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干部先進性教育的黨性分析材料
我的黨性分析材料
黨支部:
我19xx年參加工作,19xx年入黨,19xx年到xx區國稅局工作,現任紀檢組長、機關黨委書記,主要負責紀檢、機關黨務和區局信息化建設。幾年來的工作實踐,鍛煉了自己,使自己思想更成熟,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績。通過前一階段對《江澤民論執政能力建設》、《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等內容系統的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了開展好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信心和決心。
按照這次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分析評議階段工作安排,對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六條基本要求,我認真對照檢查,結合自己的思想、工作、紀律作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深刻剖析。我認為,自己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對黨的信念從未有過動搖,在政治上思想上能自覺、堅定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履行職責,遵守黨的紀律,努力完成黨交給的一切任務,有做好各項工作的強烈愿望,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和同志的們的幫助下,為黨的事業作了自己應盡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存在的不足
(一)理想信念理解不深。我是一個普通工人的兒子,是黨把我培養成一名領導干部,是黨給了我們比較富裕的生活。我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中國,更不會有我的今天。我堅信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中國才能保持高速發展的經濟,建設穩定和諧的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是樸素感情多,深刻理解少。我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但這僅僅是一種樸素的感情,滿足于服從黨的領導,落實黨的指示,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并沒有更多思考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認識不足,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學習理解不深,理想信念停留在樸素的、原始的層面上。導致宗旨意識不強,比車子、房子、票子,在生活上經常有攀比思想,在個利益上經常患得患失,為人民服務的標準不高,工作表現標準一般,平庸無為。二是口頭說教多,具體體現少。無論是在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教育過程中,還是平時工作安排中,會議講話里,都把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時常掛在嘴邊,說的比較多,而在具體工作中體現的不夠,在如何加強新時期國稅機關黨的建設,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上缺乏深入研究,很少把黨的最終目標和現實聯系起來,自覺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和方法指導工作,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較大差距。導致了認識上存在盲目性,工作上缺乏主動性,方法上亟待開拓性。
(二)、理論學習不夠深入。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能夠堅持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無論是中心組學習,還是自學,都能認真記筆記,撰寫心得體會。但在理解上卻不夠深入,主要表現在學習不刻苦、不自覺,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用什么才去學什么,上級布置什么就去讀什么。與工作關系不大或上級沒有要求的就少學或干脆不學,大量的時間浮于事務性和各種應酬,沒有真正坐下來,沉下去,深鉆細研,系統領會;在理論聯系實際上研究的不深不透,往往在實際工作中生搬硬套,沒有很好地結合工作實際,解決突出問題,存在學用脫節、學用兩張皮的現象,對理論的鉆研不深入,缺乏“擠”勁和“鉆”勁,對理論學習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存在實用主義的傾向,導致了在工作中經常把認識問題庸俗化,處理問題簡單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身素質的提高。
(三)工作作風有待改進。一是工作方法缺乏創新。從實際工作中看,自己能夠在完成主管的工作上動腦筋、想辦法,力爭完成工作。但缺乏創新精神。從當前反腐敗工作的需要看,創新的意識不強,思路不寬,層次不高,滿足于上傳下達的傳統工作方法和思路,沒有走出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誤區。在如何緊密結合當前國稅工作的新情況,對加強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監督的新手段、新方法研究探索不夠,對深化新形勢下黨風廉政教育的新思路、新載體開拓創新欠缺,存在只求穩妥,不愿開拓的保守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想,導致黨風廉政工作方法年年老一套,滯后于形勢的發展,影響了黨風廉政工作的應有效果。二是工作作風不夠扎實。浮在機關多,沉入基層少。每次下基層都是來去匆匆,多是以聽匯報為主,對基層一些工作或問題只是了解表面,沒能靜下心來,深入研究探討,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在事務性工作、各種會議上。尤其是抓聯系點的工作中,與主管領導交流的多,與一般工作人員和其他領導溝通的較少,對分管工作關注的多,對其它工作接觸的少,也沒能更多地深入到群眾中,溝通思想、交換意見,對基層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群眾的意見和想法知之不多,難以提出指導性的意見,解決基層的實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全面建設。布置工作多,檢查落實少。過多注重對上負責,而忽略對下負責,過多重視完成任務,而輕視工作實效。上級有了指示要求,立即布置下去,并要求限時完成,往往提出不切合實際的要求,制訂難以實現的指標,沒有根據基層的實際情況,積極做好幫助協調工作,使基層工作出現忙亂,對基層造成不應有的負擔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