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市財政局局長述職報告
三是制度建設。1997年,財政局內部資金實行了總會計總出納制度,將局內各部門(科室)的資金,不分來源,統統納入機關總出納,并做到管賬不管錢,管錢不用錢,用錢不批錢。長期以來,堅持財務審計制度。市局組織有關科室,每年開展一次內審,對鄉鎮財政所(分局)每兩年進行一次財務審計。
財政監督不斷向鄉鎮延伸。從1999年開始,全市各鎮成立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服務中心”,實行了會計委派制。各鎮所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記賬和核算全部集中“服務中心”,從而使單位收支置于財政的直接監管之下,變事后監督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2000年,全市各鎮全面實施了村級財務代理記賬制,全市所有的村級財務都由鄉鎮結算中心代理。幾年來,財政監督的種種實踐,有效地規范了收支行為,控制了各項支出,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也有效地制止了不正之風。
多年來,我市財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有效監督,靠的是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靠的是全市財政系統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和默默奉獻。在此,我代表市財政局向長期關心、支持我市財政工作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和同志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堅持廉政勤政,切實加強自身思想政治建設
作為經濟綜合部門的一名主要領導,自身時刻面臨著腐蝕與反腐蝕的嚴峻考驗。這些年來,我能夠牢記肩負的責任,堅持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帶頭廉潔從政,嚴格按照“四大紀律八項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十多年來,我不搞權錢交易,送我的禮品禮金,實在推不掉的就登記上繳。這些年來,我共上交及退回各種禮品、禮券、禮金30多萬元。我基本能遵守坐車、住房、使用通訊工具等方面的規定,不在自己所在單位和與自己工作有關系的單位報銷任何個人費用。在生活上,我注意勤儉節約,不搞鋪張浪費,沒有安排一個親屬到財政局工作。在領導班子中,我能夠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以誠相待;充分發揚民主,遇事與大家商量,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每件重大事情,基本做到“議必決,決必行,行必果”,時時處處維護班子團結和權威。同時,嚴格實行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待機關干部,我能夠注意加強思想作風建設,任人唯賢,用人所長,不搞團伙、親疏,嚴格按原則辦事。在工作中能切實轉變作風,一是堅持實事求是,碰到矛盾不回避,解決矛盾既果斷又到位。二是注意深入實際,了解實情,做到決策正確,減少主觀性和隨意性。三是堅持服務至上。我從鄉鎮領導崗位上出來,深知老百姓的疾苦與基層工作的艱辛,對基層群眾有求于財政的,我盡量給予善待落實。同時,局機關推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服務承諾制”,做到辦事責任落實、互不推諉。
主動接受人大監督指導。我把人大監督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動力。一方面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主動向人大匯報工作,積極爭取市人大對財政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在今年的預算編制工作中,我們很好地貫徹落實了市人大提出的“三個有利于和六個傾斜”的工作方針。另一方面,在人代會上,認真虛心聽取人大代表對財政預決算報告的意見,自覺接受監督。對來自人大代表的每一份建議意見,我們規定主要領導要親自辦理和督辦。辦理中,我組織好班子,明確分工和辦理要求,努力提高“辦結率”、“落實率”和“滿意率”。
三、存在問題與努力方向
我在財政局長崗位上工作已有11年整。在這個崗位上,我能夠盡心盡力,認真做好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一是理論學習不夠系統。客觀上是會議多、接待多、匯報多,沖擊了學習的連慣性和系統性。主觀上是沒有把加強學習、解放思想、促進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存在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二是對規章制度的落實督查不夠。不論是財政管理還是機關管理,我一向主張靠制度,大多數制度執行是比較好的,但有些執行未很好到位。三是對經濟發展前景和財政實力的增強看好,但面對財政支出日益膨脹的勢頭和社會發展對財政的高要求缺乏堅定信心,在為市委市政府出主意、當參謀時有些底氣不足、力不從心,不能一如既往地按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四是財政管理體制有待完善。財政預算雖然年年細化,但各部門在資金使用中還存在不平衡現象,對資金使用的全方位監督還缺乏力度;績效評價體系還未完全建立。由于財力的不足,財政對“三農”的支持仍然感到力不從心。財政雖然經過多年的改革,但離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另外,本人在工作中還存在著急躁情緒,缺乏忍耐性,使有的同志難以接受。對同志要求過嚴,相互間談心交流溝通還不夠,有時挫傷了同志們的積極性。針對上述問題,我將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繼續努力:
一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繼續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好財政法律法規,提高自身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