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的格式和范文
而對于崛部,原本幸福的他被離棄后沉入孤寂絕望的深淵,“等死”的他卻又在已成悲劇的定局中找到了寄托。有人說,“電影的題目應該分開來讀,花和火分別象征著兩種生活狀態,一種是像火一樣的花——靜態,被動,充滿向往且無奈的,一種是像花一樣的火——動態,主動,正在體驗且熱情的。”崛部自然是前者,無奈畢竟有些可悲,而活著也不見得幸福。
因此相較之下,生活是否應該像西佳一樣?不,沒有那么極端。只是生活再怎么艱難總會有希望所在,只要你選擇去尋找,即便這種溫暖如煙花的燦爛轉瞬即逝,即便最終的結局如煙花般很快凋零。
《花火》的音樂也別具特色。久石讓的音樂向來以舒緩悠揚讓人難忘,而在這部影片中也貼切地表現出畫面的情感。
影片中有很多靜止或是緩慢的鏡頭,使影片有種畫展的感覺。影片中沒有特別的鏡頭手法,一切電影語言都是很平實的:山田陪妻子在靜靜的小河旁垂釣,以及在鐘聲響起時的寺院大門,畫面空靈而寂靜,如同一幅使生命定格的照片;人物之間的對話也并不多,靜靜地坐著,沉靜或是一言不發,而音樂則恰時地表達了人物的內心。初聽音樂的時候偶爾會覺得奇怪,總覺得和畫面或是人物情緒不符。而最終恰恰是音樂的張力讓我在混亂的敘事方式中重新體會到畫面背后的情感,深沉的、跳躍的或是靈動的,如同人生無常,如同結束和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