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大會講話稿
各位老師、同志們:
又一個新的學期開始了,在這萬物復蘇、各項工作啟動之際,我們在這里召開全院教職工大會,認真回顧201x年學院各項工作進展情況,總結成績,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加快事業發展步伐;同時,研究201x年的工作思路,找準發展方向,全面部署工作任務。
一、201x年工作簡要回顧
201x年,針對多年來學院發展中積累的諸多問題,大膽改革、努力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認可。
(一)強化制度建設,全面推進學院各項改革
全面推進學院各項改革,是學院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廣大教職員工的熱切期盼,改革會打破固有的格局,大膽改革就會有壓力,有阻力,有負面聲音,但不改革學院工作就無法推進,我們緩慢的腳步根本無法追上自治區其他職業院校的奔跑速度。
我院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經不適應新時期學院發展要求,影響了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積極性。事實上,自治區其他高校早在XX年前就已經全面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并且已優化了崗位設置,我們原有的崗位設置不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諸多的管理模式滯后,改革是人心所向、勢在必行。根據人事部、教育部要求,我們研究制定了《xx職業技術學院編制管理規程》、《xx職業技術學院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等一系列人事改革方案,并全面實施執行。進行科學的崗位設置,按照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進行了人員的重新歸隊管理。重新核定了各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的人員編制數,大力縮減行政、黨務等工作崗位的人員,人員安排向教學一線傾斜,向安全保衛、后勤服務工作傾斜。
推進分配制度改革,對課時費、崗位津貼發放制度進行重新調整。逐步實現“多勞多酬、優勞優酬”的目標,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
進一步落實了“變分灶吃飯為統一管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實現了全院財務政策統一、執行標準統一、審批程序統一,并重新核定了二級學院經費撥付比例和標準;對醫學、農牧、交通、財經四個分院的人事、財務等制度進行“五統一”,使學院二級管理體制逐漸完善。
重視開源節流,年內爭取到建設銀行專項貸款2400萬元,融資貸款600萬元,住建廳保暖工程資金864萬元,發改委圖書館工程1000多萬元,骨干專業建設專項經費400多萬元和中職基礎能力建設經費200萬元。同時還有8000萬元電子閱覽、實訓設備及數字化校園建設專項國際貸款已通過盟發改委和自治區發改委審批,并已呈報國家發改委待批。
進一步整合了教育教學資源和實習實訓資源,實現了集中辦公;實習實訓基地及設備集中規范、合理配置;中職和本專科學生分層次集中教學和管理。
對學院在編人員進行重新梳理,清理出空余編制,向盟委行署和人事主管部門多次申請,通過組織參加高級人才儲備和事業單位統一招考,解決了部分青年骨干教師的編制問題,穩定了師資隊伍。
通過改革,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學院辦學和發展定位。確立堅持特色辦學、質量立校,為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培養服務,并通過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盟職業教育發展的龍頭、各級各類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自治區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和地方文化名片的發展定位。
(二)加強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201x年初,學院組織人員到其他院校學習參觀考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辦學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并全面啟動了迎接高職院校第二輪評估工作。
本年度,對全體上課教師進行了一、二、三類課的評審,通過多種途徑嚴格監控教學過程,積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申報了自治區級精品課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加強了專業研究工作,新增自治區級品牌專業一個,精品課程二門,審批三個新專業;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嚴格課程設置審批程序;增加了實習實訓設備,改善了實習實訓條件,通過財政投入、校企合作和分期付款等形式購置道橋、建筑、醫學等專業實習實訓設備1081.8萬元;嚴格實行教學工作督導檢查制度,成立了教學督導評估辦公室,建立健全了教學監控各項制度,提高了課時津貼額度。
師資隊伍建設穩步推進。學院注重外引內訓,招聘多名研究生為教師,組織教師參加國家職業等級考試,塑造雙師素質教師。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高師資培訓經費投入,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級、自治區級各類骨干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舉辦了學院首期教師素質提升培訓班。
專業建設方面,深入研究盟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結合人才需求新增實用型專業,學院向教育廳申報康復醫療技術、藥學、機電一體化、煤化工等六個新專業;康復醫療技術、藥學、初等教育專業已予以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