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總結表彰大會講話稿
要把社會實踐活動變成廣大學生健康成長與順利成才的重要舞臺。要在實踐中引導青年學生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運用書本知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培養知難而上、敢于創新、勇于拼搏的精神,在艱苦的環境中形成肯于吃苦、樂于奉獻的品質,引導他們在實踐中認識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進一步增強團隊觀念、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各學校團組織要把社會實踐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努力發掘資源,為青年學生施展才華、鍛煉能力、提高素質搭建平臺,將學生成才愿望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使青年學生通過實踐真正達到“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目的,促進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以大中專學生志愿者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實施“百校千村”新農村服務計劃
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團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學聯在今年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提出了實施“百校千村”計劃,要求我省每一所高校具體聯系10個左右的行政村,為新農村建設獻策獻力。我省現有95所高校(其中本科高校27所,高職、專科院校68所),爭取每所高校能與10個左右的行政村結成對子,建立長期和相對固定的聯系,重點開展新農村規劃、技術服務、信息服務、培訓教育、精神文明建設服務、政策咨詢與法律援助、醫療衛生服務,并協助搞好村級團組織建設。各高校既可以派老師或優秀學生到結對村現場培訓,也可以組織村民到高校參加有針對性的培訓;既可以選拔優秀學生到結對村掛職村主任助理、技術顧問或村團支部書記,也可以發動和組織校友到結對村投資,幫扶困難農戶,幫助建立村級圖書室等。我們要整合團內外資源,爭取各級黨政的支持,充分發揮青年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切實服務農村、農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以機制建設、陣地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推動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發展
各級團組織要充分認識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積極創新工作手段和運作方式,推動活動更好地發展。當前,尤其要進一步加強“三下鄉”活動的機制建設、陣地建設,在活動宣傳發動、志愿者招募培訓、服務項目對口落實、活動總結表彰等方面建立起穩定有效的機制。
要努力探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新載體、新方式,積極拓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新領域、新途徑。要繼續推行項目化運作,促使服務團隊帶著課題和項目下鄉,有的放矢,將長期服務與短期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將面上服務與點上服務結合起來,使“三下鄉”變為“常下鄉”,為當地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要善于挖掘和整合社會資源,使之服務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把教學、實踐、學習、就業四大塊工作銜接起來,把社會實踐基地變成學生的實干基地、教育基地、就業基地,使“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永葆生機與活力。要堅持不斷地在基層鄉鎮、農村及企事業單位建設 “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不斷開辟大中專學生“三下鄉”實踐服務的新陣地。
同志們、同學們,經過共青團、學聯組織與有關部門及全省各大中專學校的共同努力,今年我省的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了,并且呈現出了一片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希望各級團組織和學聯、學生會組織認真總結經驗,揚長避短,銳意進取,齊心協力把今后的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為構建和諧、加快富民強省進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