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技巧
米芾(fu)是宋朝著名的大畫家。他在漣水做官時,有一天正走在街上,忽然聽到連續的叫賣聲:“賣畫啊,誰要買名畫,快來買啊……”
“賣畫?”米芾是個書畫迷,每次遇到前代名畫,總是千方百計地想弄到手。米芾來到賣畫人面前,說:“拿來瞧瞧。”他從賣畫人手中接過畫卷,抖開一看,不禁愣住了。原來這是唐代著名畫家戴嵩的《牛圖》啊!他說:“好吧,先借給我鑒賞幾天,若是真品,我就想法買下來。”
賣畫人知道米芾是漣水的大官,雖不情愿,也只好答應了。
米芾回到衙里,細細鑒賞一番,越看越愛,但畫的價錢高,他付不起,便臨摹了一幅。米芾臨摹技術相當高明,他臨摹出的畫連行家也分不出真假。當賣畫人來要畫時,米芾便把自己臨摹的那張給了人家。他把《牛圖》的真品掛在床頭,坐臥賞玩不倦。
可第二天,賣畫人卻找上門來了,說:“請把真品還我。”米芾大吃一驚,問道:“你是怎么分辨出來的呢?”
“這真品上的牛眼睛里隱隱約約能看到牧童的影子。”賣畫人指著摹本說:“這幅摹本像極了,可以亂真,但牛眼睛里沒有童子影。”米芾聽罷,這才叫苦不迭,羞愧難當,只好把真品還給人家。
請注意,畫上這個極易被人忽略的“牛眼睛里童子影”,就是一個細節。而一向“穩操勝券”的米芾,也正是“栽”在這個小小的細節上!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 :細節雖小,但意義重大。所謂細節,顧名思義就是細微末節,它是人物、情節、環境的最小單位,就好像人體的細胞。如描寫人物,就要抓住人物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特殊的細小的動作、神情等,來進行細膩的描述。寫好人物細節,就能收到使人物形象鮮明,神態逼真,生動感人的藝術效果。可以說,好文章之所以能動人肺腑,精彩的細節描寫功不可沒。(本講選自“中小學生寫作技巧七十六招”。通過復制下面地址: linjianmb_y21ge_新浪博客 進行搜索,即可進行下載。文學大師在進行創作時,就非常重視對細節的描繪。魯迅的《阿q正傳》中有一段阿q刑前畫押的細節描寫:“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只是抖,于是那人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并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合縫,卻又向外一聳,成了瓜子模樣了。”這個行為細節,具體、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點——直到死還恪守著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當人們讀到這一細節描寫時,誰又能不覺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憐?又怎么會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進而深思國民劣根性不僅中國作家如此,外國作家也是這樣。如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中寫葛朗臺死前,當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讓他親吻基督的圣像時,“他卻作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這一細枝末節就活畫出了這個守財奴貪婪成性、至死不變的丑惡形象。正是細節描寫,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鮮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鮮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滿生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