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稿的寫作地位
第三,學習貫徹中央領導講話精神已經成為各級機關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精神主要通過領導講話的精神集中體現出來。學習貫徹領導講話精神已經成為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載體。這是一個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的過程。會議結束的第二天,新華社發布會議新聞通稿,《人民日報》配發社論或評論員文章,對會議和領導講話的精神內核進行闡述表達,這是領導講話精神學習的第一步。接下來講話稿在《人民日報》全文刊登,便于人民群眾和廣大干部全面深入地學習領會;在《人民日報》第九版即理論版陸續發表署名文章,主要是省部級領導學習講話精神的心得體會,為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精神提供輔導,這是領導講話精神學習的第二步。然后是中央領導講話稿單行本由人民出版社公開發行,有的還出少數民族語言版本,同時推出學習輔導專門讀物,對領導講話稿進行全面深入詳細的解讀,這是領導講話精神學習的第三步。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更好地深入學習貫徹領導講話精神,全面推動黨和國家的各項建設和工作。機關學習多數時候以自學為主,有時也根據計劃集中學習、邀請專家進行輔導、相互交流學習心得體會。長期在機關工作的同志對此應該不會感到陌生。
第四,機關日常工作很多文稿都與講話稿密切關聯。譬如,領導在重要會議上所作的工作報告,為專門著作所作的序言,就有關信息材料作出的批示,向有關單位發出的賀信,在報刊上發表的署名文章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講話稿的一種變體。特別是署名文章,很多情況是先有講話稿,然后在講話稿的基礎上稍作調整修改,再拿到報刊署名公開發表。這些以領導個人名義發表的文稿,雖然不是講話稿,但與講話稿有著密切的關聯,在起草時都要按照講話稿的標準和要求去認真對待。所以,在機關從事文字工作,抓住講話稿,就等于抓住了機關文字工作的重點和關鍵。?
第五,起草講話稿是機關干部成長的重要環節。從辦事員到業務骨干再到領導干部,大致可以說是機關干部成長的三個步驟。以省級機關為例,科級干部基本上還是跑腿的辦事人員,處級干部承上啟下可謂業務骨干,廳級以上有機會發表講話才算是真正的領導干部。在機關工作,要特別注意語言表達。你的工作要得到別人的配合支持,就要善于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必須善于說話。你在政治上要進一步發展,就要引起領導的關注和認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善于當好參謀,尤其是通過起草講話稿等出謀劃策、展現才能。你要當好一名領導干部,必須善于講話,尤其是即席講話最能夠展示領導個人的魅力。從實際情況看,具有機關文字工作經歷的領導在講話方面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在機關從科員干起,直到走上領導崗位,都必須自始至終地高度重視講話。機關工作人員要為將來當領導干部作準備,就必須在平時說話和講話稿寫作等兩個方面狠下功夫。
當前,對于講話稿,一是領導都非常重視,二是使用頻率很高,三是寫作綜合難度比較大。有人講,如果能夠寫好講話稿,機關文字工作基本上也就過關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說,講話稿寫作,是機關日常參謀服務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機關文稿寫作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剛進機關的新同志如果有志于文字工作,就必須認識講話稿、研究講話稿、掌握講話稿、寫好講話稿,這對于一個人的長遠發展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