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的寫作
三、扎實的文字功底和文學藝術修養是寫好解說詞的根本
有人說,前期采訪我也很認真,坐下來開始寫解說詞我也很投入,可寫出來的解說詞就是不能打動人。我想主要原因那就是文字功底欠缺了。頭腦里沒東西,肯定倒不出“貨”來。如果知識面廣、文字能力強,那語言的組合就會很順暢,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源涌般溢出。因此,要寫好一篇解說詞,必須有文學“細胞”,善于用文字語言表述、描繪所解說的事物和畫面,F在的電視專題片解說詞很少講究遣詞造句、語法修辭,而更多的是些公式化、簡單化、不生動、干巴巴的文字羅列或一些數據排序充斥整篇文章。有的就是一篇工作報告或總結報表,就連播音員配音時讀起這樣的解說詞來都感受乏味得很。這樣的專題節目若受看才怪呢?
一篇優秀的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不一定是運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詩句、多少成語典故,更不是華麗詞藻的堆砌,但它首先應當是讀起來朗朗上口,品起來很有味道,集語言的新鮮性、評說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讀性于一體。通篇文章的語言美感與畫面鏡頭的藝術美感結合得完美和諧。
一部優秀的電視專題片,它應該是解說詞與電視畫面完美結合的統一體。而解說詞有時甚至是整部專題片的靈魂,即使不看電視片,它也應是一篇絕妙的文章,細讀起來讓人振奮、引發思考、喚起遐想、回味無窮。
深入采訪、融入真情、文字功夫是寫好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的重要三步。對電視記者而言,不能只注重圖像、畫面,而忽略了在文字上的要求,寫好解說詞不僅是應當的,而且也是必須的。只有這樣,你制作出的節目才能更受觀眾歡迎。優秀的選題、高質量的畫面加之優美的解說詞,這樣的電視節目就如同配上了綠葉的紅花能不受人喜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