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調研報告怎樣把握重點
二、挖掘材料,對問題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
調研報告一般先提出問題和現象,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決辦法。分析和研究部分是調研報告寫作的重點。對于調查得來的材料進行認真甄別和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全面系統地闡釋和剖析問題的表現和原因。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一定的理論高度來提煉觀點,提高認識,反映事物的發展規律。在分析研究時,可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是通過具體的數據來說明問題,反映事物的情況和特征;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質、特點、走向進行分析研究,從中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和判斷。在運用定量分析時,也可以綜合運用歸納、演繹、對比、闡釋等方法進行定性分析,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全面、辯證地分析材料,防止片面性,使分析系統化、條理化,在此基礎上獲得正確的結論。
前述《取消農業稅后農村公益事業對策研究》的開頭部分以一個問句:“在國家投資有限、地方財政吃緊、攤派集資廢止、‘一事一議’籌資難度大的情況下,農村公益事業怎么辦?”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然后簡要介紹說明調研過程和方法。主體部分采用兩段式結構,首先提出取消農業稅后農村公益事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教育、出行、文化衛生、農村社保體系構建難、“以獎代補”資金配套難、“一事一議”制度落實難等問題,其中列舉了大量典型的事實和數據,并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做了適當的分析。第二部分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快發展農村公益事業六個方面的對策建議。調研方法科學,分析精當有力,措施具體可行,很好地實現了調研報告的寫作目的。
又如《對青島市弱勢群體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一文,即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開頭簡要概述弱勢群體與和諧社會的關系,并介紹調查的基本過程和結果。主體部分首先指出青島市弱勢群體食品安全現狀,然后對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在對現狀進行準確精煉、簡明有序地闡述后,分析與綜合并用,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用聯系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從經濟發展、經營環境、管理、食品監管體制和宣傳等方面指出了制約弱勢群體食品安全的因素。在分析農村食品經營狀況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時,為了說明農村食品進貨渠道混亂,作者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既列舉了大量的調查事實和數據,又能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并據此提出解決弱勢群體食品安全的具體對策,突出了思辨性,能幫助讀者認識問題,掌握規律。
三、把握政策,從全局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一篇調研報告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策建議上。調研人員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新的角度和視野研究解決新問題;要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和把握領導意圖,站在領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對改革發展中那些帶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重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本質和規律。不僅要掌握下情,而且要“吃透”上情,要了解上級出臺的方針政策,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理論認識。調研人員要適應形勢,運用超前思維,提出創造性建議,真正做到審時度勢。在寫作過程中,調研人員還需掌握提煉加工、謀篇布局的技法,學會組織整理材料,把握上下文的銜接,緊密結合事實材料和對問題的分析提出對策,寫出既有事實依據又有現實指導性的文章。在真正搞清問題的基礎上,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形成有情況、有分析、有對策措施的調研報告,真正做到“語當其時,諫當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