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實習個人總結
如果說上課是專業能力的提高,那么聽課也是對老師教學能力的提高。聽不同的課,會有不同的收獲。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的任課是信息技術,我的班主任是數學老師,而我自己又對數學很感興趣。所以我又有了跨學科教學的機會。雖然我只是在我們(15)班上過一節數學課,但是收獲很多,體驗了教室上課和機房上課的不同。每天晚上跟學生輔導數學,和物理,也讓我感受到了學生那種濃濃的學習氣氛。其實無論做信息技術老師,還是做數學老師,或者其他老師,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
體現專業價值
在專業課上,我覺得,最大的收益,除了課堂,還有我們指導老師每天中午的信息奧賽輔導。初次聽到信息技術奧賽,自認為,大學已經程序掌握的不錯,沒有什么難倒我的。第一次參加輔導,剛好師兄給學生做測試題,我也就跟著一起做題了。也就是那一次,讓我第一次感覺,原來自己可以努力的空間很大。四道測試題,半個小時,我一道題還沒有做完,學生已經交答案了。測試結果,大部分學生都做對了兩三道題,一個還接近滿分。他們的學習能力,讓我很吃驚。
信息奧賽上的內容,其實并不簡單,上的內容都是noip提高組的算法和程序分析,包括動態規劃和搜索策略以及排序算法等。
每天中午,十幾個小朋友,從12點半呆到14點半,一直在機房,一起談論,研究代碼、寫程序,他們的腦袋轉的很快,他們的思維能力很強。這才是精英教育。雖然每天中午都沒得午睡,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信息技術奧賽輔導。他們這種求知精神鼓舞著我,使我更加熱愛信息技術老師這個崗位。
記得師兄跟我說過,無論你是以后是在公司,還是留在學校做老師,最重要的是要體現你的專業價值,在海中,我看到了信息技術老師的專業價值。
分享教學心得
經過這兩個月的課堂教學實習,對于海中信息技術的教與學感受頗深。在上課過程中,由一開始站在講臺上就緊張到后來的泰然自若,由一開始的手足無措到后來的鎮定自若,這些成就是我一開始是沒有預料到的。
雖然在大學也參加過師范技能比賽,但那時面對的是虛構的學生,一切可以隨著自己的思路來構思學生的水平。但是真到了南海中學,到了高一的課堂上,面對活生生的學生,必須事先了解學生的水平來設計教案,工作量較大,跟以前大學上課中備的教案根本就不能相比。
雖然在參加師范技能的時候,也對教師的教態、體態語、口語等方面進行了很多訓練,但那時面對的是自己的同學,同學的反應往往在我的預料之中,而且每一次上臺前都事先做了很多準備,在同學面前演練過多次,而到了海中的課堂上,面對那些學生,他們給予的反應往往是我始料未及的,他們不可能跟著我的設計思路來走,所以雖然備了教案,但很多在上課過程中都得進行很大的調整,這就需要有敏捷的反應,不然在課堂上必被學生壓倒。
針對海中的學生情況,對于他們來說信息技術課是一門不太重要的學科,所以往往會在課堂玩游戲、聊q、玩微博,這就需要我們發揮教師的巨大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時將注意力分散的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課堂上來。
第一次上課,學生看到是新來的老師,都想討教還價,想多點自由時間上網,所以開始課堂有點混亂,后來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終于控制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