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備考會上的講話:初中科學學業考試試卷分析與復習建議
如XX年卷中的第13題,通過溶解度曲線圖提供信息來考查相關的知識。
第18題則需要通過表格提取信息。
第31、33、34、38題,都需要從所給的圖表中提取信息。第34題是實驗數據。第38題是銘牌提供的數據。
XX年卷中第7題和第14題都是通過圖表提供信息。第14題是化學反應的模型提供信息。
第18題也是溶解度曲線提供信息。
第35題則需要通過柱狀圖分析,得到有用信息。
這些都需要從所給的圖表中提取信息。XX年卷中共有圖表22個。
XX年全卷中共有圖表29個。
如第2題,提供了一個生態養殖模式圖。
第15題是圖和表的結合。
第16題和17題分別是坐標圖和實驗裝置圖。
第27題是實驗改進裝置一組圖。
第29題是電路圖;
第30題是推斷框圖;
第37題是裝置圖與坐標圖的結合。
圖表型試題涵蓋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分支學科內容,試題簡單明白、圖文并茂,增強了試題的可讀性和情景性,降低了試題的難度,考核了考生讀圖、讀表得出結論的科學思維能力。
⑶重視科學思維能力的考查
在電學實驗、物質鑒別、推斷和環境保護等知識的考查方面,突出了試題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旨在考查考生思維的深度、廣度和發散度,考查考生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XX年卷中第15題通過能源開發,結合光合作用的內容,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與應用。
第19題,改編自XX年福建的中考中的填空題,在不降低思維要求下,適當的下降了考試要求。但對學生來說還需要較高的思維能力。
第26題,在對生活問題的解決中考查了對概念的理解與應用,不直接考記憶,具有很強的靈活性。
第30題突出了思維的廣度與發散性。
第32題突出了試題的靈活性。
試題同時關注考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和思維能力的嚴密性。例如第三大題實驗探究第34題的第5小題電路故障問題的分析,對安培表2無示數的理解,許多考生認為只是由于安培表2支路r0發生斷路沒有電流通過,造成了安培表2無示數,而沒有考慮另一條支路r2短路也會造成沒有電流通過安培表2而無示數。其實這些考生對安培表2無示數的理解不全面,思維不嚴密。安培表無示數實際上是沒有電流通過安培表,沒有電流通過安培表的原因有兩種:一是該支路發生斷路,二是與r0并聯的支路發生短路。所以許多考生沒有能夠答出兩個完整的答案。
XX年第20題白色固體中物質的推斷、30題在溶液中離子共存問題,都需要較強的思維能力。
34題最后一小題運用圖表數據關系保證器材安全求最大電流等均要求學生運用科學思維來分析、處理和整合。
此外,第33題讓學生拓展學習了“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和一種黑色固體鐵的氧化物”。這一過程不僅考查了實驗原理、裝置用途、氫氣性質等短程,而且要求學生運用元素守恒知識學會本反應的產物。第32題物理探究題從密度計遷移到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與物體質量、液體種類的關系,也有類似學習功能。
XX年卷第27題第二小題d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
30題物質的推斷、33題改進錯誤的裝置等均要求學生運用科學罹難來分析、處理與整合。
⑷重視學科綜合能力的考查
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綜合性試題在XX年與XX年的科學試題有所增加,也較好進行整合,突出綜合性。
如XX年卷的第21題以海洋為背景,將脊椎動物的判定、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及二氧化碳與水反應且ph值變化整合在一起,實現了物理、化學與生物的大綜合;
第25題則是物理與化學的綜合,將化學反應與受力變化的整合更是無縫銜接。
第31題:則將生物學中種子萌發與呼吸作用有機整合,是學科內整合的一種類型。
XX年的試題中,綜合了沸點和壓強的關系,密閉容器內壓強變化規律,物質間反應的規律等知識;
第27題整合了有關密度、壓強、液體壓強、浮力等知識,學生必須真正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及原理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這些均有利于引導學生從更寬廣的科學背景上來學習、思考、整合。
3.情景選擇貼近考生生活實際,同時關注社會科技進展
近三年試卷涉及的考點均依據考綱而來,但試題的設計均以考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科學事實和現象為背景,做到試題背景設計新穎獨特,知識考查落腳點低。通過選取合適的素材,考查學生從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理解和運用科學知識的水平。進而引導教學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關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密切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試卷較多地選取了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現代科技知識、社會熱點問題為試題背景,充分體現 "科學就在身邊"的理念,引導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的發展,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試卷很多題目設置了一定的生活或社會情景,加強了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系,注重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