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的寫作方法
2、時間順序式結構
此結構形式又叫編年體結構。也有的稱其為金字塔式結構,其實并不準確。時間順序式結構通常不一定有單獨的導語,往往按時間順序來安排事實,先發生的放在前面,后發生的放在后面。這種結構敘事條理清晰,現場感強,且很適合寫那些故事性強、以情節取勝的新聞,尤適合寫現場目擊記。其缺點是開頭平淡,難以一下子吸引受眾;消息的精華也可能淹沒在長篇的敘述之中。
例如:凍死的孩子重新復活
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個名叫麥肯羅的孩子,今年只有二歲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沒有注意的情況下,他穿著一身睡衣,只身來到零下二十九度嚴寒的室外。家里人發覺后把他抱回屋里時,麥肯羅的一部分血液已經‘凍結’,手腳也都僵硬了。當他被送往醫院時,體溫已下降到十五點五度。但是,在經過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進設備搶救以后,麥肯羅竟然奇跡般地復活了。像這樣處于低溫狀態下的人能夠死而復生,在世界上是沒有先例的,就是參加搶救麥肯羅的醫生也對此感到驚嘆不已。
現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會留下由于凍傷后遺癥引起的輕度肌肉障礙以外,其它恢復都很正常,估計三、四周內,即可恢復健康。
3、對比式結構
此種結構重在通過對比,揭示差異,從而突出新聞主題。如《人民日報》1982年7月18日關于順義啤酒廠和青島啤酒廠的報道就用的這種結構。此則消息首先用的是對比性的標題。
兩個廠為什么建設一快一慢?
權力下放爭主動�d�d順義啤酒廠一年建成投產
婆婆太多難辦事�d�d青島啤酒廠擴建扯皮兩年
然后是對比性的導語,在對比性的導語下,又用了兩個對比性的小標題:
“順義廠:地方有主動權,領導重視,各方配合”。
“青島廠: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最后,又有一個對比性的結尾:
“兩個廠情況如此懸殊,發人深省。”
4、提要式結構
此結構通常把新聞中最重要的事實概括到導語中,然后將多項需并列出示的內容以提要形式,用數字程序一一分列出來。有時也可不用數字標示,而用“�d�d”引出各個要點。
5、問答式結構
此結構多用于記者招待會的報道。記者應善于組織問題,報道內容應忠于原意,行文時,也應注意內容的連貫和層次的明晰。
6、積累興趣式結構
此結構通常在開始設置懸念,使受眾逐漸增加對事件的興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從導語至結尾遞增,故名積累興趣式。又因其要求設置懸念,故又有人稱之為懸念式結構。它尤其強調將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結尾。如:
婚禮唁電 新娘尋死覓活
春節前夕,解放軍某部三連戰士肖建軍,收到“父病故速歸”加急電報,匆匆趕回山西省臨汾老家。
跨進門,卻見室內張燈結彩,墻上貼著大紅“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親將他拉在一邊說:為能使你參加大哥的婚禮,我瞞著家里人發了封假電報,你可要保密。母親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謊騙父親和家里人說自己出差順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結婚。婚禮程序完畢。親朋好友正在推杯換盞,頻頻敬酒時,郵遞員送來一封電報,小肖父親接過連忙展開,只見上寫:“聞建軍父不幸病故,三連全體官兵致電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氣得渾身顫抖,遂質問兒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聲大哭沖出門去,頭撞墻尋死,多虧眾人相勸事態才未擴大。其母悔恨地說:“都怪我荒唐行事,闖下大禍”。
2、散文式結構
就是吸收散文在結構和表達等方面的特點,材料和層次安排自由、靈活,語言表達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寫的《金山同志追悼會在京舉行》一文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