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銀行實習總結萬能(精選3篇)
大學生銀行實習總結萬能 篇1
在_銀行實習的六個月中,我學習了柜員的基本技能,通過了總行的柜員考試;經歷了基層支行的打磨,體驗到了做柜員的不易。在零售條線實習期間,我積極參加到了零售部的各項工作中,全面細致的學習了零售大資產、大負債、大綜合的各項業務。現將具體實習情況總結如下:
1、私人銀行中心
通過“雙錄”檢查,我充分了解了理財、保險、基金、券商等理財產品的特征特性,如何防范風險與合規銷售;在外出處理客戶投訴的過程中,我學習到了如何與客戶有效溝通,消除誤解,從而建立信任;通過整理產品臺賬,讓我對保險、私募、信托等代銷產品有了更清晰準確的認識。
2、財富中心
在理財產品的同業調研中,我暗訪了郵儲銀行,華夏銀行,徽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在實地考察中比較了他行與我行理財產品的優勢與不足,和其他管培生共同完成了13家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調查報告。在梳理指標數據的過程中,我了解了各經營網點的指標完成情況與次年指標下達的依據和方法,調整方案與獎罰條例等。
3、個貸和貸后中心
在個貸和貸后中心的實習中,我幫忙整理個貸合同,進行貸后資料的審查,協助設計個貸宣傳海報,對個貸審批流程和風險把控有了全面的認知。
4、綜合管理和社區中心
在綜合管理中心,我幫忙核算各項財務數據,參與理財宣傳海報與折頁設計,整理報銷單據和憑證等多項工作。在社區中心,我參與了兩天的社區銀行座談會,了解了明星社區支行的營銷策略與管理方法;此外,我還整理了各經營網點宣傳活動數據,豐富而有趣的各項活動拉近了光大銀行與客戶的距離,也讓客戶對光大有了一份歸屬感。
大學生銀行實習總結萬能 篇2
經過在_農商行二個多月的實習,客觀上來說,我對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的理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系,也逐漸的適應了我學生身份向職業人員的角色轉換。我這次實習的主要內容是制度學習,儲蓄業務以及基本的綜合柜員操作。
首先來說,這次實習給我感覺最深的就是我觀念上的轉變。以往在我的觀念中,銀行工作人員工作是那么的輕松,每天對著電腦悄悄鍵盤,再數數鈔票就行了,我完全忽略了每一個工作都有每個工作隱形的工作內容。自從進入仁和營業部實習以后,我感覺事實與現實的差距真是太遠了。由于環境因素,營業部每天的破鈔都比較多,“破鈔任務”是我進入實習以后聽到較多的一個組合詞,而捆錢,不管是困破鈔還是困好鈔都是技術活,尤其是捆小額破鈔,更是令人煩惱的艱巨任務,而且如果在比較繁忙的時候,不論是整理破鈔還是捆錢都得見縫插針的利用時間。
時間過去三個月了,但是現在的我對于剛到實習單位時的情境記憶猶新,尤其是各位前輩和領導對于銀行工作制度的強調。所謂的制度就是銀行工作人員行為規范的準則,是不可違背的規矩。不違不保證不出錯,但是違背了制度就埋下了出錯的隱患。剛到營業部實習的第一天,主任就給了我一本信用社的制度讀本,而且百般告誡與強調制度的重要性。然而在接下來的實習過程中,經過慢慢的領會與學習,銀行工作的制度規范也慢慢滲入在生活與工作中。“一日三查庫”是所有工作人員每天必須的事情,而且也是我最緊張的時候,雖然每天都在進行著這項任務,但是每每到時候差點尾箱,總會擔心會不會出錯,雖然至今為止還沒有出現過錯誤。銀行的工作不必市場銷售,多了少了哪怕是一角錢都是大事(特殊的除外),這都說明了在操作的過程中存在著錯誤,是對工作完成度的否定。
大學生銀行實習總結萬能 篇3
回顧這一個月來的實習生活是一件很值得紀念的事,這是我第一次在外實習,第一次在網上投簡歷能收到回復。對于我們這樣的藝術設計學生,我深刻的體會到單單是學校教的遠遠不夠,學校教的很籠統,很抽象,很大概,如果可以,我希望這個專業的師弟師妹們,有空多多到圖書館充實自己,靜下心來充分自學。在外實習前,第一件事是把自己賣出去,包裝自己,所以簡歷很重要,務必屬實,因為你有多少兩重,閱人無數的人事主管和老板在面試的交談中很快就能從你各方面行為和語言中找到答案。既然要面試,衣服當然要穿正裝,其實我也想的只是大二實習期沒有大三的三個月那么長,就那么一個月。這樣短期的工作其實根本沒有什么公司愿意招聘,所以我感覺到萬分榮幸能夠進到這一支專業的創業團隊,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且這個崗位與我學習的和自己喜愛的科目對的很準,我自己也十分樂于這份工作。
記得剛開始的一個多星期,公司并沒有讓我馬上投入工作,因為當時對產品了解不熟悉,要從學校的圈子走出來到商業模式去還是有點顧慮,但是當你接觸到這商業化的東西,你會發現,學校的東西遠遠不足。所以一般公司會進行些培訓,很感激william楊,他提供了很多設計的書籍給我自學閱讀,可惜在我深刻讀完《瞬間之美--web界面設計如果讓用戶心動》(點擊跳到本人的讀書筆記)一書后,就再也很難抽取一點時間來閱讀了。
在接下來的這個月里,除了必要的培訓以熟悉公司及其產品知識外,我也開始忙碌起來,因為產品的第一個內部版本需要再X月X日這個好日子發布。剛開始的兩個星期,因為對產品并不熟悉,一直以來在學校設計的作品都很“學校”但是商業設計比較少,出頭設計的時候真的抓破頭腦,因為習慣了學校的生活,習慣了客戶給要求按照客戶的想法去做。至于什么叫很學校呢,就是一種填鴨式的,根據參考去模仿設計,然而在社會上涉及很多版權問題,所以商業上的設計基本上都是原創或者參考過后進行大幅度的提高審美設計,其次因為涉及商業利益,在商業的角度上,商業的資金來源是客戶,所以他們的需求來源于客戶,注重用戶感受的設計,是一個好設計。其實設計是件看起來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卻感覺很漫長的一件事情,每一個細節自己不斷的琢磨推敲,自己就會讓工作時間變長,效率變低,卻又希望哪天能像那些設計家門隨心所欲的設計出自己喜歡,人們喜歡,客戶滿意的東西。設計來源與生活,應用于生活,我還需要多多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