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現狀與對策
1、特種設備數量不多分布廣。我縣特種設備數量雖不是很多,但分布廣,每個鄉鎮都有。每次安全檢查,所有鄉鎮跑一遍,最少得五天。
2、安全監察人員少,無交通工具,安全檢查費用大。我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只有三人,沒有交通工具,安全檢查時,全員出動,城區檢查步行或坐公汽,到鄉鎮檢查,只有租車,每年就需租車費用二萬多元。由于安全監察沒有經費,對安全檢查不及時,違法違規行為查處不力。
3、少數地方和部門對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沒有把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納入政府的安全綜合管理。有些地方高度重視經濟發展,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很大,專門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和保護措施,但對安全工作,包括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設了禁區。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保護,使一些企業對特種設備安全檢查進行阻攔,特種設備安裝不告知,使用不注冊登記、到期不檢驗、操作人員上崗不持證,不僅影響了特種設備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削弱了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給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隱患;有些部門對我局反映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問題關注不夠、處理不力,使一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四、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對策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特種設備已廣泛使用在經濟建設和人民群眾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產裝置和生活設施。能否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事關經濟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市質監局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的特種設備運行安全總體平穩,杜絕了重特大事故。但是,隨著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特種設備數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使用范圍日益擴大,設備種類不斷增加,安全事故時有可有發生,尤其是使用環節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鑒于目前我縣特種設備存在的問題,我局將采取以下措施,切實把我縣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抓好、管好。
1、進一步明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是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責任主體,加強特種設備使用環節安全的規范化管理。
2、嚴格實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及相關安全管理人員(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都必需持證上崗。在適當的時候,分類舉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班,對無證人進行培訓。
3、嚴格依法實施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必須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定期檢驗的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相關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超期未檢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確保我縣特種設備年檢率達到100%
4、強化氣瓶安全管理,建立氣瓶安全監管新模式。認真規范和強化氣瓶充裝單位的安全管理,積極推進氣瓶產權改革,建立以氣瓶充裝單位為安全責任主體、其擁有氣瓶產權并向用戶提供氣體包裝的合格氣瓶,對氣瓶安全使用和維護全面負責的氣瓶安全管理新模式
5、加大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法律法規和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特種設備安全的認識。堅持以“人為本”,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以防止和減少事故為目標,做好預防和檢查,消除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減少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發生。(阮家生 張建玲)