滋有味,肆無忌憚;在他們心中,那只是又一個暑期的開始。
這一個暑期是不一樣的,你再也“賴”不下去了。
其實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走出大學校園,你會發現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充滿著活力。當然,活力并不都是美好、清新、溫情脈脈的,吉它、搖滾和玫瑰花;社會中的活力常常很“糙”,更多野性、欲望和掙扎,還有你們要時時提防的貪婪、陰謀和背叛——一如桑德堡筆下的《芝加哥》。但這就是真實世界的活力,伴隨著小麥顏色的農民工、水泥森林和汽車尾氣中灰蒙蒙的朝陽,以及我們這個民族的身姿一同在這塊土地上崛起。
想一想,為什么最近美國和歐盟會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設限,并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為什么近來小泉等人總在那里惹事,搞些小動作,沒什么技術含量,搞得“中國人民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海峽對岸,連戰來了,宋楚瑜也來了;阿扁沒來,但很憋氣,知道遲早也得來。我們周圍也還有一大堆問題,貧富不均、發展不平衡、污染、腐敗和不公。有同學可能還沒找好工作,沒有“簽約”;簽了的,也未必滿意,可能還想毀約。所有這些問題,都讓人煩心,讓人不爽。但有哪個時代,人人都爽——管它到哪一天,至少也會有人失戀吧?換一個角度看,也許這些問題都表明中國正在迅速發展和崛起,以一種任何人都無法遏止的強勁活力。中國正登上一個更大的舞臺,一個更寬敞但不一定更平整的舞臺;這意味著你們要面對更多的麻煩,一些前人和我們都沒有經歷因此有待你們來應對的麻煩。你們任重而道遠。
說著說著就高調起來了。沒有辦法,在這個時代,我們這些人都有點,也應當有點,理想主義。還是渴望為了什么而獻身,這是青春期的焦灼,也是生命力的反映。但是,按照一種說法,一個男人(其實女人也是如此)不成熟的標志就是他(或她)還愿意為某種東西(甚至包括愛情)獻身。咋看起來,這好像是對我們這些理想主義者的一個諷刺。其實不然。這句話只是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生活,暴露了那種浪漫主義的理想主義之脆弱和虛妄。獻身其實是比較容易的,也許只要一絲血性,一點勇氣,有時甚至只要一分沖動。但這往往不能改變什么,最多只滿足了青春期那一份個人英雄主義的激情。激情過后,則往往是空虛、失落,甚至墮落。而在今天這個好像越來越斤斤計較的年代,人們連激情也洋溢不出來了——前幾年傻乎乎地,也許在看中國足球隊比賽時,山呼海嘯,人潮起伏,好像還有那么一點感覺。但今天還有多少人看中國隊比賽?!然而,真正的理想主義往往在激情之后。它不是夏日的驕陽,而是秋日的明亮,它要經受時光的煎熬和磨礪,要能夠接受甚至融入平和、平凡、平淡甚至看似平庸的生活,從容但倔強地蜿蜒,在不經意中成就自己。它常常包含了失敗甚至屈辱,還必須接受妥協、誤解、嫉妒、非議。它同堅忍相伴,它同自信攜手。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 篇3
各位領導、來賓、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有幸作為教師代表,為畢業典禮致辭,我十分激動,也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因為如果今天的發言也算做講課的話,它將是同學們在大學中的最后一課。
從哪兒開講呢?我想起了就在本月初高考剛結束那會兒一條熱門微博:“每年高考出分,都哭一批、笑一批,只有上過大學的才知道,文憑只是一張火車票。北大清華的軟臥、普通本科的硬臥、民辦本科的硬座,專科的站票,成教自考的在廁所擠著。火車到站,都下車找工作,才發現老板并不太關心你是怎么來的,只關心你會干什么。”對于今天在座的各位,我想說,你們終于到站了,你們辛苦了!
作為教師,作為這輛列車中的工作人員,9月份我們將繼續迎來新的一屆青蔥學子,對你們來說,一路風景已成追憶,但四年歲月卻不會塵封。我相信,多年以后,每當在你耳邊響起“嘉善”、“金海”甚至“浦東曹路”這樣的關鍵詞的時候,你的思緒依舊會不自覺的被喚醒:那里有一所叫做“杉達”的學校,我曾在那里生活了四年,寢室里有一群兄弟,圖書館坐著一個漂亮的女孩,食堂里飯菜的味道始終如一,池塘里還有兩只白鵝……這些光陰的故事已融入你的血脈,成為骨子里永不磨滅的“杉達印記”。
同學們,列車已經到站了,請收拾好行李依次排隊下車。大家腳下所在的站名叫做“社會”。在那里,大家將成就自己事業,會擁有美滿的家庭,將享受幸福的人生。同時,那里不會再有老師為你勾畫重點,更不會再有補考,而是直截了當的優勝劣汰。
請允許我再說教一回,在這最后一課向各位贈三句勉勵之言:
首先,無論將來在什么樣的崗位,都不要放棄曾經的夢想。不放棄夢想,是所有成功者必須擁有的心態。在面對各種誘惑的時候,在抉擇“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更重要”的時候,在遇到機遇和挑戰的時候,在面臨低谷和挫折的時候,必須要堅定自己的夢想。心有多大,天就有多高;只要有夢想,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時時刻刻不要忘記繼續學習。無論你是否從事本專業工作,無論你是否從事所喜歡的工作,無論這么已有的知識是否能夠學以致用,都要記住,學校的學習只是一個開始,工作閱歷和技能的學習與積累是終生不息的。
第三,要“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在座各位當中將來可能會有知名學者、政府高官、商業精英、企業高管等等,但更多的人將是平平淡淡地工作與生活,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在平淡中創造自己的精彩。更要牢記:無論是怎樣的精彩,都是屬于你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
只剩下最后一句話了。印度詩人泰戈爾說:“無論黃昏把樹的影子拉得多長,它總是和根連在一起。”親愛的同學們,天下很大,前方很遠,四年同程,永念杉達!愿大家譜寫幸福精彩人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