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總結表彰大會講話稿
同志們、同學們:
錦繡蓮城,魅力湘大。今天,我們借湘大這塊寶地,隆重舉行我省XX年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在今天的表彰大會上,67個集體、132名個人受到了表彰。這些先進集體和個人是投身今年社會實踐活動的近千個集體、幾十萬名師生中的優秀代表,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先進典型。
今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各級團學組織的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和廣大青年學生的積極響應、熱情參與下,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共組織了大學生新農村政策宣講服務團、社會主義榮辱觀宣講服務團、科技興農服務團、支教服務團、醫療衛生服務團、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服務團、博士生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團等七大類服務團隊x余支,大中專學生參與人數達到50余萬人。大家深入三湘四水的廣大農村,深入基層建設第一線,以“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為主題,廣泛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據統計,全省x余支服務團隊共發放形勢政策宣傳資料30多萬份,為貧困地區捐贈圖書近10萬冊、衣物2萬余件,資助貧困學生473名,捐贈助學金17.2萬元,義務修理各類電器x余件,舉辦各類講座、報告會x余場、文藝演出x余場,為農村、政府和廠礦企業提交調查報告x余份,解決農業、企業技術難題和農村民事法律問題多個(起),涌現出好人好事多人次,特別是涌現了李春華這樣舍己救人、品德高尚的時代英雄。
取得這樣的成績,令我們欣慰和鼓舞。事實證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服務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新時期、新階段,我們相信這一活動將會顯現出更加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回首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走過的十年歷程,我省的“三下鄉”活動在實踐中創新、在開拓中發展,連續十一年被授予全國優秀組織獎,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的表彰。這充分說明,“三下鄉”活動是我省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深入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也是我省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品牌項目和重點工作。黨的xx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共青團作為黨聯系青年的紐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學校共青團組織要積極適應新的形勢,站在面向未來、服務大局的高度,進一步創新服務手段,全面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下面,我就“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講幾點意見。
一、以貫徹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為契機,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構建和諧、加快富民強省的偉大進程中建功立業
我們開展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定要與社會的需求、人民的利益緊密結合,尤其要服從黨的工作大局需要,充分發揮廣大青年學生的人力資源優勢,引導青年學生在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上做文章,在服務農民、提高農民素質上下功夫。剛剛結束的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了“加快富民強省、構建和諧”的宏偉目標。應該說,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學子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和形式。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開展“三下鄉”活動,認真研究農村形勢的發展變化,弄清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社會變革與發展中,農民群眾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盼什么,迫切需要什么,增強高校服務農村和農民的針對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學校的自身特點和學生的特長優勢,結合農村的實際,組織青年學生深入農村,通過開展文化扶貧、科技扶貧、支教掃盲、企業脫困、衛生咨詢和環境保護等活動,為農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切實有效的服務,幫助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和農民盡快富裕起來,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為我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
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塑造優秀品質的重要途徑。我們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精神,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積極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要始終把學習、宣傳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社會實踐活動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基礎。要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幫助青年學生正確認識國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鼓勵他們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堅定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