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寫作技巧
孫中山先生愛仰望星空,可是他也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他的目光無比犀利,透過滿清專制統治的層層迷霧,直指那四個在夜空中閃爍的大字——民主共和……可是孫中山先生絕對不是革命的空想家,他雖左手擎起革命的大旗,右手勾勒革命的藍圖,可雙腳卻也在一步又一步地精準丈量著革命的發展道路。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5位人物也相繼上場。
梁漱溟先生善仰望星空,可是他亦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剛剛成人的他卻似與那些儒家的泰山北斗心靈相通,朝著天空伸出雙臂,開出一片儒家的新宇。然而梁漱溟先生卻絕不同于一般腐儒,一肚子圣賢書,卻不愿耕一次地,做一次工,他把雙足邁向田間,在那里尋找“修齊治平“的道路。腳踏實地,他掀起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次農村改革——鄒平試驗。
文章內容詳實,舉例恰切,給人以震撼力。作者在文中也展示了他較為扎實的學識。吳景鍵平時就是一個喜歡讀書、有探索鉆研精神的優秀學生。在考場上的“杰出”表現,與他平時所下的功夫密切相關。
XX高考作文成績有效提升的方法:內化積淀
從“量己度人”開始,便進入了寫作狀態。從寫作“初步完成”到“不厭其煩”的修改,這是一個通過對專題內容不斷探究鉆研而將寫作逐步深入完善的過程,這種探究深化既包括語言方面的,也包括內容方面的,也包括寫作技法方面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往往要由此及彼反復幾次,因此這也是一個動態往復的過程。在這樣一個動態往復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將“改進的內容”不斷地內化積淀;特別是對最后定稿的內容,要力圖將其完全“吃掉”。此種內化積淀主要針對的是三方面內容:
①相關專題的知識理解與積累;
②相關專題的語言表達支持;
③相關專題與作文要求的題旨表達相溝通對接的技能技巧;
我們平時在寫作訓練中對這一過程的把握,往往不是動態的而是靜態的,往往不是往復的而是單一指向的;我們的學生更是忽略了在這一過程中內化積淀,這是我們寫作訓練低效的一個主要原因。
與己相合,融會貫通,積淀心中,為我所用,寫作便不僅是一個“完成”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增長”的過程,寫一篇強一篇。寫作不可重復,因為每次面對的都是嶄新的題目,每個題目都有不同的表達需要;寫作又是可以重復,無論是就核心的寫作技巧而言,還是就核心的寫作內容而言。魯迅在“雜文”上重復,沈從文在“湘西”上重復,冰心在“愛心”上重復……大作家如是,我們的學生亦如是。內化積淀是“重復”的前提與資本。
我的學生袁林就是這樣一位深諳“內化積淀”之妙的優秀考生。高三開學的時候,他曾寫過一篇《遭遇兩難》的文章。
我是愛喝茶的,她像一個溫和、深厚的知己,不時地與我談天說地。對于愛茶的我,品茶,是對豐富滋味的享受,對躁動心靈的洗滌。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可樂、咖啡絕對是受眾群體最多的飲品。冰涼、刺激、甜膩的碳酸汽水是學生的最愛;香濃、迷人的咖啡是白領的寵兒。而茶似乎被很多人淡忘。于是,我在意境深遠的茶與快節奏的可樂咖啡之間,遭遇了兩難。一方面,淡雅清芬的茶帶給我的是一次次心靈的洗滌,但品茶的過程是漫長的等待,如今的我很難騰出大量的時間靜靜的品茶。另一方面,可樂、咖啡在短時間內滿足了我的需求,況且喝可樂、喝咖啡,似乎是做現代人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