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的寫作現狀及編撰原則
以其行文務求緊湊,用筆務求老到,遣詞務求精當。這就要求我們的文秘人員有深厚的文字功力,用精當、簡煉、緊湊的文筆去概括經典,留下大事的真實與準確。大事記以一個個獨立的事為單元,每個單元即每件事都以敘述為表達方式,事與事相連而構成事的集合,去說明這部大事記所要表達的內容,所以,在表達方式上,大事記的整體是說明,細部是敘述。而我們的一些大事記編撰者對這一點了解不夠,必然會出現行文松弛,句子前后缺乏勾連,邏輯推理不當的現象;有些大事記筆力不足,表述空泛,表現為:詞語混淆,如在“執行、施行、試行”,“制定、制訂”,“考察、視察”,“審議、審定”等詞的使用上辨別不清;不熟悉業務,專業詞語使用生硬,等等。 二、大事記編撰的原則大事記的編撰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多由本單位的辦公室負責。辦公室是綜合辦事機構,處在承上啟下、聯結左右的樞紐地位,有熟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熟悉單位業務情況、全方位掌握單位各種動態之便利。辦公室文秘人員多承擔大事記的編寫工作。在具體撰寫過程中,文秘人員要遵循以下原則,以確保大事記自身的價值,真正發揮好大事記的作用。(一)記大棄小,寧缺勿濫選材是大事記編撰的第一環節,務求在“大”字上做文章,圍繞“大”字進行篩選,摒棄那些非典型的事件,防止以小充大,杜絕借大(與大事記性質較疏遠的歷史政治事件)充大的做法。為此,從實際出發制定一些入選標準,為篩選大事提供權衡的依據是非常必要的。許多單位有類似的做法,效果比較好。內部的篩選以單位改革和發展為中心,從4個方面考慮:(1)單位重要的決策、規劃、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2)單位重要的機構調整,人員任免、調動、獎勵以及處分;(3)單位重要的會議:黨代會、職代會、團代會、各種聯席會議、各種表彰性會議、各種總結性會議、各種大型業務會議以及新聞發布會議,等等;(4)影響單位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單位的外部環境很重要,對單位的發展有一定的制約力。大事篩選的觸覺要延伸出去,做到內外兼顧,以內為主,以外為輔。具體也從4個方面考慮:(1)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的指示和決議;(2)駐地政府、街道的決定和政策;(3)領導視察,以及做出的重大部署和指示;(4)與外單位發生的有影響的重大事件。盡管入選標準使大事記的編撰有了權衡的依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需要發揮文秘人員的主觀作用。這就要求文秘人員具有超前的意識,站在時代和未來的高度審視問題,分析問題,科學合理地揭示和把握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把真正“大事”記下來;要求我們的文秘人員果斷干練,如遇到可入可不入的事件,要堅決摒棄,寧缺勿濫,以保證大事記名副其實。(二)秉筆直書,實事求是史,“記事者也”。在我國古代凡記事文字都稱“史”,記錄下來的材料就是“史料”。我們的大事記,就是本單位的歷史匯編,具有史料的價值,文秘人員就是這本歷史的編著者。那么,秉筆直書,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