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文寫作中的注意事項及經驗介紹
四要提高發散性思維能力。特別是在構思公文時,要在以我為主的基礎上,敞開胸懷,大膽想象,看看自己已經掌握和正在掌握的各種信息資源中,有哪些可以吸納借鑒,為我所用。這是破解文思枯竭難題的一個有效方法。
五要提高辯證思維能力。要講辯證法,照顧兩面性,系統觀照自己所提的新見解、所擬議的新舉措,使它既新穎獨到,又經得起全面推敲,不搞顧此失彼的“片面深刻”,推崇全面正確基礎上的“重點突出”。這樣才能增強公文的厚重感和說服力。
起草公文,實際上是一種將自己的思維能力與正在從事的工作進行對接的過程,假如我們能夠不斷優化自己的思維過程,提高自己的思維品質,努力使自己的思維具有直線思維的執著、逆向思維的睿智、側向思維的新奇、發散思維的靈活、辯證思維的全面等特點,并在公文起草的實踐中較為純熟地運用,我們在公文起草上是能夠前進一大步的。
三、要有明確的材料積累和組織意識
起草公文還有一個材料組織的問題。有的人認為組織材料是臨到用時才需要做的工作,其實不然,臨時抱佛腳是難于成就一篇好公文的,材料組織工作既需要平時的積累,又需要臨時的“創造性”運用。要想材料組織得精彩,我認為需要練好以下“江湖功夫”:
一是要逐步練好“吸星大法”。這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魔教教主任我行的武功,通過吸攝別人的內功,增強自己的功力。所不同的是,任我行施展吸星大法后,對方非傷即亡,而我們吸納借鑒別人智力成果后,自己增強了,別人卻毫發無傷。要經常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積累,通過“吸星大法”,從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料中,吸納各種各樣有益的養料,有的是觀點,有的是舉措,有的是表述;有時可能是一大段,有時可能是一兩句話,有時可能僅僅是一種觸動和體會,這些都可以豐富我們起草公文的儲備庫。有人說,所謂文秘工作者實際就是一些讀書較雜的文學青年,坐在辦公桌前憂國憂民憂事憂己。我覺得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個人讀書就比較雜,所讀的與工作關聯較強的讀物,有《檢察日報》,主要是第一版主要新聞和第三版檢察理論、檢察實務;還有《檢察文件選本》,主要看一些新的法律規定、新的檢察業務管理規定;有高檢院、省院領導的重要講話;有高檢院、省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當然,對于中央、省委領導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文件等,我也會有較深程度的學習;對于電視、網絡、報刊上其他感興趣的東西,也會有所涉獵。我有剪報的習慣,剪報有助于分門別類地貯存信息,也有助于吸納別人的觀點,形成自己的見識,報紙中繽紛的信息也給我的生活帶來很多樂趣。十年來,我所剪的報紙裝滿了兩個大鐵皮柜子,剪報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還特別愛看歷史、文學等方面的書籍,這些都豐富了我的知識、增長了我的見識,為我起草公文提供了諸多便利、諸多靈感。
二是要正確用好“易筋經”。這是傳說中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是一種重要的內功心法。主要作用是消化異己,通經舒絡,促進能量周身循環。借鑒到公文起草上,就是對吸納來的各種觀點、資料,要在堅持“以我為主”的基礎上,把它改造適宜、安排得當,使它圓融無礙地化為我們行文表述的具體內容。就像解放軍抓來國民黨士兵俘虜,讓他們穿上解放軍的服裝,遵守解放軍的紀律,為我們扛槍打仗一樣。消化功夫,是公文起草中一種重要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