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概論
3、要注意觀點與材料統一
總結中的經驗體會是從實際工作中,也就是從大量事實材料中提煉出來的。經驗體會一旦形成,又要選擇必要的材料予以說明,經驗體會才能“立”起來,具有實用價值。這就是觀點與材料的統一。但常見一些經驗總結往往不注意這一點,如同毛澤東同志批評的那樣,“把材料和觀點割斷,講材料的時候沒有觀點,講觀點的時候沒有材料,材料和觀點互不聯系”,這就不好。
4、語言要準確、簡明
總結的文字要做到判斷明確,就必須用詞準確,用例確鑿,評斷不含糊。簡明則是要求在闡述觀點時,做到概括與具體相結合,要言不煩,切忌籠統、累贅,做到文字樸實,簡潔明了。
六、撰寫總結應注意的問題
工作總結一般由標題、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
(一)標題。總結的標題大體上有兩類構成形式:一類是公文式標題;一類是非公文式標題。公文式標題由單位名稱、時間、事由、文種組成,如《村XX年度工作總結》、《鎮XX年黨建工作總結》,有的只寫《工作總結》等。非公文式標題則比較靈活,有的為雙行標題,如《增強體質,全面貫徹執行教育方針——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有的為單行標題,如《推動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資源》等。
(二)正文。總結正文的結構由前言、主體、結尾組成。
1、前言。即正文的開頭,一般簡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況,交代背景,點明主旨或說明成績,為主體內容的展開做必要的鋪墊。例如:“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干部強不強,關鍵在班長”。能否選配好支部“一把手”,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核心。在工作中,我們積極圍繞支部班子建設這個重點,緊緊抓住配好支部書記這個關鍵,著力走好“選人”、“育人”、“用人”這三步棋,努力把工作引向深入。
2、主體。這是總結的核心部分,其內容包括做法和體會,成績和問題,經驗和教訓等。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顧工作情況的基礎上,深刻、透徹地分析取得成績的原因、條件、做法、以及存在問題的根源和教訓,揭示工作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回顧要全面,分析要透徹。
不同類型的總結,內容有所側重,全面性總結其主體包括兩個層次,即成績和經驗,存在的問題和教訓。對于一般的工作總結,重點放在成績和經驗上。
總結正文的結構,主要采用邏輯結構形式。全面性總結根據過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績和問題,或者經驗和教訓的內在聯系去組織材料。專題性總結以經驗為軸心去組織材料。
3、結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說明好經驗帶來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進意見。例如:通過上述工作,促使支部書記和班子整體作用的發揮。不少村支部書記提出“任職一屆、致富一方”,也出現了一批“舍小家,顧大家”的支部書記先進典型。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時間兩項內容。如果標題中已有署名,這里可不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