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個人總結--教學
那天下午,還有兩個班,也就是重復課了。這一次,似乎感覺好多了!學生不會那么地迷茫!(例如,他們會清楚,我是讓他們看美國的地形圖,而不是世界地圖或其他的美國地圖了。)自我感覺,同一個內容,上第二次是比較好的!因為,到了第三節,我的喉嚨竟然有點頂不住了,說起話,也就有些許斷續,一緊張,就容易忘詞,那些膽怯的語句讓學生哄堂大笑,連坐在后面的指導老師也笑起來了。這或許是因為我發聲部位不對吧~
此后,指導老師希望我上課前能將教學詳細教案和課件都弄好,并打印出來。這樣可以在紙上寫下一些過渡的語句,還能避免我對課件不熟悉而弄出的笑話。這方法,對于新老師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也讓我后來的幾節新課更加順利,也讓我更堅定當初的選擇的正確性。
其實,在我到實習學校前的幾天里,我確定了自己實習的內容是高二地理,那時候,心里有些害怕。因為,我高中時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汕頭是湘教版),而高二的知識也比較枯燥、綜合性較強,我很怕自己駕馭不了整個課堂,對知識點的講解也可能不到位。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知識面一定要廣,正所謂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因此,我要求自己要更努力,去學習更多的東西,不斷地充實自己。
地理必修3的第二章,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每一個案例都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分析方法;而第三章的地理信息技術,要求學生對3s技術有一定的了解,但總體的要求并不高。這讓我想到,要盡量尋找一些相關的視頻和圖片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我的課堂更加生動。另外,還要有習題去引導學生掌握3s技術的功能與應用。
認真的備課、老師的指導、學生的疑問、自己做題的經驗總結,我不斷地思考,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我忽然發現,自己是那么的幸運。一個對教學十分嚴謹的指導老師,對我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這對我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有了很大的幫助。而在課余時間,她分析問題的思路,也很值得我學習。
另外,對于高一的教學,我也一直在關注著。幸好,高一的地理課和高二的課并沒有太多的沖突,只要高二沒有課,我便和高一的地理老師說好,搬著凳子就去聽課了。
為了更好地體驗高一地理的教學過程,在華師時,我就想著要爭取去高一上課。而在潮陽一中,老師真的對我們很好,也很愿意讓我們去實踐。和指導老師商量過后,在不影響高二正常課程的情況下,我也努力地備課。最終,我在高一5個班上過課。雖然,內容都是"地球的結構",但在不同的班級,我也及時進行教學過程的修改。
在高一的教學中,從一開始的有些緊張(忘記自我介紹以及語無倫次的開場白),到后來的傳統教學(學校剛好停電),到之后的教學流程不斷完善,我進步著,也得到指導老師的肯定--在高一上課,我的表情更自然,整節課的氣氛也輕松了很多。
在高一上了五節課,也讓很多學生認識我,期中考試前夕,找我問問題的學生也特別的多,還有些是通過他們的實習班主任找我預約的。的確,地球的運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耐心的講解,讓學生理解知識點,有很大的成就感。幸好,我的地理知識還是蠻扎實的,總是告訴自己,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