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寒假社會實踐總結
2, 注重產線人才培養。廠里產線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公司除了可以考慮每年畢業季招一些具備專業知識的大學生或者是中專生之外,公司還可以先在車間調查,挑選一兩個經驗較豐富的,素質高的員工進行培訓,讓他們學習一些重要的工藝流程原理。這樣既保證了廠里有人可用,還可能提高產品的優良性,提高生產效率,為公司創造更大利潤。
3, 對于工資結算問題。上面問題中也提到了,廠里要求不管怎樣的上掛材料,一天得做足七十掛才行。我就想,如果不管怎樣,只要員工一達到七十掛,就實行獎勵。超過七十掛后,每加五掛或者是其他掛數在實行獎勵。并不是一定要達到一百掛才可加錢。而對于一些難上掛的材料,可以讓每晚考勤的人登記今晚誰做了難的,誰做了其他容易的。做難的員工可以不用打到七十掛,降低點可以。通過這樣實行,我覺得員工積極性肯定會提高,每天車間產量也會提高。
四, 對“工廠”這個概念的認識。
其實,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工廠,跟一個學校很類似。廠里領導跟學校領導也要管理,經營。員工呢,就跟學生類似,只不過不同對象做的事情不同。員工就是做產品,而學生就是讀書,但員工在工廠同樣也可以學到知識。我覺得一個工廠,擁有一些必要的性質。統一性;這涉及到管理層面,廠里公司分為好幾個部門,不同部門有不同職能,但這些部門最后還要歸結于一為總經理管理,總經理要做到運籌帷幄,統一管理公司各個部門。協調性;公司里有業務部,財務部,人事部等部門,各個部門并不是完全獨立,自己做部門的事,而是要各個部門相互之間要協調好,這就要求每個部門定期召開會議,商量公司的事。文化性;就如學校一樣,不同的學校,文化底蘊也不同。在廠里形成一定的文化積淀,不知是要經過時間的考驗,還要從廠里高層人員做起,以身作則,慢慢的一些廠里的良好的風氣就會形成。
總的來說,這次寒假實踐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到家人為什么一直鼓勵著我要努力讀書,考出成績;明白了做一名普通工人的不易;明白了學到的一些知識怎么去應用;明白了工廠里面的一些具體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