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調研報告怎樣把握重點
如,針對當前黨中央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作者自覺深入地調查研究后撰寫了《當前退耕還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該文針對“退耕還林”政策執行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展開。調研報告開頭首先肯定了黨中央的退耕還林決策,然后針對當前退耕還林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出危害和影響,使人們看到解決問題的緊迫性。文章的開頭部分:
黨中央決策實施的退耕還林舉措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惠及人類子孫后代的千秋偉業,目前在保持水土流失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具體實踐中,因涉及到千家萬戶農民百姓具體利益的得失,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如不及時妥善解決,將會引發較多的新矛盾,給農村社會帶來不和諧、不穩定因素。
在主體部分簡明地列出小標題“存在問題”和“預防對策”。在“存在問題”部分,從宣傳力度、村干部與農民的矛盾、大戶與普通農民的矛盾、管理漏洞、干部不良行為等幾個方面簡要歸納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如針對“宣傳引導力度不夠,退耕農戶對補助期滿后‘吃什么’心存惶惑”這一問題,文中分析指出原因“這些地區經濟落后,農民傳統意識濃厚,吃的方面主要*自耕地。眼下有的農戶除留少量菜園地以外,其余土地幾乎退完。還‘林’的品種中極少有幾年就能見效益的經濟林,絕大部分屬生態林,而在退耕還林地區,同時也是林木禁伐區。國家對退耕農戶補助是有限的,補助年限期滿后,到底*什么吃飯,老百姓心里無底,這是退耕地區農民普遍存在的擔憂心理。”這些深入細致的分析和基于調查基礎上對農民心理的把握,為提出可行性對策建議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接下來的“預防對策”部分承接上文,依據相關政策,從五個方面結合實際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一、加強政策宣傳,引導農民更新傳統觀念,加大扶貧力度。目前,山區農民仍然對退耕還林政策缺乏理性認識,依舊是‘一碗泥土一碗飯’的耕作。我們各級政府要引導說服他們……另一方面,要盡量多地爭取國家扶貧政策,最主要的還是要*退耕農戶自力更生,自我解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通過遷移式扶貧、多種經營等措施解決退耕補助過后‘吃什么’的問題,消除后顧之憂。……”該部分不僅提出了措施,而且闡述了具體的做法要求,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和問題的解決,使調研成果能很好為領導決策服務,實現了調研報告的寫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