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的有效性研討會發(fā)言稿
老師們;
剛剛結束了各個學科的優(yōu)質課賽講,今天我們坐下來,對這次舉行的優(yōu)質課賽講進行一個回顧,進行一個思考,進行一個研討,在校歷上,我把這個“研討”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自主課堂的有效性研究,我所說的這個自主課堂和教育局講的自主課堂的含義不一樣,我這個“自主”指的是老師在參加優(yōu)質課賽講的課型、模式自主確定。這樣一來,我們今天研討的任務就在課堂的有效性研究上了,故此,今天的會標定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研討會,我今天的發(fā)言題目是: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和無效..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是當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重點。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我們的課堂上潛伏著哪些無效教學?我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和這次優(yōu)質課賽講活動,就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和無效勞動,談談自己的認識,也許比較膚淺,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教學中有哪些環(huán)節(jié)是無效而又是我們熟視無睹的呢?
1、教師上課時無精打采的精神狀態(tài),會使課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教師上課無精打采,沒有一點激情,學生的情緒也會受到感染。教師把生活、工作中的不快帶人課堂,表現出不文明的舉止、不耐煩的表情等,學生也會因此而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這也是在多次例會上談到的,我追求的學校管理是和諧的管理、人性化管理的、老師們注意工作心態(tài)的平和的主要原因。
2、雜亂無章的板書設計,錯誤混亂的語言表述、不規(guī)范的教學行為是課堂教學的無效勞動。
板書設計相當于課堂的綱領,它可以使課堂更具有條理性、系統(tǒng)性、對學生系統(tǒng)、清晰地掌握知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有課堂總結的作用。一節(jié)課不但要有板書設計,而且教師在課前應充分準備好板書設計,并根據課堂的生成情況隨時調整,有了課件,沒有了板書,甚而是黑板上一個字兒都沒有,我覺得是不是太前衛(wèi),太信息時代了。
課堂教學是神圣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如果教師在上課時接聽手機,講課東扯西拉、啰嗦不止、遲到早退,甚至是不規(guī)范的習慣性動作,不規(guī)范的習慣性表述,都會影響課堂效益。(比如:我有一個老師只有一講課都喜歡擠眼睛,不擠眼睛,他就講不到話;還有習慣性的表述,不需要提問的提問或帶音:是不是呀,那么等習慣性的表述。我們在培訓時,有個老師給我們講課,一節(jié)課,我們在下面清了一百多個“是吧”,他在講,我們都沒有聽,只在清“是吧”)
3、缺乏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過程的課堂教學,對學生是低效。
新課改要求,學習新知識必須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可以使知識的掌握更具體,更牢固。課堂上教師應該多安排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求真知,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再說,當前,全縣要求自主課堂,234課堂教學模式,361課堂教學模式等其核心就是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參與。這個自主是學生的自主,要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
3、教學環(huán)節(jié)繁雜的課堂教學與有效教學相矛盾。
現有的課堂,一般用實際問題去引入知識,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有的很牽強,有的故弄玄虛,有的擺花架子。為了烘托課堂氣氛,教師經常組織一些根本沒有討論必要的討論活動,沒有一點探究成分的探究練習,或者是本來用言語及行為都能簡單的表述清楚的,還復雜的設計成課件等,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這些勢必會影響教學效率,我認為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必化簡,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高效教學的前提,只有教學環(huán)節(jié)簡化了,才能使課堂的每一分鐘都發(fā)揮其最大作用。
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呢?
一位專家曾說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課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
1、教師較高的綜合素質,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教師綜合素質包括多方面,如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書寫水平、文學功底、專業(yè)基礎和視野、綜合才藝等。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其教學才會游刃有余,教學的技巧性才會得到發(fā)揮。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給“有技巧”下過這樣一個定義:
只有在學會用15鐘聲調說“到這里來”的時候,只有學會在臉色、姿態(tài)和聲音的運用上能做出20種風格韻調的時候,才叫有技巧。這個素質要求有多高可想而知,要談在教學中有技巧,其前提必須是素質高。
2、巧妙的教學活動設計,是有效教學的載體。
課堂教學其實是由一些活動串聯(lián)起來的,設計活動時一定要考慮活動的對象是誰,活動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活動的形式、內容、要求等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