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教育資源整合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學年之初,我們提出了“以時間作保證,向管理要成績;一中靠我發展,我靠一種生存”的口號,目的就是要通過優化管理,來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貼近教學,貼近學生,我們推行實施了“一級多部”制;為達到全面管理、全程管理,我們嚴格了“零記錄、零報告、零空間”的三零管理制度;為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制定了“先學后教,當堂達標;先做后練,單元過關”的教學原則;為形成教育教學的合力,我們召開了多次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家長會。正是因為我們在管理中,目標明確,要求統一,注重了抓根本、抓常規、抓落實、抓細節,我們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才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往一線教師傾斜的政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動力源泉。為方便老師們上課備課,我們為高三所有班級和高一部分班級安裝了多媒體設備,組建了電子備課室;為豐富老師們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我們舉辦了慶“三八”茶話會、教師節演講活動、大型元旦聯歡晚會等,在綜合樓建起了職工俱樂部,定期向老師們開放;為真正使學校的政策代表廣大老師的利益,一線教師所提建議,我們都優先予以考慮、采納。總之,在處理學校各層次的關系上,我們堅持了后勤為前勤服務、教師為一線服務、領導為教師服務的原則。今年高考二本以上將突破人大關,創歷史最高記錄。
為切實貫徹省素質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實施了雙休日制度,廣泛開展了一系列素質教育活動。拔河比賽、跳繩比賽、闖關比賽等體育活動,既消除了同學們學習的疲勞,又豐富了課余生活;“講文明禮貌、建和諧校園”“提高修養、相約文明”等演講比賽,既是對廣大同學別開生面的教育活動,又是陶冶情操的難得機會;為貧困生王盼同學捐款六萬元、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近十六萬元、接納災區來的王悅同學等善舉,既體現出廣大師生的大愛之心,更是對廣大同學的現場教育。其實,實施素質教育并不是什么創新之舉,省教育廳張志勇廳長指出,我省推行的素質教育其實是一種教育的回歸,即“回歸育人、回歸主體、回歸制度、回歸科學”,概括起來其實就是以學生為本,遵循科學規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切均源于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本學期,我們狠抓了考風考紀,以此帶動了整個學風、教風、校風的好轉,自己和自己比,學生學習的氛圍更濃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更高了,學校大環境更好了,這是有目共睹,也是得到了社會認可,這些顯著的變化,體現的正是我們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歸功于全體一中人努力拼搏、和諧向上,應歸功于縣委、縣zf的正確領導。
老師們、同志們,當前實施教育資源整合,是提高我縣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改善我縣辦學條件,優化我縣辦學結構,打造我縣教育品牌的重要途徑,將有利于我縣創新教育發展模式,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通過資源整合,能把現有的、有限的教育資源合理地進行配置、利用,集中辦學資金優勢,優化管理結構組合,從而徹底改變以往布局分散、攤子大、管理差、質量低的狀況,能使全縣高中教育教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教師隊伍得到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得到快速提升。為此,我們汶上一中將全力支持教育資源整合工作,不折不扣地執行上級安排,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我們全體教職員工將積極主動地做好份內的工作,確保整合工作如期順利完成。資源整合也好、合校也罷,這是主流是大局,是利在當今,益于后世的大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在什么崗位上都應為汶上教育的現在和將來負責,無用的話不說,無用的事不做,話牽教育、心系發展,努力為我們的教育大業獻計出力。
老師們、同志們,深化教育改革,謀求教育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以教育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住機遇,開拓進取,以更宏大的氣魄、更堅定的信心、更扎實的態度,努力做好教育資源整合工作,共同迎接汶上教育美好春天的到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