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座談會講話稿
3. 加強思想教育,增強學生信念與成材欲望.。充分利用課堂,班會的機會給同學們加油充電,開樹立遠大理想,要有崇高的目標與追求的主題班會。通過班會同學們懂得了很多道理。目標明確了,信心增強了,學習也變的主動了。成績也穩步提高了。開展并深化“三幫一帶促活動”,以實現班級無差生,對于差生優生一視同仁,因材施教!
4.從學生實際出發,客觀、科學評價每一位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引進評價機制,可以做到預防各種學習弊病的發生;也可以通過反饋信息,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發現學生的新問題。抓住學生學習的每一個階段呈現的本質特征作為評價的依據,了解學生在接受新的知識中所表現的各種差異為作出公正的評價提供豐富的資料;了解學生的的性格、態度、,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那些學習成績較差,而有微小進步進行各種誘導性和鼓勵性的評價,用評價的手段,激勵差生的轉化。
五、意見和建議
離高考的日子不足兩個月了,許多家長開始心急上火了,孩子考試,家長比孩子著急。于是,考試不再是考學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長。一些家長在孩子高考過程中,心理焦慮表現得相當嚴重。在此,我引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給家長開出的處方。他告訴記者,如果家長處理方法不當,會影響考生的成績。其實,高考并不神秘,是有規律可循的,遵循高考的規律就能成功,違反規律就有可能失敗。他提醒家長有5大誤區要避開,供大家參考:
指點迷津: 不要瞎幫忙
誤區一:過分保護。家長高考前把孩子重點保護起來,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甚至有的父母請假在家照顧孩子,實際上這不利于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去參加高考,反而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孩子在考場內正常發揮。
誤區二:過分干涉。有許多家長認為,這段時間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門心思復習、做功課,不能做其他的事,對孩子的自由進行限制,不準做這,不準做那,這樣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誤區三:過分期待。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平,不夠重點的也報重點,這樣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誤區四:家長要言傳身教,有些家長常常對孩子說,快高考了,不能看電視了,而他們自己卻在看電視,不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會影響孩子的復習。
誤區五:要重視心理健康,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身體備加呵護,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四月: 五要五不要
不要叨嘮:整天把高考掛在嘴邊,時時對孩子說,要抓緊時間復習,其實孩子的心理也非常緊張,越說孩子越緊張,越說孩子越煩躁。
不要許愿:一些家長總想用一些獎賞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考得好,我給你買個筆記本電腦”,“考上北大,我帶你到國外去玩”,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實際的效果。
不要威脅:一些家長為了給孩子制造壓力,就威脅孩子,“考砸了,我們就不管你了”,諸如此類,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不利于孩子復習。
不要盲目給孩子買輔導材料:家長對學校復習的程序和內容并不了解,認為多復習輔導材料會有效果的,結果是沖淡了老師的復習計劃,只能給孩子增加壓力。不要盲目報輔導班,輔導班有時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盲目報輔導班的話,就會分散孩子的精力,沒有把老師叮囑的內容復習全面。
不要請假在家照顧孩子:這樣的話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
要制造良好的家庭氣氛:把4月份看做平常的日子,夫妻之間,與孩子之間的對話要和平常一樣和諧。
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做積極的暗示,使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高考。
要經常和老師交流:特別是一模、二模后,家長要和老師多交流,發現差距和不足后,家長要充分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和老師共同把孩子的成績提高上去。
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和睡眠:吃平常吃的,晚上復習不要熬夜。
要整理搜集填報志愿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溝通。
五月: 五要五不要
要情緒穩定:家長情緒穩定通過感染、暗示等心理機制,有助于考生情緒穩定。家長情緒不穩定,心情緊張,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態的建立。
要情緒愉快:家長對考生考試充滿信心,情緒飽和,都會對考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強化考生的信心。
要告訴考生只要盡力就行,這有利于減輕考生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考生輕輕松松上考場,認認真真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