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鄭培民精神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五、牢固樹立公正的考評觀,用制度約束干部行為,以機制激勵干部創業,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提供制度保障。
干部政績的考核評價觀如同一個無形的“指揮棒”,直接影響著各級領導班子的工作方向和重心。如何從制度上遏制謀假績,做假事,急功近利,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形式主義現象,進而從機制上激勵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重實際、務實事、求實效的求真務實精神是新形勢下各級黨組織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新課題。今后,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立公正的考評觀,堅持在經濟建設的實踐中去考察考核、發現干部,堅持以“政績評價干部,以經濟增長評價干部,以群眾滿意程度評價干部”,著力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評價體系,構建一整套以德才素質為基礎、以工作實績為核心、以量化考核為手段的科學的干部考核機制,增強干部考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激勵干部隊伍在經濟建設的大潮中開拓進取、干事創業。公正的考評觀必須建立在科學、規范、合理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上。建立健全科學、規范、合理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首先,要準確界定干部政績的考核標準。干部考核中要突出發展主題,區別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領導干部的考核評價標準,建立健全領導班子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崗位責任制,不斷增強干部政績考核指標的客觀性、可行性。其次,要正確采用干部政績考核方式。要不斷改進干部政績考核辦法,堅持做到集中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現實考核與歷史考核相結合,實績考核與素質考核相結合,顯績考核與隱績考核相結合,不斷增強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操作性、真實性。第三,要明確干部政績考核主體。要擴大民主,廣泛調動群眾參與干部考核的積極性,要讓群眾來做干部政績考核評價的“總裁判”,不斷落實群眾在政績考核評價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增強干部政績考核的廣泛性、準確性。第四,要強化政績考核結果運用。要建立有關專家剖析政績機制,準確分析政績長期利弊,全面地歷史地看待政績;要建立重大決策責任追究制,堅持誰決策誰負責;要建立和完善獎懲制度,以真實的政績決定干部去留,激勵干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