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基本要求之表述準確結構嚴謹
表述準確,包括表達方式正確,適合公文特點;表達效果不走樣,準確、規范。結構嚴謹,包括各部分內容劃分合理,布局安排恰當,條理清楚,注重內在聯系的外部形式,使全篇首尾相應、渾然一體。
(一)直述不曲,表述準確
一般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五種,既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公文經常使用的表達方式是敘述和說明,也有少量的議論。至于描寫和抒情,在公文寫作中則基本不用;即使在個別事務公文中使用,如調查報告,或在講話稿中使用,也是極為少量。
1.公文常用的表達方式
敘述 敘述是一種敘說、介紹人物經歷情況和事物發展過程的表達方式。
通常認為,敘述有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即新聞的“五個w一個h”反套而成的要素)。古文中使用敘述,多采用復數的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的類別。按語言詳略分:有概括敘述,也叫“簡敘”、“略敘”;有具體敘述,也叫“詳敘”、“細述”。按結構形式分:有縱敘,有橫敘。前者按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后或事件本身的發展過程來敘述;后者按事物的空間位置來敘述。按時間順序分:有順敘、倒敘、插敘、補敘,這實際上是把常用的縱敘法按時間順序進行的再細分;此外,還有一種平敘,即敘述兩件或兩件以上同時發生的事,先敘述一件再敘述另一件,如##同志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敘述的基本要求是:主線清楚,“一線到底,萬變不離其宗”(清·劉熙載:《藝概·文概》)交待明白,詳略得當,起伏有變。
說明 說明是對事物、事理進行解說的表達方式。在應用文章中使用較多。當公文中敘述一件事,介紹環境和背景材料時往往用說明方式。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詮釋說明(也叫“下定義”)、分類說明、數字說明、對比說明、類比說明、舉例說明、比喻說明、圖表說明等。
說明的基本要求是:客觀、準確、科學。注意通俗易懂,語言平實。
議論 議論是通過邏輯推理來證明觀點、辨明是非,借以說服人的表達方式。公文中較少使用;使用時也要少而精。
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的三要素。議論可以分為立論、駁論、兼論三類。公文中常用的是立論。立論,就是建立自己的論點,證明這一論點的正確性,所以也叫“證明”。立論的方法有直接論證的例證法(注意典型事例)、分析法(完全歸納法和演繹法),有間接論證的引證法、對比法、類比法等。
這里還要說明一點,個別文種根據表達需要,采用描寫方式時,一般也是用白描,即不交代背景的粗線條勾勒,一筆即可,往往是與敘述結合在一起,或干脆以敘代描,將描寫的文字壓縮成短語放在敘述的句子中充當一個成分,顯得只敘不描,文字簡練。調查報告等文種中有時采用這種方法。
2.直述不曲,表述準確
撰寫公文,要用“直筆”,不用“曲筆”。直筆敘述,就是有什么說什么,不用比喻、借代、轉類、比擬等“曲筆”。新《辦法》的這一提法對公文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